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对象的同义词:同义词的争议和隐喻
汉语中对象的同义词:同义词的争议和隐喻囊中羞涩的约亚夫连普通的青旅都住不起,只能摸索着躲进无人居住的公寓遮风避雨。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如何成为一个法国人故事开始于一个寒冷的冬天,刚退伍的以色列小伙约亚夫,怀揣着简单的行李,只身前往巴黎。他渴望逃离祖国暴戾而压抑的环境,也期望着成为这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流动盛宴的一份子。
周末,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就将揭晓最后的大奖。不少影迷都在好奇,到底波兰斯基的《我控诉》能不能拿下金狮奖。
等待的间隙,玛妮想先聊聊今年柏林电影节的最大赢家——《同义词》,这部电影一举拿下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影评人费比西奖两项大奖。
导演那达夫·拉皮德把自己作为外来移民,在法国遭遇的歧视、压榨都放进了故事中,刺痛了欧洲人敏感的神经,引发不小争议。
《同义词》
如何成为一个法国人
故事开始于一个寒冷的冬天,刚退伍的以色列小伙约亚夫,怀揣着简单的行李,只身前往巴黎。
他渴望逃离祖国暴戾而压抑的环境,也期望着成为这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流动盛宴的一份子。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囊中羞涩的约亚夫连普通的青旅都住不起,只能摸索着躲进无人居住的公寓遮风避雨。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他跑去沐浴的几分钟里,巴黎又送给他一份经典欢迎套餐:
他被偷得一干二净。
偷钱、偷手机也就算了,可毫无职业操守的小偷,把约亚夫的衣服睡袋全都偷走了。赤身裸体身无分文的他,差点在浴缸里活活冻死。
好在楼上的一对情侣——埃米勒和卡罗琳见义勇为,将裸体冻僵的约亚夫从浴缸中救起。
他们不仅给了约亚夫衣服和手机,还在情感和经济上接济他。
这让约亚夫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差点丧命后,重新燃起了对法国的希望。
他购买法语词典,用同义词记忆法不停地背单词——在以“开放”著称的巴黎,血统大概是没指望了,但是精神上,约亚夫立志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国人。
随着法语越来越流利,约亚夫的主人翁意识也逐渐浓厚。
他试图抛弃犹太人的背景,拒绝说母语希伯来语。
同家乡的女友聊天,依旧傲慢地说着法语;
在大使馆打工时,以主人一般的口气恫吓少数族裔。
在酒吧夜店,他也永远是唱得最欢,跳得最浪的那一个:
一切都进行地非常顺利,当初接济他的卡罗琳,甚至主动提出和他结婚,来帮他换取法国护照。
“脱以入法”近在眼前,约亚夫「成为法国人」的大梦将成。
巴黎之美,原来是假的
但是,「成为法国人」的梦想真的那么容易实现吗?又或者,这个所谓的梦想,真的是约亚夫所想要的吗?
当约亚夫穿着埃米勒借他的高级羊毛大衣,说着法语穿梭街头的时候,没人发觉他的异乡人身份。
但是,一旦剥去衣装的假象,一切巴黎所象征的“开放”就变成了虚伪的玩笑。
约亚夫没有居留许可,属于非法移民,他每天只能吃最便宜的意面。
在夜店肆意狂欢,也只是为了赚钱买块面包果腹而已。
而他通过背弃母语、贬低同族换来的身份认同,也在一路摸爬打滚中,以巨大的失败而告终:
约亚夫在大使馆和老乡聊天时,依旧得说希伯来语;聚众谈话里,也少不了犹太人对女性的评头论足和对穆斯林的仇深似海;
他因为不忍看到犹太同胞淋雨,短暂地违反工作规定,将同胞们放进了大使馆,就被果断地“炒鱿鱼”。
身份认同无门,那么来自法国人的情感认同呢?
埃米勒和卡罗琳,这对一直帮助约亚夫的“善良”情侣,也在给予他无私的经济和情感支持后,变得越来越诡异。
埃米勒吃穿不愁,天天痴迷写作。
虽然经常自夸“妙语连珠”,但其实,他心里清楚,优渥的生活不可能给他创作灵感。
于是,他把历经坎坷的约亚夫当成自己的灵感缪斯。
约亚夫将自己的历史倾囊相授,埃米勒再将其化为文字,进行艺术的新生。
两人之间也开始擦出暧昧的火花。
缪斯除了贡献灵感和生活经历,似乎还即将献出身体……
如果说对于埃米勒,约亚夫是乎近乎远的灵感缪斯。那么,对卡洛琳来说,他就是空虚和欲望的填充。
初次见面,卡罗琳就对约亚夫的赤身裸体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卡罗琳一点点得寸进尺,最终拿下约亚夫,把他变成了满足虚荣和填补空虚的工具。
无私还是自私?给予还是索取?
故事讲到这里,欧洲大陆多年来悲悯的圣母面具被撕得一干二净:
原来所谓的怜悯,不过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而善意的给予,也成了满足一己私欲的剥削。
不说母语等于杀死一部分自己
近年来,难民问题引起的危机越来越严重,我们不时能在新闻上看到欧洲人对难民问题的争论。
他们曾经对难民广开大门,但看似融洽的民族融合背后,一连串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无时不刻不刺激着欧洲大陆的敏感神经。
为什么族群融合如此艰难?《同义词》给出的答案,因为真实而显得格外刺眼。
在《圣经旧约》中,有一则关于“巴别塔”的故事:
人类联合起来修建高塔,企图由此到达天堂。为了阻止这一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彼此之间无法沟通。
人类因为失去了有效的共同方式而四散东西,无法达到天堂。
无论在《圣经》还是通俗文学中,“巴别塔”都是原始语言隔绝与混乱的象征。
在语言学中,即使是语义再接近的同义词,也依然有细微的差别将他们区分开来,产生一种貌合神离的模糊状态。
正是这种交流上的隔阂与混沌的状态,建筑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无形壁垒。就像《同义词》中约亚夫遭遇的那样,他讲述的是以色列人的故事,我们看到的却是古老欧洲的冷漠与虚伪。
你的语言,是你无法回避的民族属性。
无论是家国认同,还是个人认同,都不可能通过一个新语言的学习,轻而易举地一刀两断,非黑即白。
所谓的先进与“开放”,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愿者上钩。
写到这,不禁想起上世纪初火遍大江南北的移民题材剧《北京人在纽约》。
片中的主角,是有着让无数人羡慕的北京户口和美好生活的艺术家,他们带着梦想和神往前往美利坚,却被竞争激烈的冰冷大都会打击得消沉挣扎。
人永远不可能摆脱出身,如果放弃母语和国族,以意粉和外文果腹,企图击碎国界,最有可能的结果,不是融入新世界,而是成为祖国和别国的,“双重”他者。
“同义词”,注定不同。
我是嘴贱心善,微胖好看的玛妮,每天分享有趣的给你看~如果看的不过瘾,还可以来微信找我玩:money_money_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