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各方言:各省汉语方言介绍
浙江各方言:各省汉语方言介绍吴语的分布范围涉及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6个省市,包括6个片;太湖片、宣州片、台州片、金衢片、上丽片、瓯江片,其中有些片里面还包括若干小片。在上述6个省市中。吴语分布面积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就是浙江省。浙江省使用吴语的人口约有4181万人。就浙江省来说,该省最主要的汉语方言也是吴语。吴语的6个片在浙江省都有分布。其中太湖片还分布在江苏省、上海市。宣州片主要分布在安徽省,还分布在江苏省。上丽片还分布在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的主要少数民族畲族也使用汉语方言——畲话,因此,浙江全省通用汉语方言。除了畲话和其他一些方言岛以外,浙江省的汉语方言包括吴语、徽语、闽语、官话几种。下面简单介绍这些方言和方言岛的分布情况。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已发现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六千年的马家浜文化和
原图下载:阿里云盘分享
浙江省的汉语方言
壹 浙江省
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 208.17万公顷,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已发现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六千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浙江春秋时分属吴、越两国。秦设会稽郡。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唐朝时先后属江南东道、两浙道,渐成省级建制的锥形。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缪建立吴越国。元代时属江浙行中书省。明初改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1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
2003年底,全省人口为4 536万人。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17万多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口都很少,以下人口为2003年数据。
贰 浙江省的汉语方言
浙江省的主要少数民族畲族也使用汉语方言——畲话,因此,浙江全省通用汉语方言。除了畲话和其他一些方言岛以外,浙江省的汉语方言包括吴语、徽语、闽语、官话几种。下面简单介绍这些方言和方言岛的分布情况。
吴语吴语的分布范围涉及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6个省市,包括6个片;太湖片、宣州片、台州片、金衢片、上丽片、瓯江片,其中有些片里面还包括若干小片。在上述6个省市中。吴语分布面积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就是浙江省。浙江省使用吴语的人口约有4181万人。就浙江省来说,该省最主要的汉语方言也是吴语。吴语的6个片在浙江省都有分布。其中太湖片还分布在江苏省、上海市。宣州片主要分布在安徽省,还分布在江苏省。上丽片还分布在江西省、福建省。
(1)太湖片
使用人口约2213万。
①苏嘉湖小片
分布于11个县市,使用人口约675万。
嘉兴市秀城区、秀洲区 平湖市 海宁市 桐乡市 嘉善县 海盐县
湖州市吴区、南得区 长兴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德清县 安吉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杭州市旧余杭市、拱墅区乡下部分、江干区乡下部分、西溯区部分乡下
②杭州小片
分布于杭州市辖区的拱墅区城区部分、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城区部分、西湖区病区部分和龙井,灵隐等?个村、滨江区部分,使用人口约192 万
③临绍小片
分布于15个县市,使用人口约897万。
杭州市 萧山区即旧萧山市、滨江区部分 临安市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富阳市 桐庐县 建德市下包、乾潭、软饮堂、安仁等乡镇
