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罗中玺简介(罗中玺奔向长江)

罗中玺简介(罗中玺奔向长江)如今,因为乌江下游彭水电站的修建,洪渡已成为乌江的高峡平湖,而洪渡古镇已整体搬迁至下游4公里地势呈阶梯状的王坨一带,变成黔东北高原上的水乡泽国。除了历史悠久且十分发达的烧砖瓦、制陶瓷之外,洪渡古镇的兴起和它后来所有的一切都与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清末民国初期,从涪陵上来的盐船在距古镇上游几公里处的龚滩卸货交易,但由于洪渡是乌江河上水路运输的必经之地,又处于当年川盐入黔首当其冲的位置,加之盐船要受到河水涨落的影响,停留的时间短则十几天,长则数月,长相往来的盐运大军,形形色色的各类商人便利用空暇时间常在洪渡歇脚,并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经营、买卖。他们身上流出的汗水和盐混合在一起,在小镇那长长短短、坑坑洼洼的泥地路上留下了经年累月难以磨灭的印记,使得小镇一时兴旺无比。那时候,在洪渡的货运码头上,千帆竞渡,万舟云集,进出货物,熙熙攘攘,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从地理学来看,大凡两河相汇之处,河流亿万

罗中玺简介(罗中玺奔向长江)(1)

吊在悬崖上的龚滩古镇

从重庆龚滩往下,进入王坨峡,其江面宽阔,流水平缓如镜,两岸翠竹垂萝,摇曳多姿,林木葱郁,山环若屏,景色幽深秀丽。在一片楠竹林间,有温泉自岩隙间涌出,清澈如玉,分数股流入江中,在其经过的地方,热雾腾腾,苍茫一片。当地人将这温泉称之为“美女泉”。我不知道“美女泉”的名称是否来自于《诗经》中“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意境?总之,这是大自然赋予沿河人民神奇而独特的资源。有着黔东北门户之称的洪渡古镇,就位于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峡谷与温泉岸边。

作为历史上川盐入黔乌江航道黔东北门户的洪渡,地处洪渡河与乌江的汇合之处。

从地理学来看,大凡两河相汇之处,河流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将会在这里形成大小不等的冲积平原或三角洲或平台,洪渡也不例外,被两河冲刷而成的宽阔的平台的确像一支整装待发的“筏子”。洪渡河源于湄潭万马乡经风冈、务川过客田,在寻寻觅觅、历经沧桑之后,终于在洪渡镇的左侧与乌江邂逅。

洪渡河两岸其喀斯特自然地貌造就的奇山怪石,几千年文化沉淀形成的历史遗迹,生态完好下的翠竹古树、珍禽异兽,与乌江山峡相形益彰,使得洪渡古镇更显得多姿多彩,神奇迷人,雄伟秀丽,极具魅力。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洪渡镇为中心,西至后山坡,东到乌江河岸,南至四方石村,北至王坨一带,发现了有大小几十座砖石结构的汉墓群和汉砖瓦窑群,并出土窑坯、泥模、花纹公母榫砖、绳纹筒瓦等珍贵文物。这表明在两千多年前洪渡已是人烟稠密,陶瓷业已十分发达,生产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据涪陵、彭水、武隆等县市方志记载,其境内的乌江河畔均发现大量汉砖瓦、汉窑与汉墓,形制基本相同,表明这是同一时期的文明遗存。遥想两千多年前,洪渡此地蒹葭苍苍,水深鱼肥;古人依山靠水,筑窑烧砖。窑池炉火,映红半边江水,折射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除了历史悠久且十分发达的烧砖瓦、制陶瓷之外,洪渡古镇的兴起和它后来所有的一切都与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清末民国初期,从涪陵上来的盐船在距古镇上游几公里处的龚滩卸货交易,但由于洪渡是乌江河上水路运输的必经之地,又处于当年川盐入黔首当其冲的位置,加之盐船要受到河水涨落的影响,停留的时间短则十几天,长则数月,长相往来的盐运大军,形形色色的各类商人便利用空暇时间常在洪渡歇脚,并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经营、买卖。他们身上流出的汗水和盐混合在一起,在小镇那长长短短、坑坑洼洼的泥地路上留下了经年累月难以磨灭的印记,使得小镇一时兴旺无比。那时候,在洪渡的货运码头上,千帆竞渡,万舟云集,进出货物,熙熙攘攘,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如今,因为乌江下游彭水电站的修建,洪渡已成为乌江的高峡平湖,而洪渡古镇已整体搬迁至下游4公里地势呈阶梯状的王坨一带,变成黔东北高原上的水乡泽国。

罗中玺简介(罗中玺奔向长江)(2)

