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依恋形成的原则:依恋三部曲-依恋

依恋形成的原则:依恋三部曲-依恋在精神分析长达五十年的研究中,大部分与儿童早期的概念都源于对年长人群数据的历史性重构。即使在儿童分析中情况也是如此:对时间和过程的推论都来源于已经过去的一段生活史。图片来自 图虫依恋,作为人际情感联结方式最初的模板,影响了我们的一生。作为依恋理论开山鼻祖鲍尔比的成名作,《依恋三部曲》可以作为所有学习依恋理论的同仁的启蒙书。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多地去了解自己与他人,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了解我们的相处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小时候的母婴依恋在怎么影响我们,从而去觉察,去改变。让时光倒流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依恋》就此开篇......

有些女性,在婚姻里需要不断确认“他是否还爱我”;

有些男性,看到这些“不断确认”的人就想逃;

有些职场金领,事业一帆风顺,看似和同事可以合作相处,却没人能走进TA的内心;

有些孩子,永远粘着妈妈,一会哭闹一会撒娇,让妈妈没有自己的空间,妈妈们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依恋,作为人际情感联结方式最初的模板,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作为依恋理论开山鼻祖鲍尔比的成名作,《依恋三部曲》可以作为所有学习依恋理论的同仁的启蒙书。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多地去了解自己与他人,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了解我们的相处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小时候的母婴依恋在怎么影响我们,从而去觉察,去改变。

让时光倒流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依恋》就此开篇......

依恋形成的原则:依恋三部曲-依恋(1)

图片来自 图虫

观点

在精神分析长达五十年的研究中,大部分与儿童早期的概念都源于对年长人群数据的历史性重构。即使在儿童分析中情况也是如此:对时间和过程的推论都来源于已经过去的一段生活史。

但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的起始点与之截然相反。他发现,当年幼的孩子被陌生人从母亲身边带走时,他们会出现非常强烈的反应;当他们重新回到母亲身边时,他们往往不是表现出高度的分离焦虑,就是表现出明显的疏离感。而这两种类型的表现频繁地出现在受到心理神经症或其他形式的情绪障碍困扰的人群中,因此,他选择了这些现象作为观察的起点。

精神分析理论尝试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解释人格健康的功能和病理性的功能,为了创建这一理论体系,弗洛伊德及其几乎所有的后继者都是回溯式地进行工作。因此基础数据由分析得来。而精神分析师们从这些数据出发,尝试去重构当前人格状态在先前的发展过程。

鲍尔比,正好与此相反。鲍尔比他们观察幼儿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反应作为初始数据,尝试去描述人格功能的某些早期阶段,并以此展开推演。以一些连续事件——在婴儿时期或者儿童早期失去母亲形象——为出发点,来追踪其通常可能导致的心理和心理病理过程,从而描述儿童早期经常出现的某些反应模式,并追踪其在后来发展出的人格功能中是否存在类似的反应模式。

当前方法的特点

面对鲍尔比提出的使用观察数据的方法,在当时,很多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从其本质上来说只能提供一些表面化的信息,而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对心理功能的观察所获得的几乎是最直接的了解。

鲍尔比认为这样的观点导致人们只对与从病人的治疗中所得到的结论一致的直接观察数据感兴趣,而忽视了指向其他方向的数据。

这些观点态度可能源于一些不合理的假设。第一,高估了分析性治疗中所获得数据的价值。自由联想,对过往事件的报告,对当前情形的评论以及病人的行为,这些都非心理过程的直接反应,但都会影响到数据,而分析师自身也不可避免地有根据偏好和图式进行筛选和整理。第二,那些对通过直接观察行为所得的数据抱有疑问的人习惯地低估了这些数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而相反,观察婴儿期的“行为模式”,这才是真实心理发展的原始基础。被试的年龄越小,他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越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观察本身是有技巧且细节化,那么对年幼儿童行为的记录可以作为他们当前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索引。与此同时,这种方法还注重对其他物种在母亲存在或缺席的类似情境中表现出的行为的观察。

