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影响?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
俄乌冲突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影响?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针对第三方”是军事联盟最核心的特点。在冷战结束30余年后,如此活跃的北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既然已经没有了明确的“敌人”,为何还要以“安全”为名不断扩张?在世界范围内,无数政界人士和国际问题学者都有此问。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苏联继承者俄罗斯,在面对一步步推进至自己家门口的全球最大军事联盟的时候,当然有资格和理由发出此问。同样令俄罗斯担忧和警惕的是,美国在俄罗斯周边尤其是欧洲方向持续不断的军事动作,其中就包括升级军事基地、部署进攻性武器和举行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军演。在俄乌战事爆发之前,美国作为第三方,不思劝和促谈、给矛盾降温,反而持续向中东欧盟国和乌克兰运送军火,举行北约军演,甚至让乌克兰参加,明里暗里刺激俄罗斯神经。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地,后果可想而知。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近50名美国外交政策专家发表致时任总统克林顿的公开信,警告美国推动北约东扩是“历史性政策错误”,过于刺激俄罗斯,会导
俄乌兄弟阋墙,硝烟弥漫近两月,令人扼腕。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悲剧中,有的国家是罪魁祸首,有的国家被逼入绝地,有的国家从“棋子”变“弃子”,还有些国家遭遇裹挟丧失自主。参考快评栏目推出“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一组四篇,敬请关注。本文为第二篇。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文/凡凡)
随着俄乌危局持续发酵,一场“讨伐俄罗斯”的舆论战,早已在西方控制的舆论界轰轰烈烈地展开。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西方政客和媒体人轮番上场,誓要对俄罗斯喊打喊杀。但同时,一些调门完全不同的声音时常响起,在一片纷乱嘈杂的情绪发泄中,显得较为冷静、可贵。
例如,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拉基、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和政治学教授萨尼等人近日先后公开发声表示,北约在冷战之后一再违背其不东扩的承诺,不顾俄罗斯的安全担忧和警告,步步进逼至俄罗斯边界,是当前乌克兰问题的根源。而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专家卡彭特更进一步分析说,在过去20多年里,包括美国冷战时期遏制政策创始人凯南、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盖茨等人都不止一次对北约东扩发出担忧和警告,他们要么认为这是公开“孤立俄罗斯”,要么认为这是对俄罗斯“毫无必要的挑衅”、“完全无视俄关键国家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近50名美国外交政策专家发表致时任总统克林顿的公开信,警告美国推动北约东扩是“历史性政策错误”,过于刺激俄罗斯,会导致包括欧洲安全动荡在内的一系列恶劣后果。而聚集到乌克兰问题上,现任中情局长伯恩斯曾警告,乌克兰加入北约不仅是“普京红线中的红线”,也是“俄罗斯精英阶层红线中的红线”……由此可见,美西方政策圈早已知晓北约持续东扩是对俄安全利益的挑战,有可能产生重大不良后果。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偏向虎山行”的雄壮和无畏,正如卡彭特所言,而是充斥在美国和北约决策层中的“傲慢和闭目塞听”,最终导致了俄乌战争。但可惜,这样的理性言论,不符合西方意图打压和遏制俄罗斯的“政治正确”,渐渐淹没在偏见和煽动言论中。
北约成立于1949年,作为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它在成立之初最主要的目的是遏制苏联。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与北约对抗的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此时,失去“主要敌人”苏联的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仍旧以“安全”为名,在俄罗斯的一声声抗议中大肆向东扩展势力,频频将中东欧国家甚至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纳为新成员。时至今日,经过冷战后的五轮东扩,北约成员国数量自冷战结束时近乎翻倍,达到30个。至此,一条北起波罗的海,中间经黑海、高加索直至中亚的“弧形军事封锁线”已然成形,若再加上乌克兰,那么在广阔的东欧平原上,北约的“战争桥头堡”和俄罗斯国土之间的第三国,就只剩下白俄罗斯。
同样令俄罗斯担忧和警惕的是,美国在俄罗斯周边尤其是欧洲方向持续不断的军事动作,其中就包括升级军事基地、部署进攻性武器和举行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军演。在俄乌战事爆发之前,美国作为第三方,不思劝和促谈、给矛盾降温,反而持续向中东欧盟国和乌克兰运送军火,举行北约军演,甚至让乌克兰参加,明里暗里刺激俄罗斯神经。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地,后果可想而知。
“针对第三方”是军事联盟最核心的特点。在冷战结束30余年后,如此活跃的北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既然已经没有了明确的“敌人”,为何还要以“安全”为名不断扩张?在世界范围内,无数政界人士和国际问题学者都有此问。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苏联继承者俄罗斯,在面对一步步推进至自己家门口的全球最大军事联盟的时候,当然有资格和理由发出此问。
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为保障,这一点毋庸置疑。一味强调维护自身安全的美西方,对他者的安全关切不屑一顾,每逢“红线”必踩踏,确不应该。对一个大国步步紧逼、极限施压,绝非地区安全之福,更非世界和平之幸。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