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式头盔,弄虚作假的德械师
牛魔王式头盔,弄虚作假的德械师中国与德国官员如果国民党和中国希望能有效对抗这两种威胁,他们就需要配备最新装备和正规训练的现代化军队。虽然中国可能并不具备制造其所需的现代装备的能力,但它确实也拥有大量相关原材料。问题是中国可以求助于谁?美国、英国和法国都对中国有领土让步。这三个国家都更喜欢一个不会威胁到他们的贸易协定和利益要求的较弱的中国。苏联虽然在过去曾帮助过国民政府,但显然对中国有更大的政治企图。中德合作的宣传海报中德合作其实是一个合乎时代逻辑的选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中国的军队迫切需要现代化。尽管来自国内各地军阀的威胁在1930年代大多已得到解决,但中国生产和制造军备的能力远远落后于所需。中国面临着来自日本帝国的进犯和内部的共产主义威胁的日益增长,他们希望通过巩固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来使自己成为中国的真正统治者。时代周刊上的蒋介石
头戴德国头盔的国军士兵,非常经典的照片
■【年轻的一等兵】由匈牙利裔美国记者罗伯特·卡帕所摄;
二战中出现的比较容易令人迷惑的图像之一,可能就是中国士兵戴着纳粹德军头盔的照片。人们都知道,德国人与日本人于1936年11月结成了同盟。如果日本正在攻打中国,那中国人是如何获得并使用着德国头盔的?
事实上,这些照片中的头盔并非中国的复制品,而是真正由德国生产的头盔。中国人之所以能够获得并佩戴它们,原因在于1930年代,中国与德国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中德军事合作中德合作的宣传海报
中德合作其实是一个合乎时代逻辑的选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中国的军队迫切需要现代化。尽管来自国内各地军阀的威胁在1930年代大多已得到解决,但中国生产和制造军备的能力远远落后于所需。中国面临着来自日本帝国的进犯和内部的共产主义威胁的日益增长,他们希望通过巩固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来使自己成为中国的真正统治者。
时代周刊上的蒋介石
如果国民党和中国希望能有效对抗这两种威胁,他们就需要配备最新装备和正规训练的现代化军队。虽然中国可能并不具备制造其所需的现代装备的能力,但它确实也拥有大量相关原材料。问题是中国可以求助于谁?美国、英国和法国都对中国有领土让步。这三个国家都更喜欢一个不会威胁到他们的贸易协定和利益要求的较弱的中国。苏联虽然在过去曾帮助过国民政府,但显然对中国有更大的政治企图。
中国与德国官员
另一方面,德国在凡尔赛条约之后丧失了几乎所有殖民地,包括在中国的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德国在远东不再拥有殖民地。尽管德国拥有强大的工业水平和制造能力,但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他们无法获得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在德国几乎没有友邦的时代,似乎结盟对两国来说都是完美和必然的。中国可以将原材料出口给急需它们的德国,而作为回报,中国可以采购德国的军事装备以实现武装部队的现代化。
蒋介石
国民党的领袖蒋介石个人也非常钦佩德国。蒋认为,德国由普鲁士统一的进程可以在中国进行效仿。
中国新式作战头盔正是基于中德的这种关系,中国军方选择了购买德国的新式M35头盔以自用。随着中国对其武装部队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进程开展,选择德国头盔是合乎逻辑的。而M35头盔也是当时最现代和优质的钢质战斗头盔。
M35头盔
■图为早期生产的M35式钢盔外壳,这是出口到中国的特有版型;
头盔由冲压成型的钼钢制成,提供出色的保护,头盔裙边保护佩戴者的脖子和耳朵,正面提供一些面部保护。头盔的总体重量远低于它的前身-老式的M1916/18钢盔,但M35型钢盔的整体外壳是用一张金属板经过多次冲压后成形的。头盔有七种尺寸,从60厘米到巨大的72厘米。
中国M35钢盔细节与材料内部
■图为1935年生产的M35钢盔带,有新式M1931衬垫;
零件
■图为1935年生产的原始黄铜衬垫开口销和开槽垫圈。这是在中国进口的M35式钢盔中发现的唯一版本;
头盔还有一个改进的衬垫系统,由两个铝圈组成,借助三个黄铜销和开槽垫圈固定在头盔上。外带将衬里固定在头盔中,而内带则用羊毛毡垫固定住皮革悬架,以增加舒适度。在这个时代使用的铝衬里被收藏家称之为未加固版本。德国工厂从1931年至1937年间,生产了此版本。
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士兵在行军时或不使用时将头盔挂在野战装备上的下巴带上的做法会扭曲衬垫的外带,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导致外带断裂。于是在1937年,德国方面重新设计了外带,将两条铝条铆接到带的两端,从而加固了它。而这些二型衬垫版本从未在中国使用过;
■图为未加固和加固的M1931衬垫并排;
中国M35钢盔下巴带细节■图为德国产M35式钢盔下巴带,带铝制配件。是中国M35钢盔的标准下巴带;
