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丧墓地挖坑风俗:石牌风俗之白事
出丧墓地挖坑风俗:石牌风俗之白事以下的是笔者对石牌及周边地区的白事,做一些整理和概括存档,以供后人查阅。所以适当节约的,按照老辈传下来的规矩,做点最后的礼仪送逝者最后一程,是一种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而不是大操大办跟风浪费。近年来,政府常常宣传:与其死后烧香做法事,不如生前尽孝买人参!而民间则有一句谚语,道出了世道的无常:活着不尽孝,死后烧香惹鬼叫!笔者认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历史,有很多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是有一定科学和依据的,但因为人心太贪了,导致这些风俗慢慢的变味了,着实带坏了一代又一代。
石牌传承千年戏曲文化,其民风民俗人文历史深厚,而白事于众俗之首,则是中国五千年的孝义所在。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这里的淫是个概念词,广义指人的贪念。
从古至今,你只要用心,就会发现一个人家在怎么对老人不好,在做白事方面则愿意花钱。
因为这种行为,对外人而言,则是一种对老人尽孝的表现,但是真孝还是假孝,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近年来,政府常常宣传:与其死后烧香做法事,不如生前尽孝买人参!
而民间则有一句谚语,道出了世道的无常:活着不尽孝,死后烧香惹鬼叫!
笔者认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历史,有很多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是有一定科学和依据的,但因为人心太贪了,导致这些风俗慢慢的变味了,着实带坏了一代又一代。
所以适当节约的,按照老辈传下来的规矩,做点最后的礼仪送逝者最后一程,是一种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而不是大操大办跟风浪费。
以下的是笔者对石牌及周边地区的白事,做一些整理和概括存档,以供后人查阅。
石牌丧葬的形式,与周边大致差不多,属于汉族葬礼风俗,70年代前均为土葬。
成年人自然死亡,在祖堂殡殓,城镇居民在堂轩或专设房间殡殓。
人死之后,撤下死者床上帐子,在死者卧室内用两条长凳搭上门板,将遗体停放在门板上,叫"摊停板"。
顶头放一碗油炒饭,放上三个煮鸡蛋,一双筷子,又或者把半熟的米饭盛进碗里,压实,取出来后成一个碗的形状,倒过来放在碗的口上面,俗称"倒头饭"。
在室外烧纸轿马,同时派人向亲戚报丧,俗称"把信",将遗体穿上"老衣(寿衣)"放进棺材,叫"入棺"。
上衣包括衣帽鞋袜,用青色或黑色布缝制,上衣为满襟,布条系结,不用钮扣,有"五领三腰"和"七领五腰"两种。
"五领三腰"指上衣五层,下衣三层;"七领五腰"指上衣七层,下衣五层,均为单衣或夹衣,夹衣算两层,鞋底向地面的中心,各贴一-朵红纸剪成的莲花。
现在的寿衣多为成品贩卖的彩色,或者是逝者生前舍不得穿的时装,石牌俗称喝茶的衣服来代替做寿衣。
死者入棺后,设立孝堂,让亲友四邻吊唁,棺前供奉死者灵牌,灵牌又叫"木主",用纸或木头做成,中间写死者名讳。
若死者年届花甲(指六十岁),灵牌红色,上方折角;若未满花甲,赤牌白色,不折角。
棺下置油灯,叫做死者"本命灯",请僧道对棺追荐,叫"暖棺"。
暖棺之后,孝子捧灵牌,亲戚各执一灯绕棺环走,然后绕村庄或街道一周,叫"走灯"或者"照冥行"。
灯一般是四十九盏,也有五十盏的,称做"百子灯",走灯之后请僧道念经"关灯"。
女眷还要破血湖,诉苦(道教祈祷仪式,专为超度产妇亡魂而做。该仪式融入"目莲救母"戏文,由道士分别扮作目莲和刘金蟾母子,粉墨登场,刘氏蹲在纸糊的血湖池畔,号啕哭唱"十月怀胎苦"地方俗曲,目莲肩挑经担,手持锡杖,口诵超度解罪经卷,围绕血湖池转悠。
五位灵官掌剑随后,锣鼓伴奏,经声唱合。最后灵官挥剑毁血湖池,解救目莲母刘氏,破地狱门,释放孤魂野鬼。)
关灯之后是出殡,有的不在出殡时将棺材下葬,而是厝起来,三年后再葬,在棺木外用砖瓦砌一个状似棺木,亦仅能容纳棺木的小屋,叫"丘基"。
出殡后第三天,丧家到丘基前烧香,叫做"福(履)山"。也有富裕人家在关灯之后还要举行猪羊堂祭,堂祭时先点木主,后开祭,祭品有刚鬣(猪)柔毛(羊)、翰音(鸡)和香倶(糕)等。
堂祭之后,请僧道念经超度,叫"做斋",做斋之后方才出殡。
如果死者是老人,则将从其去世之日起的四十九天分为7个
"七"天,逢"七"必祭,叫"应七",一般人家只应首"七"、三"七"、7"七"。
这里还有一个"回煞"的风俗,回煞又称回魂,是人死后灵魂要回家一次。
传说回魂时可以听到沙沙声,即脚步声,这时家人万不可说话,不然它听到后就会流恋不肯离去,无法转世。
首"七"将灵牌移至纸扎的"灵屋"内,待7"七"时焚化,7"七"也叫"满七""圆七"。
7"七"过后,丧事告毕,在此期间,半子不能理发制须,孝媳孝女头戴白花或扎白头绳,叫"长孝"。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之内,孝子非必要不得外出和进他人家,孝媳孝女更是不能,此为封建迷信,目前仍有此现象在民间。
棺木厝过三年或三年以上,便要下葬,先请风水先生以亡者生年与坟地坐向配合生克来择日。
到了择定的日子启土开塘,塘穴里烧稻草和芝麻杆来"暖井",将棺木放在灰烬之上。
到了时辰,风水先生以鼻骨骨峰为准,用罗盘确定方位,移动棺木以对准方位,然后履土成冢。
做完这一切,就开始风水先生"呼龙"了,呼龙这一项,无非是夸赞坟墓怎么怎么好,请求龙神保佑子孙兴旺发达等。
凤水先生呼一句,旁边便有人敲一声锣撒一把米叫一声好,俗称"叫好",最后在墓前立碑为志。
古时女眷不得写名在墓志上,只是冠以夫的姓来称,例如夫家为赵妇为王,那么则是赵王氏来称。
如果死者去世时妻子已怀孕,后来生下的男孩,则要等孩子成人婚配有了子女后,方能安葬。
如死者是夭折或者自杀而亡,在室外搭棚收殓,死者穿随
衣服,用薄棺殡埋,冢前不立碑石。
老人非正常死亡,丧事则按正常丧事办理。
以上均有迷信方式,现在逐一淘汰,例如三年而葬因为都是出门打工和火化政策,就直接下葬了。例如人口减少导致家族无男丁继后,所以墓志上都是女性全名而登。
总之,生死为自然现象,而人又是感情动物,逝者而去做一点简单的白事,还是人之常情,大操大办拿着传统风俗实行道德绑架的礼仪,那是害人害己害子孙。
谨以此文,祭告一切遵循自然上尊下敬的红尘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