绍兴市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绍兴县 新昌县
宁波市 慈溪市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余姚市
金华市 义乌市大陈镇北部的红峰、燕离二村 磐安县胡宅乡
④甬江小片
分布于9个县市,使用人口约449万。
宁波市 鄞县今并入宁波市 慈溪市观城镇及其以东地区 奉化市 宁海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象山县
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 嵊泗县
(2)宣州片
使用人口约4万。
太高小片分布于临安市旧吕化县昌北区(除新桥乡的桥头、坦里、西舍坞、芦塘,框川,实山一带以外)
(3)台州片
分布于10个县市,使用人口约625万。
宁波市 宁海县岔路以南地区
台州市 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 临海市 温岭市 三门县 天台县 仙居县 玉环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金华市 磐安县方前镇、高二乡
温州市 乐清市清江以北
(4)金衢片
分布于13个县市,使用人口约639万。
杭州市 建德市姚村乡、擅村镇及航头镇的梅岭、压塘、石木岭,宙坞源等村 淳安县南部与衢州市辖区交界的少数村,如安阳乡乌龙、黄家源、红山蚕、喂岭村,大墅镇田门宅村
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 兰溪市 永康市 义乌市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东阳市 浦江县 武义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磐安县包括基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衢州市柯城区、需汇区 龙游县 缙云县
(5)上丽片
使用人口约322万。
①上山小片 分布于4个县市,使用人口约115万。
杭州市 淳安县两部与开化、常山交界的少数村,如安阳乡泉水村,大墅镇田门宅、洞坞村,枫树岭乡木花坑、枫香埂、大源村
衢州市 江山市 常山县 开化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②丽水小片
分布于11个县市,使用人口约207万。
金华市 武义县旧宜平县地区,包括柳械,桃溪、担洪、大溪口、三港、新塘、四联、竹客、明山、云华、泽村、登云、大颜、俞源、,宣武等15个乡镇
丽水市市辖区(蓬都区)龙泉市 青田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云和县 遂昌县 松阳县 庆元县包括县越在内的部分地区 景宁畲族自治县
温州市 文成县旧南田区 泰顺县包括县越在内的罗用,可前,竹里,黄桥碑排等乡镇
(6)瓯江片
分布于11个县市,使用人口约492万。
台州市 玉环县部分地区
丽水市 青田县东部旧温溪区及黄样、万山等乡
温州市市辖鹿城区、龙湾区、顾海区 瑞安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乐清市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x 永嘉县 文成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平阳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泰顺县东北部售江、新浦、包样、连云、翁山、百丈、峰门、被村部分、洪口混分和横坑部分等乡镇,俗称"岂江话"洞头县黄蚕、大门、浪源、鹿西、贯南、三盘、元觉等乡镇 苍南县龙港、湖前、灵江、渎浦部分、沪山部分.沿江、龙江大部、宜山、铁龙、平等、江山、风汇、天井部分等乡镇
徽语浙江省境内的徽语分布在西部跟安徽省相邻的一些地区,使用人口约有 90 万人,绝大多数属于严州片。徽语主要分布在安徽省,还分布在江西省。
(1)绩歙片
分布于临安市顺溪镇的新燕以西至显岭关之间,马啸乡的新基田,浪广、银龙坞一带,新桥乡的桥头、坦里、西舍坞、芦塘、框川、尖山一带 淳安县北部产家乡同乐庄村及其以北的十几个村,屏门乡大源里村
(2)休黟片
分布于淳安县西北角与休宁交界的樟村乡高笋塘、下家坞村 开化县齐溪镇(除齐溪田,大龙、官台、岭里等村以外)
(3)严州片
分布于淳安县含旧遂安县,除北部严家乡同乐庄村及其以北的十几个村,屏门乡大源里村 建德市含旧寿吕县,除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的下包、乾潭、钦堂、安仁等乡镇,属吴语金衢片的姚村乡、檀村镇及航头镇的梅岭、珏塘、石木岭、宙坞源等村 开化县马金镇、何田乡,霞山乡、塘坞乡及齐溪镇的齐墨田、大龙,官台、岭里等枝
(4)祁婺片
分布于开化县苏庄镇
