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女生,厦门理工学院的男生女生
厦门理工学院女生,厦门理工学院的男生女生
“理工”是个好名字,记得我一到土耳其,就给新华社驻安卡拉的记者发邮件,希望能把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的直译,改成“中东理工大学”,因为在汉语的现代概念里,“理工”比“技术”强多了,也悦耳多了。好马还需配好鞍,“厦门鹭江职业大学”改名“厦门理工学院”多少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当然改名之后的厦门理工不仅校名很给力 而且经过几个大动作 在实质上有了跳跃式的大发展 新建的集美校园气势如虹,年招生突破五千,真是兵强马壮,蔚为壮观。
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军训,厦门理工学院把“新生教育”的各种报告穿插在军训之中,似乎有追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况味。我应邀给新生们作了“厦门/海峡/理想/人生”的主题演讲。因为报告大厅的容量,五千新生分三场听讲,我也在两天里竭尽全力马不停蹄。第一场是软件学院的学子,第二场为理工的工科学生,第三场则为学院里的文科和艺术科的学员。学生全部身着红色的军训服,礼堂里红椅红衣 一片红海微波起伏。
这是一个老厦门郎与一大拨厦门新人情与情的交融,这是一位1981届的大学老生与2011级的大学新生心与心的碰撞,每场九十分钟,学生们都坐在舒适的软椅上,但我都坚持站着讲,拒绝讲稿,拒绝PPT,最后15分钟接受并鼓励现场提问。这样的演讲不仅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而且也是竭尽全力的体力劳动。
现场站起来提问的男生女生落落大方 坦然而自信 展示了勇气与思考,问答互动进一步强化了演讲的效果,当终场时理工男女哗地全场站起来鼓掌时,我激动地表示:能给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做一场开学的报告是个极大的荣誉,美国总统、英国首相和俄罗斯总理到北京来,最高的荣誉也不过是给大学生做一场演讲,谢谢同学们,也祝福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