唐玄宗为什么打哥舒翰?新旧唐书的记载为何不一样
唐玄宗为什么打哥舒翰?新旧唐书的记载为何不一样而《新唐书》却是这样记载的:这里明确说得很明确,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后不久,被秘密杀害于苑中。《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并不一致。《旧唐书》记载:“禄山大喜,遂伪署翰司空。作书招光弼等,诸将报书皆让翰不死节。禄山知事不谐,遂闭翰于苑中,潜杀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是唐代西北边境百姓流传的一首《哥舒歌》。
诗中的“哥舒”便是名将哥舒翰。
这样一位盖世名将是怎么死的?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并不一致。
《旧唐书》记载:
“禄山大喜,遂伪署翰司空。作书招光弼等,诸将报书皆让翰不死节。禄山知事不谐,遂闭翰于苑中,潜杀之。”
这里明确说得很明确,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后不久,被秘密杀害于苑中。
而《新唐书》却是这样记载的:
“翰以书招诸将,诸将皆让翰不死节。禄山知事不可就,囚之。东京平,安庆绪以翰度河。及败,乃杀之。”
这里说安禄山囚禁哥舒翰,后来朝廷收复东京时,安庆绪败逃之前杀死哥舒翰。
哥舒翰之死,一说是被安禄山杀死,一说是被安庆绪处死,新旧唐书的记载为何会不一样呢?
一般认为,五代之际修撰的《旧唐书》多取自唐代国史原文。
清代赵翼认为,“今细阅《旧书》文义,知此数朝纪传的钞实录、国史原文也。”
《旧唐书》中很多地方甚至直接用“本朝”这样的字眼,修书者当时连基本的润色都没有,完全照抄原文。
除此外,赵翼认为《旧唐书》抄国史实录原文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回护”。
史家修本朝历史,多回护,这是历代共识。
“凡史修于易代之后,考覆既确,未有不据事直书,若实录、国史修于本朝,必多回护。”
史学家认为,“观《旧书》回护之多,可见其全用实录、国史,而不暇订正也。”
这里的回护,肯定要是为帝王讳,一些事情只能由大臣来背锅了。国史实录如此记载,《旧唐书》采用实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旧唐书》对哥舒翰多持批评:
“翰受署贼庭,苟延视息,忠义之道,即可知也,岂不愧于颜杲卿乎!”
更是在最后的“赞”中,写道:
“丑哉舒翰,不能死王。”
批评哥舒翰,其实便是对唐玄宗的一种“回护”,安史之乱的锅总不能由唐玄宗来背。
但是到了宋代欧阳修编撰《新唐书》时,态度便不一样了,这是当代人修前朝史,而且欧阳修很看不惯《旧唐书》的史观:
“使明君贤臣、隽功伟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
哥舒翰被挟持投降安禄山,未能死节,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旧唐书》采用国史实录,自然要批判这个。
唐玄宗剧照
然而,事实上哥舒翰兵败和唐玄宗,也有关系。
采用国史实录的《旧唐书》不敢批判唐玄宗,但到了北宋的欧阳修时,就敢批判唐玄宗昏聩的一面了。
《新唐书》在传记后的“赞”中说道:
“玄宗虽为左右蒙瞽,然荒夺其明亦甚矣。卒使叛将得借口,执翰以降贼。”
新旧唐书关于同一个死因记载不同,并非只有哥舒翰一人,除了个别的确是史料更新,纠错之外,多数的都是因为“价值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