闽语浙江省境内的闽语分布在南部跟福建省相邻的一些地区,使用人口约有160万人。
(1)闽东片
丽水市庆元县江根乡
温州市 俗称"蛮话"泰顺县部分地区,俗称"蛮讲" 苍南县钱库,夏口、陈东、芦浦、项桥大部、新安部分,望里部分、新城、肥绩、炎亭、石坪部分,大渔部分、金乡郊外.老城、湖里3 个办事处、海城、龙江部分、白沙等乡试,俗称"蜜话"。使用人口约50万。
(2)闽南片浙东南小片
台州市 分布于玉环县部分地区
温州市 瑞安市西南部平阳坑镇,文成县东南部双桂,周山,公阳等乡镇 平阳县中南幅的龙尾,腾较,梅源.梅溪、水头、国村,朝阳、麻步、青街等乡镇 泰顺县东南角彭溪、峰文、月湖和西南部地区的一些乡镇。以及仕阳镇个别村 洞头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 苍南县包括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10万。
官话浙江省境内的官话分布在西北部跟安徽省交界的一些地区,使用人口约有55万人,其中以河南移民官话为最多,湖北移民官话次之,江淮官话洪巢片最少。这些官话跟安徽省南部地区的官话连成片。
(1)河南移民官话
湖州市 长兴县旧泗安区包括泗安、仙山、二界岭、管球、长潮、天平桥、林城等乡,旧和平区包括吴山、和平、便民桥等乡,旧虹溪区包括包桥、里塘.港口、虹星桥、长桥等乡 安吉县梅溪、晓墅和安城三镇的部分农村(不包括镇上),高禹、南北湖、荆涛等乡。
(2)湖北移民官话
主要分布于湖州市 安吉县旧孝丰县的西部和北部地区.主要包括睡溪永和、满舍、杭域等乡镇。
(3)江淮官话洪巢片
主要分布于湖州市 安吉县鄣吴、良朋、西亩等乡镇其中也可能有个别点属于糖语怀岳片,来详
杭州市 临安市旧於潜县北部的横路、千洪、西天目等乡镇其中也可能有个别点属于赣沿怀岳片,未详。
方言岛浙江省境内的方言岛包括;官话、闽语、客家话、赣语、吴语、徽语、畲话、九姓渔民方言。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区。浙江省方言岛的人口约有50万人,其中使用畲话方言岛的约17万,使用徽语方言岛的约10多万。
官话方言岛主要有象山县爵溪所里话、开化县华埠土官话、江山市廿八都正字以及分布在钱塘江—兰江—衢江以西地区的河南,湖北官话和江淮官话。
闽语方言岛分布在慈溪、象山,温岭、玉环,武义,龙游、开化,常山L.遂昌,温州市辖区,瑞安,文成,淳安,建德等地以及舟山市的一些岛屿上。闽语方言岛的移民主要来自闽南地区,不过很多是先移到浙南温州地区然后再转移到其他地区的。
客家话方言岛分布在金华市辖区、衢州市辖区、龙游、江山、遂昌、松阳、云和、龙泉、泰顺、玉环等地,移民主要来自福建省西部长汀、连城、上杭等县。
赣语方言岛分布在衢州市辖区,常山、淳安、建德等地.移民主要来自江西省南丰等县。
吴语和徽语的方言岛是指分布在非本区或本片里的吴语和徽语,例如苍南县金乡的太湖片方言岛、蒲城的座江片方言岛以及许多由新安江水库(千岛湖)库区移民所形成的徽语严州片方言岛。
畲话是畲族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与客家话、闽语等南方方言有些接近。例如古全浊声母今读清音,逢塞音塞擦音部分字读送气清音,部分字读不送气清音;非组部分字读【p】组声母;溪母部分字读【 h】或【f】声母;部分地点有【m n ŋ】和【p t ?】韵尾;声调6个,清去归阴平,全浊上主要归去声,少数归阴平;有小称变调。畲族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2省,在浙江省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景宁、丽水市辖区、云和、遂昌、泰顺、文成、苍南、龙游等地,在西部建德、淳安、桐庐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浙江省的畲族主要是明清两代从闽东连江、罗源等地逐渐辗转迁来的。
九姓渔民方言分布在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七里沙)沿岸,在新安江,衢江的上游和富春江的下游也有少量九姓渔民居住。九姓渔民是一种水上居民,直到 20世纪中叶才上岸定居,现不足千人,,"九姓"是指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九个姓。九姓渔民的方言与建德市梅城一带的方言有同有异,例如古全浊声母字今读清声母,逢塞音塞擦音平、上、入声不送气,去声送气;泥母洪音多数字读【l】声母,与来母字不分;分尖团;疑、影母字逢今开口呼韵母读【ŋ】声母;古阳声韵咸山摄全部、宕江摄部分、梗摄开二字在白读中没有鼻音尾,今读开尾韵;古入声韵咸山宕江摄的部分字在白读中没有塞音尾,今读开尾韵,其余韵摄的字收【?】尾;平、入声分阴阳,上、去声不分阴阳。各地九姓渔民方言之间也存在不少差异。
#方言##杭州话##温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