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家乡有很多鸟和鱼:家乡那些鸟四

家乡有很多鸟和鱼:家乡那些鸟四小时候夏秋季节,割了麦子,犁了地。秋庄稼还没有长起来。田野里阳光浓烈,白色的粉蝶晃晃悠悠飘来荡去。秋蝉有气无力的声音从远处河边的树林里传来,除了偶尔几声虫鸣,就只有那烦人的麦吵子(一种云雀)在高远的天空聒噪着。整个大地一片旷古的沉寂。这时候,就会不知道从哪个遥远的地方,慢悠悠传来一声“哞---”当然这石头缝里传出的叫声,不会是小牤牛的,他是地牤牛发出的,他帮朱重八解了围,才有了后来的朱元璋,朱洪武······朱元璋老家凤阳的鼓楼,建筑规模为中国最大。摄影 任侠生这里讲的是朱洪武小时候,蒙元压迫,社会动荡,家庭贫困不堪,饭都吃不饱,于是小小年纪的朱重八(朱元璋家族里行八,所以叫重八,后来才改名朱元璋,过去穷人大多没有名字,比如朱元璋的祖父就叫做朱初一,估计就是哪个月初一生的)给当地的一个地主当了童工放牛。有一天,几个一起放牛的小伙伴们嘴馋了,把一头小牛犊儿给吃了烧烤。事后,又怕地主老爷追查,

地牤牛

地牤牛,乡人叫做地牤欧,因为盆地里就把黄牛叫做“OU”。

地牤牛不是牛,是一种很难得见的鸟。难以得见,却大部分人都听过他的叫声。

说这种鸟之前,先讲一个很程式化的民间故事,说的是明太祖朱洪武。一说朱洪武,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关于他的民间故事也没少听,最起码刘宝瑞先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大部分人都有所耳闻。

家乡有很多鸟和鱼:家乡那些鸟四(1)

朱元璋老家凤阳的鼓楼,建筑规模为中国最大。摄影 任侠生

这里讲的是朱洪武小时候,蒙元压迫,社会动荡,家庭贫困不堪,饭都吃不饱,于是小小年纪的朱重八(朱元璋家族里行八,所以叫重八,后来才改名朱元璋,过去穷人大多没有名字,比如朱元璋的祖父就叫做朱初一,估计就是哪个月初一生的)给当地的一个地主当了童工放牛。有一天,几个一起放牛的小伙伴们嘴馋了,把一头小牛犊儿给吃了烧烤。事后,又怕地主老爷追查,于是从小就天赋异禀的朱重八把牛尾巴塞进了山脚的石头缝里。果然少了一头小牛犊,地主追问,朱重八就说小牛犊钻进了石头缝里卡住了。地主一看,可不,牛尾巴还在外边露着,于是扯着牛尾巴往外拽,一拽,只听石头缝里“哞哞”叫,就是拽不出来,只好作罢。

家乡有很多鸟和鱼:家乡那些鸟四(2)

凤阳明中都城遗址,如今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摄影 任侠生

当然这石头缝里传出的叫声,不会是小牤牛的,他是地牤牛发出的,他帮朱重八解了围,才有了后来的朱元璋,朱洪武······

小时候夏秋季节,割了麦子,犁了地。秋庄稼还没有长起来。田野里阳光浓烈,白色的粉蝶晃晃悠悠飘来荡去。秋蝉有气无力的声音从远处河边的树林里传来,除了偶尔几声虫鸣,就只有那烦人的麦吵子(一种云雀)在高远的天空聒噪着。整个大地一片旷古的沉寂。这时候,就会不知道从哪个遥远的地方,慢悠悠传来一声“哞---”

接着又是一声,“哞---”

哞---

······

举目四望,竖耳聆听,似乎是远古洪荒里原始人的一声陶埙,单调,从容,而悠远。

问大人,说,地牤牛。

地牤牛是啥?具体谁也说不来,地牤牛就是地牤牛。

家乡有很多鸟和鱼:家乡那些鸟四(3)

摇头虫。 摄影 任侠生

小时候我常常心里认定,地牤牛就是秋天犁地时候土里翻出来的摇头虫(豆虫的蛹),棕褐色,拿在手里骨隆骨隆甩着头,肥硕有力,小牤牛一样。我们一边喊着“东、南、西、北”!一边看它在手上东南西北摆动着。现在想想,汗毛支棱,是再不敢动手拿了。

夏天割麦子,或者黄豆地里割草,经常会在地垄里碰到一个小小的鸟窝,窝里有几枚长满麻点的蛋,都说是鹌鹑的。有时候镰刀挥过,突然会有一只黧灰色条纹的小鸟从草窝里箭一样窜出来,然后埋头狂奔,顺地垄一溜儿烟不见了,只留下简陋的鸟窝里几枚热乎乎的蛋。

由于地牤牛和鹌鹑不仅外貌相像,而且生活习性也相似,所以至今我也搞不明白当初在地里碰到,并且互相都吓一大跳的小鸟究竟是鹌鹑还是地牤牛。

家乡有很多鸟和鱼:家乡那些鸟四(4)

地牤牛 图片来自网络

据说地牤牛叫的时候,都是把尖长的嘴巴插进地缝里,因此可以顺着土地传播很远,而且听上去会很悠远,又有点幽幽的感觉。有些地方也把他们叫做地闷子,也算是比较形象了。

家乡南阳盆地广泛流传着“王莽撵刘秀”的民间故事,说当年真龙天子刘秀落难,被王莽追杀,一路上大青牛,蜈蚣,蛤蟆,蜘蛛,柳树,马齿菜,甚至水井等等等等,都一次次帮助刘秀躲过追杀,渡过难关。最终刘秀复兴汉室,在洛阳建立后汉王朝,除了封赏云台二十八将,给家乡那些救过他的动物植物也各有敕封。

家乡有很多鸟和鱼:家乡那些鸟四(5)

家乡唐河北边的无事冢庙,就跟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有关。每年二月二庙会,至今香火依然兴盛。图片来自网络。

地牤牛帮了朱元璋那么大的忙,他南京称帝,弓藏狗烹,也不见给地牤牛有啥特殊封赏,果然朱元璋是个小气的人。

现在,鹌鹑都人工养殖了,菜场也随便就能买到鹌鹑蛋,千百年来斗鹌鹑也在民间流行着。地牤牛却几乎从家乡的田野里消失了,查资料,我才知道,地牤牛学名是黄脚三趾鹑。

静谧的田野里,再没有听到过这种遥远的,幽幽的“哞---”了。

南阳任侠生 庚子年春三月 于广州帽峰山下

家乡那些鸟(一)

家乡那些鸟(二)

家乡那些鸟(三)

小日本儿(第三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