中国的M35头盔被发现适合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下巴带。而最常见的是德国的M35版本,带有铝制硬件的基本皮革带,但后续还发现了更多适用于早期型的卡宾枪挂钩、M27下巴带或双卡宾枪夹带。
■图为德式钢盔上的M27下巴带固定细节;
德国军队也使用了相同的皮带。中国版M35的下巴带和衬垫经常被发现没有任何工厂制造标记或具体生产日期。
在生产时,德国政府不要求对军事装备进行标记或注明日期。这种情况直到1937年才改变,当时德国政府命令他们的军事承包商对所有新生产的装备进行标记印戳和注明日期。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头盔部件,甚至1935年至1937年间卖到中国的头盔都没有任何标记。
为中国人专门生产的德式头盔总而言之,中国订购了至少220 000顶德国M35头盔来装备其新式军队。在世界各国的大多数军队仍然戴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旧钢盔的时代,拥有新设计的德国制造的头盔的中国,似乎将成为一支现代军队。毫无疑问,这些新头盔会提升接受它们的中国士兵的士气,因为它们远远优于那个时代的其他军队,也包括他们的敌人--日本人。
装备老式头盔的德军
■这些德国士兵是193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军的一部分。他们戴着重新翻新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头盔,看起来似乎和他们的父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这是优先向中国供应新型M35头盔的结果;
从1935年至1937年间,德国头盔的大部分生产由Eisenhüttenwerk AG 完成。工厂生产的大部分头盔都是为了满足中国订单。但 Eisenhüttenwerk AG的产能无法生产完成订单所需的头盔数量,而 Sachsishe Emaillerwerke Lauter 填补了空白。奇怪的是,德国政府决定授权外销M35头盔的决定,却妨碍了他们自己重整军备的进程。当中国士兵收到德国制造的崭新头盔时,德国军队仍在使用他们过时的第一次大战时期的M16、M17 和 M18头盔。这似乎对德国军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照片显示了德国的大量军队,甚至来自精锐部队的德军,仍然戴着上次世界大战的头盔直到1940年左右才全面替换掉。
■图为Eisenhüttenwerk AG 制造标记和尺寸钢戳。哥特体文字在1937年被淘汰。ET标记的中国M35应该有这种风格的文字;
中国人从德国收到的头盔理应和德国人自己戴的头盔是一样的。整体颜色是一种光滑的哑光绿灰色。没有特定的“中国版”田野灰色。在这个时代生产的德国头盔中,田野灰色的色调可以从浅灰色到更深的“苹果绿色”,区间变化很大。中国的M35上常见的一个有趣特征是头盔圆顶内侧的紫色或黑色墨水的小型俯卧狮子图案印章。俯卧的狮子是 Eisenhüttenwerk AG 的公司吉祥物。Eisenhüttenwerk AG 通常会在头盔裙边内侧用小的哥特式ET标记他们的头盔。因此,用添加一只俯卧的狮子标记来表明头盔是由 Eisenhüttenwerk AG 生产的,似乎不太可能。
添加俯卧狮图案可能是工厂的质量控制标志,类似于ET检查员在批准军用头盔时会在头几年使用的带有日期的圆顶印章。
■ET狮子标记,来自J. Wu 私人收藏,已经获得使用许可;
在头盔外檐的背面内侧,每个外壳都印有加工批号。该编号用于工厂的质量控制。通过遵循对照数字序列,可以确定制造头盔的大致时间范围。来自中国的订单的带有ET标记的产品必须具有从低至2000到低于3000的钢戳批号。中国的订单的最后一个头盔,是在1937年由中国接收的,这与钢戳批号不高于 3000 的年代低点一致。SE标记的中国M35钢盔似乎遵循了相同的模式,从 2075的低数量开始到3078的高数量。很少遇到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制造的德国原装头盔,正如已经阐述过的,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的由ET和SE生产的头盔生产发去了中国。
■ET64上的钢戳批号标记在M35钢盔上。这个钢戳批号可以追溯到1937年初的头盔;
■图为穿着新制服和德国M35头盔的骄傲的中国新式军队;
■图为1937年在上海战斗的国军士兵;
中国M35钢盔独特的徽记虽然头盔的颜色、衬里和下颚带系统与德国人使用的大致相同,但中国人的头盔确实被做了特别修改,以使头盔成为他们自己独有的。每个头盔上都会加上国民党的标志,有时也被人称为“齿轮”标志。当头盔漂洋过海送达中国时,它们上面是没有任何徽章的。中国的仓库人员在两种模板的帮助下为头盔喷涂了国民党的标志。青天白日徽章是借助气动喷枪在佩戴者的钢盔左侧喷涂的,没有使用贴花的版本。
■中国M35钢盔上涂有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徽章;
■虽然徽章在大小上似乎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大多数原品的徽章宽度正好是3厘米;
■中国士兵头戴珐琅版青天白日帽徽,而不是喷涂在头盔侧面的涂装版;
有一些原始照片中的头盔,看上面似乎是贴花。而仔细检查后,这些徽章根本不是贴花,而是搪瓷或金属制成的徽章。这种独特的徽章可能是个人改造或某个特定后勤部门的手笔。帽子的徽章很容易买到,也更容易用材料贴或者镶在头盔的表面。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头盔都被视为规则的例外,因为大多数照片和原品都显示头盔上的徽章是用油漆喷涂的。
