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库门简介,上海会客厅关于上海石库门的前世今生
上海石库门简介,上海会客厅关于上海石库门的前世今生直播嘉宾介绍:1月29日(周五)的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将邀请田汉雄与作家居平两位嘉宾走进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一道聊聊上海石库门的故事,同时嘉宾将介绍建筑学意义、社会学意义和经济学角度的上海石库门。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好的建筑,虽经长期使用,但结构损害比较小,而且整个里弄相对比较完善,房屋内部格局、设备也比较适合居住要求的,就被列为风貌保护里弄而受到保护。例如四明邨、步高里(见下图照片)等列为保护建筑。有人说,田汉雄是一位上海的“老土地”。1968年他分配到静安区房管局工作,做过房管所所长和修建科长,在静安区修缮保护了大量的旧房,担任过区土地局、规划土地局局长和区建委主任;1990年代去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参与政策法规工作;直到卸任上房集团董事长,他整整从事了三十二年的房屋和土地工作。在所有的房屋建筑当中,最让田汉雄钟情的是石库门建筑。作为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的管理者和维修者,几年之前,田汉雄
城市发展是以城市建设、建筑物为标志的。石库门里弄房屋曾经是上海市民最常见的房屋,也成为上海老一辈市民最值得回顾和记忆的房屋。可以说,石库门里就是孕育上海人的孵化器,是当时上海市民一种身份的特殊标记。
据专家估计,解放前,全上海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居住在石库门里弄房屋中,石库门成了具有上海特色、全国罕见的特色民居。中国邮政在1980年代发行的全国民居邮票,将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作为上海民居的典型代表,就是一个佐证。
中国邮政在1986年9月10日发行的“上海民居”以上海石库门为代表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两会上,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上海今年要完成7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实施1000万平方米旧住房更新改造。这里的二级旧里,主要是指上海中心城区的石库门房子。
上海今年要完成7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对于上海的石库门建筑,根据不同房屋情况,有保留与保护,也有拆除与改造。1949年上海解放以后,住房困难成为上海一个重大问题,当时的石库门里弄房屋经过长期的过度使用,房屋都超过了原先设计的使用年限,破损严重。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上海在80年代中期,提出旧城危房棚户区改造方案,第一批列出了360万平方米改造的计划,其中许多是石库门里弄。当时,黄浦区兴仁里房屋的房龄超过100年,已经难以维修,黄浦区政府率先对这条里弄进行了拆除改造,建成了当时流行的新工房(见下图照片)。
改建后的兴仁里弄口
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好的建筑,虽经长期使用,但结构损害比较小,而且整个里弄相对比较完善,房屋内部格局、设备也比较适合居住要求的,就被列为风貌保护里弄而受到保护。例如四明邨、步高里(见下图照片)等列为保护建筑。
结合历史风貌保护修缮之后的步高里南弄口
有人说,田汉雄是一位上海的“老土地”。1968年他分配到静安区房管局工作,做过房管所所长和修建科长,在静安区修缮保护了大量的旧房,担任过区土地局、规划土地局局长和区建委主任;1990年代去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参与政策法规工作;直到卸任上房集团董事长,他整整从事了三十二年的房屋和土地工作。在所有的房屋建筑当中,最让田汉雄钟情的是石库门建筑。
作为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的管理者和维修者,几年之前,田汉雄出于对石库门里弄房屋自年幼起日积月累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石库门里弄房屋发展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几位在上海房地产行业工作的同仁收集有关资料,编著出版了《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简史》一书。这本书以城市变迁、经济变迁、文化变迁、社会变迁等诸多历史发展轨迹为背景,全景式介绍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的过去和现在,让读者对这种建筑形态有一个立体式的了解。
1月29日(周五)的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将邀请田汉雄与作家居平两位嘉宾走进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一道聊聊上海石库门的故事,同时嘉宾将介绍建筑学意义、社会学意义和经济学角度的上海石库门。
直播嘉宾介绍:
田汉雄: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曾担任静安区土地局、规划土地局局长,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上海市公房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房地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学术部主任,曾参与编著《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简史》一书。
《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简史》
居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上海作协签约作家、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期关注城市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其编撰的《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一书通过阮仪三先生口述的方式,介绍了他保护古城建筑的历程和反思,并对当下我国古城保护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业内反响良好。
《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
直播活动观看方式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