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为什么打压姜维?为什么在蜀汉鞠躬尽瘁
蜀汉为什么打压姜维?为什么在蜀汉鞠躬尽瘁”蒋姜二人分权,应该是诸葛亮出于平衡角度做出的决策,蒋偏文则治文,姜偏武则治武。蒋居于姜上,这未必有诸葛亮怀疑姜维有二心,而是诸葛亮已明白北伐实则是尽力而已。如果不顾一切北伐,则诸葛亮当用姜维为大将军,未用则说明诸葛亮并不希望他之后的蜀汉一味蛮攻,这是蜀汉弱小的国力所无法承受的。诸葛亮把蒋琬文的一面与姜维武的一面合二为一,正是自己。当然,也不排除姜维毕竟是魏国的降将,由他主持全局,蜀汉上下不一定心服的原因。即使如此,诸葛亮对姜维的重用,已经是介于“国士”的范畴了。这对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这份知遇之恩的感动也许是致命的,一如当年诸葛亮出茅庐,“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话虽有夸张,却也道出一个事实:蜀汉严重缺乏人才。蜀汉基宇狭小,人口数量的不足自然影响到人才的进拔。孙权偷袭荆州,蜀汉丧失大量人才;刘备在夷
今天聊聊姜维。
有这么一种观点。说姜维本是魏之降将,却降弱小之蜀,然后为蜀汉鞠躬尽瘁,最终惨死,何苦来哉。
姜维曾是魏将,这没错,但姜维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魏人。一般观点认为姜维生于公元202年,此时还是汉献帝即位之初,何来魏人之说?即使以曹操为魏实际开国帝王,而此时的曹操并没有控制姜维出生的西北地区,与魏人何干?可以用这么一种逻辑,姜维本生于汉,降魏是迫不得己,归蜀是归汉,类似关羽身在曹营身在汉。
在三国的一线人物中,姜维的出场算是比较晚的,曹操、吕布、袁绍、刘备、关羽、张飞、周瑜等人皆化为历史云烟。只有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苦苦撑着这必死之局,孙权则在江东恣意杀伐,证明自己只是一个无聊的历史破坏者。姜维成年以后,身在魏营,自然要为魏效力。但二十多岁的姜维显然没有诸葛亮幸运,有刘备重其才能而三顾茅庐,只不过“参本郡(天水)军事。”魏之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主城区以区,治冀县。
蜀汉自关羽丢掉荆州以及上庸(湖北省西北)之后,要北伐只能走险峻的秦岭一道,而诸葛亮用兵又谨慎,拒绝了魏延的奇袭子午谷之计,走相对安全的祁山。祁山,正在天水郡辖区,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诸葛亮出山为蜀汉(实为刘备)效力时27岁,而姜维为诸葛亮所收效力蜀汉时,也是27岁。
姜维降蜀有被郡守所逼的因素,而当诸葛亮:“见(姜维与语),大悦”时,曾经27岁的意气风发,遇到了现在27岁的雄资英发,不知道诸葛亮心中会有怎样的感慨?
汉昭烈皇帝那雄武谦恭的身影应该会从诸葛亮的眼前一闪而过。
“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话虽有夸张,却也道出一个事实:蜀汉严重缺乏人才。蜀汉基宇狭小,人口数量的不足自然影响到人才的进拔。孙权偷袭荆州,蜀汉丧失大量人才;刘备在夷陵惨败,蜀汉再次丧失大量人才。诸葛亮北伐,常有力不从心之感,魏延虽勇,但显然不是诸葛亮要找的那个人。直至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亮在鞠躬劳顿之间,大有江湖知己之感。诸葛亮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姜维的喜爱,致书于人曰:“其人,凉州上士也。”诸葛亮在自己病危时说蒋琬是自己的继承人,蒋琬之后是费祎。实际上,蒋琬这个“大将军”更多的是偏向于总领,或是文职的丞相。诸葛亮手上的兵权,基本上都分给了姜维,“亮卒,(维)统诸军。
”蒋姜二人分权,应该是诸葛亮出于平衡角度做出的决策,蒋偏文则治文,姜偏武则治武。蒋居于姜上,这未必有诸葛亮怀疑姜维有二心,而是诸葛亮已明白北伐实则是尽力而已。如果不顾一切北伐,则诸葛亮当用姜维为大将军,未用则说明诸葛亮并不希望他之后的蜀汉一味蛮攻,这是蜀汉弱小的国力所无法承受的。诸葛亮把蒋琬文的一面与姜维武的一面合二为一,正是自己。当然,也不排除姜维毕竟是魏国的降将,由他主持全局,蜀汉上下不一定心服的原因。即使如此,诸葛亮对姜维的重用,已经是介于“国士”的范畴了。这对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这份知遇之恩的感动也许是致命的,一如当年诸葛亮出茅庐,“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再者,彼时姜维还年轻,在朝中立足不算稳,需要时间来历练。公元247年,姜维在朝中的地步逐渐上升,与费祎共录尚书事。只不过,前面所说诸葛亮在自己死后给蜀汉定的生存策略就是先守后攻,所以姜维的地位依然在费祎之下。费祎也知蜀汉国力有限,每次给姜维兵力都不超过一万人,这让姜维很郁闷。
姜维倾心于北伐,一则报诸葛丞相知遇之恩,二则向蜀人证明自己。直到费祎被魏降将刺杀之后,姜维认为之上再无人约束于他了。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姜维加督中外诸军事衔,常能率兵数万人北伐。但此时的形势已经不利于蜀,经过多年苦战,蜀汉未得魏地而大耗其国力,整体国势已江河日下,姜维也只能勉强维持。即使姜维进位为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掣肘他的因素依然很多。蜀汉的主流观点是反对北伐而应自保,比如张翼、谯周(作《仇国论》)等人,其理由是“维数次出兵,蜀人(因国力不支)愁苦。”
姜维屡次北伐,和朝中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尚书令陈祗获宠,地位虽不如姜维,但实际权力要大于姜维。在朝中,后主与陈祗、官宦黄皓呈三鼎之势,姜维已被挤到了天边。以姜维之智力,应该会知道自己统兵在外而朝中无权,是非常危险的,随便什么人在朝中稍一使力,自己就可能万劫不复。比如黄皓操盘,要废掉姜维而用自己的人马阎宇。所以,姜维“自疑之,怀危惧,不复还成都。”但是,诸葛丞相之遗志,再加上姜维本身的国士之风,让他不会做降魏之举,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以姜维之地位、之才干,如果投控制魏国的司马氏,不说在魏之地位,至少不会受那么多的窝囊气。
姜维是国士,更是君子。“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这一点特别像诸葛亮,也许就冲这一点,诸葛亮选择了姜维。而姜维也在力所不能力之势下,继续以鸡蛋之轻硬碰历史这块大石头。姜维在蜀亡后依然想着要恢复汉室,密书于后主,“陛下再忍数日,臣欲使社稷幽而复明。”这个“欲”字极妙,说明姜维对这一举动并没有什么信心,纯粹是在撞大运,而这种成功的几率有多少,所有人都知道,姜维也知道。
借用电视剧中姜维在被魏军围住自杀时大呼:“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做到了,姜维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