鲍尔比采取观点的四个特征:

1、前瞻性的角度

2、聚焦于治病原因及其后果

3、对幼儿的直接观察

4、对动物数据的利用

尽管如此不同,可鲍尔比还是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各种文献的细枝末节里找到了一些可以支持自己理论的证据。

鲍尔比在1920年弗洛伊德的论文里找到了一点根据,他认为文字清楚的表明,弗洛伊德无疑是了解传统探寻方法的局限所在的。尽管回溯法提供了许多有助于确定病理学因素的证据,但它无法识别出所有的因素,而且更不可能评估其所识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对影响力。

我们都知道,科学方法要求我们在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形成一个或者多个我们所感兴趣的可能是事件原因的假设。然后用一些方法从这些假设中演绎出可以被检验的预期结果,从这些结果的准确度来判断假设正确与否。如果精神分析要成为一种纯粹的行为科学,那么无疑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已被验证的自然科学方法。

鲍尔比的研究就可以看做把假设,演绎推理结果和检验方法都加入其中的初步尝试,目的是聚焦于儿童生活中的事件及其造成的影响,并形成一些能够推理出可检验结果的理论,形成更加细致的预测模型并且对其中一些进行检验回溯未来工作的方向。为了检验精神分析的发展理论,基于对婴幼儿的直接观察形成对结果的预期并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检验,是不可或缺的过程。

当然,鲍尔比也找到了一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其一、弗洛伊德认为“创伤”是互动的结果,他虽然认为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创伤的刺激对于另外一个个体就可能没有相同的效果,但他同时也认为,存在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也就是一开始的五到六年之间,每个人可能都是非常脆弱的。因此,由此介绍与母亲分离这一事件所发展出来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创伤概念之间是如此吻合的。其二、“利用直接的行为观察数据”,这一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也十分一致。弗洛伊德认为“对儿童进行直接观察的缺点在于这些数据很容易被误读,精神分析的困难之处在于它所得到的的数据和结论都是十分间接的。但是当两种方法共同作用的时候,就有可能获得更加令人满意的确定发现。”

“当我们要对一个心理现象做出任何精神分析性阐释的时候,必须包含对每一个维度的议题的讨论:

1、动力:要求讨论一个现象所包含的心理力量;

2、经济:要求讨论一个现象中所包含的心理能量;

3、结构:要求讨论一个现象中所包含的稳定的心理结构;

4、起源:要求讨论一个现象的心理起源和发展;

4、适应:要求讨论一个现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面对精神分析领域元心理学的主体假设的五个维度中,鲍尔比认为自己的理论也许缺少动力和经济两个维度,也许会尝试在后面的章节来补充。但其实,关于心理力量和心理能量(动力和经济)的议题,弗洛伊德引入心理能力模型上,也同样有一些不够准确。

他认为,其实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能量模型,其本身就不是从他对病人的临床精神分析实践中得来。并且心理能量模型与弗洛伊德及其后继承者所认为的真正的精神分析核心概念——如无意识心理过程所扮演的角色,压抑是主动将心理内容保持在无意识之中的过程,移情是行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神经症起源于童年创伤——在逻辑上并不相关。

鲍尔比在此是想说,其实去掉这个维度也是可以的。

另外,鲍尔比借此说明了弗洛伊德为什么要引入心理能量模型,其最根本的动机是他要心理学与他所认为当时最科学的想法之间保持一致,即科学性。

再后来,在精神分析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客体关系模型,它与心理能量模型不同,它源于临床经验以及在对病人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

因此,本书的观点发展于客体关系理论,同时,还加入了一种新的“本能构想”,这是客体关系理论最大的不足——缺少一个理论可以代替弗洛伊德的本能构想。当然,本书的观点和提出的模型,在当时,会面临巨大而繁多的困难,正因为如此,鲍尔比对本书提出的新理论将始终抱有严谨的审查和批判态度。

敬请期待第二章:尚未解释的观察所得—依恋发展的起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