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品读感悟,诗经国风邶
诗经邶风品读感悟,诗经国风邶注释泛:形声。从水,乏声。泛,本义:漂浮;浮行,漂流,随水冲走。流:文中意为河道中间。会意字,两边是“水”,中间是“㐬(liú),本意为水的移动。《说文》中解释“流”即为“水行”,也就是水的移动,其他液体甚至天体移动也叫流,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名叫“火”的恒星向西移动。当流字转为名词之后,又派生了一系列意义。水在河中流,因而有了河道义。江河有许多支流,人和物中有许多品类,二者相似,流字也就用来表示类别。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huàn)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gòu)闵mǐn)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导读
《邶风》,邶国之风也。周灭殷商后,周武王“以商治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今汤阴县城邶城村,号邶国。《邶风》即为产生、采集、流传于邶国大地的诗篇。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gòu)闵mǐn)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huàn)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泛:形声。从水,乏声。泛,本义:漂浮;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流:文中意为河道中间。会意字,两边是“水”,中间是“㐬(liú),本意为水的移动。《说文》中解释“流”即为“水行”,也就是水的移动,其他液体甚至天体移动也叫流,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名叫“火”的恒星向西移动。当流字转为名词之后,又派生了一系列意义。水在河中流,因而有了河道义。江河有许多支流,人和物中有许多品类,二者相似,流字也就用来表示类别。
流
耿:形声。从火,圣省声。本义:耳贴于颊。一说通“炯”。明亮,光明 。(查资料说通炯,却并未说明原因,笔者心生疑惑,如有读者知晓原由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二是由本义耳贴于颊,古人认为耳朵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变化,耳朵都贴在脸上了则引申出心情不安,有心事的样子,耳朵贴于颊也可认为是耳朵耷拉下来的样子,故而又有悲伤的意思。另外也有形容人外貌上耳朵贴于颊看起来显得正直,故而耿又有正直的意思。
耿耿:一种说法是“炯炯”,联系下文指眼睛明亮睡不着觉;一说形容心中不安,联系下文为心中有事而睡不着。
忧:“忧”与它的繁体本是两个字。简体的“忧(yòu)”是形声字。从心,尤声。本义为心动。繁体的“忧(yōu)”也是形声字。从夊(suī),声㥑(yōu),“夊”是缓缓行走的样子。“㥑”实为“忧(yōu)”古字,是个会意字,从心,从页,最早见于金文,在战国文字中较常见。古人以为心是主管思想的器官;“页”本像人首脸面之形;此字从心中忧愁反映在脸面上会意。 字义为忧愁。《说文》将㥑、忧(yōu)分为两字,“㥑”解释为“愁也”,“忧(yōu)”解释为为“和之行也”,实则二者本为一字之分化。典籍大都以忧(yōu)为忧愁义,㥑多不用。
忧
隐:形声字,从(fù)㥯(yǐn)聲,本义:躲避在某处,藏匿,不显露;引申为深的,内部的,不易察觉的,如隐疾,继而又有怜悯之意,如恻隐之心。
隐忧:深深的忧虑。
微:形声字。文中义:不是,不。甲骨文字形从攴、声。右旁从“攴”,攴为打击,於此表示修剪整理。字形相合表示修剪整理头发。战国时分歧为两字:一字是从彳、声的“微”,另一字则是保持甲骨文(后渐渐不用)。本义是隐蔽、隐匿。引申有秘密地、侦察、精妙深奥、昏暗不明、细小、少、衰落、无等意思
匪:通非,不是。
鉴:鉴的初文是监。监是会意字,古字形像人跪或立在器皿旁边自鉴其容。以铜为鉴(镜子),大约是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的事了。在这之前,人们就靠水来自知其容颜。后来有了铜镜,加之“监”的引申义使用频率增高,至春秋时代用为器物名称加“金”字旁以示区别。
茹(rú):形声。从艸,如声。本义:吃。引申为忍受,包容。文中义为包容。
据:形声,本义:手靠着;椅靠着。也引申为凭借,凭据。
薄言:一说语助词,无实义。一说急急忙忙的样子。
棣棣:雍容娴雅貌;文雅清闲的样子。
选:形声。字从辵(chuò),从巽(xùn),巽亦声。“巽”义为“辅助”、“翼辅”。“辵”与“巽”联合起来表示“随行(人员)”。本义:随行。转义:择优录用(随行人员)。假借为“拣”。挑选 选择。
悄悄:忧貌。指声音低微,不声不响。多形容声音很轻,有寂静安静之意,另外,也表示“小声地 偷偷地”的意思。
愠(yùn):恼怒,怨恨。
觏(gòu):同“遘”,遭逢。
闵(mǐn):痛,指患难。
寤:交互。
辟(pì):通“擗”,捶胸。
摽(biào):捶,打。
居、诸:语助词。
迭:更动。
微:指隐微无光。
浣(huàn):洗涤。
赏析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柏木船儿悠悠飘荡着,河中水波也慢慢漂流。眼睛明亮的睁着难以入睡,深深忧愁藏在心头。不是我没有好酒,任由心思去邀游。
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这两句是虚写,为设想之语。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因此,才会“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了,笔锋落实,一个暗夜辗转难眠的女子的身影便显现出来。饮酒邀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亦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而难销。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并非镜子,不可一切都包容。即便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却难依凭。前去诉苦求安慰,竟还引得其发怒。
次章紧承上一章,这无以排解的忧愁如果有人能分担,那该多好!女子虽然逆来顺受,但已是忍无可忍,此时此刻想一吐为快。寻找倾诉的对象,首先想到的便是兄弟,谁料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自己的手足之亲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既不能含茹,又不能倾诉。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我心并非那圆石,不能随便转来转去。我心并非草席,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rěn)弱被任意的欺负。
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前四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意思是说:我虽不容于人,但人不可夺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决不屈挠退让。其意之坚值得同情乃至敬佩。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心头的忧愁深重难以排解,因那群小人而恼怒。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第四章诗对主人公那如山如水的愁恨从何而来的问题作了答复:原来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一个对句,倾诉了主人公的遭遇,真是满腹辛酸。入夜,静静地思量这一切,不由地抚心拍胸连声叹息,自悲身世。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huàn)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日月失其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出语如泣如诉,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眼前了。
总结
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诗人调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更是生动形象,“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几句最为精彩,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而富于变化:首章“泛此彼舟,亦泛其流”,末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是隐喻,前者既喻国事飘摇不定,而不直所从,又喻己之忧心沉重而飘忽,后者喻主上为群小所谗蔽 忠奸不明。“心之忧矣,如匪纺衣”,为明喻,喻忧之缠身而难去。二章之“我心匪鉴”、三章之“我心匪石”,则均用反喻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节操。至于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所说的“三‘匪’字前后错综则是指诗在句法上的表化,“我心匪席”连用排比句,而“我心匪鉴”句为单句。另外,诗的语言亦复凝重而委婉,激亢而幽抑,侃侃申诉,娓娓动听在〈诗经〉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