中国M35钢盔的实战考验■一位自信的中国士兵,戴着崭新的M35德国头盔。国民党的标志清晰可见;
中国的士兵们不必等太久就可以在战斗中体验它们的防护效果了,事实上这也是德国人所期待的,让处于频繁战乱的中国军队在战争中检验这些头盔的质量。
1937年,日本帝国和中国之间,由于日本的大举进犯,进入了事实上的全面战争状态。这场战争的第一场大战役将在上海打响,史称淞沪会战。虽然并非所有参加淞沪会战的中国士兵都戴着德国头盔,但个别部队中的大多数人都戴了。例如当时中国军队的两个最好的师级部队,在上海进行了大部分战斗的第87和第88师,装备的完全是德国头盔。这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但新设计的德国头盔,一种本来是专为德国军队设计的头盔,即使在今天也是二战中的德国士兵的象征,但却并没有看到是由德国的军队最先使用它们。
■图为在淞沪会战中,88师的一名士兵在守卫路障;
中德合作的结束虽然中国军队在上海的街头英勇作战,但后来在首都南京,国民党军队根本无法有效抵挡日本人的进攻。这两场大战役的失败,让德国人质疑中国的军队是否真的有能力抵挡住日本人的猛攻。在看到日本军队的作战表现后,希特勒认为,与日本人结盟似乎更有意义和价值。于是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召回了在中国军队中的所有德国顾问,与中国的后续商业协议也被取消了。这其中包括进一步运送德国头盔和相关部件,最后一批货物于1937年抵达中国。虽然中国方面无法再得到更多的德国头盔,但他们也将继续使用他们已经到手的头盔。由于头盔的衬垫和下巴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磨损到坏掉,他们便会用新的,由本地仿制的同类部件替换到头盔上加以使用。
■图为两名在滇缅战场的中国士兵,戴着美国的M1钢盔的是中国的驻印军;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继续,中国与英国、美国、苏联结成了新的盟友。很快,破旧的德国头盔将被美国制造的M1钢盔所取代。然而,这些德国头盔自身的历史并没有结束。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的武装都将继续使用他们。
二战后使用的M35钢盔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1949年国民党政府彻底失败退守台湾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仍重新加工和使用了这些已开始过时的德国M35头盔,直到20世纪50年代。
甚至有报道称,中国的志愿军在朝鲜战争期间也佩戴过这些头盔。在二战中曾与德国人作战的一些美军有过的深刻记忆:这种头盔本是德国人的标志。
但现在却是在远东地区再次遇到戴着这种头盔的军队,而这次戴着它们的,却是中国人。
■图为戴着翻新过的德国M35头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张照片拍摄于1950年至1955年之间;
■原始版本的中国M35头盔,采用未修改的30年代配置。此头盔现为高级收藏家J. Wu私人收藏,照片已获授权使用;
中国M35钢盔的收藏热如今,中国版的M35钢盔受到收藏家的追捧。一顶采用二战原始配置的中国M35头盔可以卖上数千美元。但事实上,这些头盔中很少有能够原封不动地进入现代收藏家市场的原品。与欧洲战场上数以千万计的德国头盔被盟军军人仔细挑选作为纪念品寄回家的不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1937年上海沦陷后,更多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去了外国租界区,在那里他们安全地欣赏了在他们面前上演的上海之战,并参观了被战火蹂躏的闸北街道。
■图为西方人在法租界的安全地带悠然地观看上海之战;
他们中的一些人很可能趁乱捡走了被遗弃的中国M35头盔,作为对他们目睹的中日之战的经历的纪念。
到二战结束时,有许多美国军事人员驻扎在中国,比如在上海和北京。这些中国M35头盔中的一些来源可以追溯到退伍军人,他们从上海街头的地摊小贩那里购买它们,或者从被遗忘的国民党仓库里捡到它们。然而,这些头盔今天并未全部进入收藏家市场,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收到的220 000 只头盔中,只有一小部分最终幸存到战后,并进入了今天的军品收藏市场。这将使中国版的M35头盔成为二战收藏品中最为稀有的头盔之一。
■图为侵华战争期间,一群佩戴着德国M35头盔和日本90式头盔的日本陆军士兵照片;
(郑重声明:本文由淝玄威震江东阁团队“通天教主”独立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原创首发,全文由“利苍侯爵”润色校稿修正。)
本文不涉及任何政治倾向问题,没有任何为帝国主义洗地、叫好或宣传的内容;评论区禁止一切给法西斯开脱的评论内容,同时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无理取闹。铭记历史 · 勿忘初心。禁止二次转载,营销号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