黔东北大门——洪渡

在黔山渝水之间,从沿河黑獭到洪渡庞滩91公里的地段,乌江成为贵州、重庆两地的自然界河,东岸为重庆,西岸属贵州(在重庆彭水、酉阳境内,时有零星土地划归贵州沿河管辖。据说,这是过去重庆大户人家的姑娘嫁给贵州土家小伙子时的陪嫁品。沿河人称之为“孃孃土”)。

从洪渡镇开始,乌江将告别贵州,在重庆涪陵投入长江的怀抱。

我们沿着乌江一路继续前行,希望亲眼目睹乌江注入长江的那壮美的一刻。

启程时已接近傍晚,本也可以等到第二天天明再动身,可接近终点的喜悦,让我们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冲动,容不得片刻的停留和等待了。于是,我们乘船从洪渡,经思毛坝,出庞滩,乌江也就完全进入了重庆地界,但江水却丝毫看不出地界之分,风光依旧秀美迷人,让我们半刻也顾不得旅途疲惫,站在甲板上看个不停。

当水路不太容易行走时,我们换作陆路继续前行。319国道沿江铺就,让我们不仅没错过半点水上美景,反倒有了另一种鸟瞰乌江的独特视角。

当然,我们还是更加喜爱与乌江水亲密接触的感觉,一旦水路稍稍适合行船,我们便又改乘快艇前行。走走停停十来个钟头,终于抵达了乌江流经重庆的第一个县城——彭水。

彭水码头看上去一片繁忙,我们不过上岸停留了十来分钟,就等到了三四艘载得满满当当的客船和货船。这些船只,全都往来于重庆贵州两地间。

听彭水人说,要和过去比,码头如今这般景象,真算得上是十分冷清了。

自汉初开始,历经十几朝代,彭水一直为今渝、黔、湘、鄂结合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的据点。明末清初,由于乌江盐道的开通,使“彭水财富,甲于酉属”。彭水码头,每日舟楫往来,商贸辐辏,百货云集,盐、茶、油、漆、苎麻诸物转运各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川湘公路通道特别是渝怀铁路的开通,使彭水至今仍是黔东北地区如石阡、思南、铜仁、松桃、沿河等县市进入重庆、四川的必经之地,也是四川、重庆到东南沿海地区陆路最便捷的通道。

罗中玺简介(罗中玺奔向长江)(3)

彭水县城

从彭水顺江而下,过江口、武隆、土坎、羊角碛,也就接近乌江与长江交汇的涪陵市了。

人类学家曾说,江河合流的地方最适合人类生存。如果说长江带走的是涪陵的榨菜,那么乌江给涪陵带走的却是食盐。因此,正是有了乌江和长江,有了榨菜与食盐,才支撑起了涪陵几千年的富庶而经久不衰。

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随着涪岸的建立,使得乌江航道上来往的盐船川流不息,往来客商增多,沿途两岸酒店、客栈密布。明清时期,政府或民间出资着力疏浚、修整乌江水陆通道,使得黔东北境内的洪渡、思渠、沿河、淇滩、兴滩、潮砥、思南、文家店、河闪渡等市镇随之发展繁荣起来,同时也带动兴起了地方上一些相关的手工行业。比如,沿河的油榨业,思南的造船、编织,石阡的酿酒、茶业等等。乌江盐路的开通成为当时推动黔东北经济繁荣的首要因素。

乌江上的千帆万樯终归涪陵。

罗中玺简介(罗中玺奔向长江)(4)

涪陵城市风光

今天,当我们走进涪陵,一些残留的历史片段随想象而渐次清晰。书店里各式各样的盐都怀旧散文和论著层出不穷。就是同涪陵人聊涪陵,他们更多的会说:“我们涪陵当年是一个最繁忙的水码头”。

是的,在明清时期,涪陵曾经建有9个水码头,涪陵人当年生活重彩浓抺的部份就在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这些水码头上。如今因为修筑大坝,涪陵的这些码头已荡然无存。

在此之前,这里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每个码头的建筑无不依山就势,面水而居,错落有致,古韵悠然。据说,在当年的水码头边,有一个叫锦绣洲的,洲上有一个市场,叫做萝卜市。每当枯水的季节,长江边一块长长的自然沙滩就露出来,人们就赶来在沙滩上用竹杆竹笆苇草搭起棚屋,开始交易,而长江、乌江在6、7、8、9月涨水的季节,所有的竹棚一下都拆去,市场也一哄而散。

水涨而散,水枯而聚,这种随着长江自然节律而消涨的市场方式,据有关人考证可以追溯至北周时期。然萝卜市的出现是在涪岸开通之后的清光绪年间。当然名为萝卜市,并不只是买卖萝卜。事实上,它是随盐运码头而形成的土特产交易场所,当长江、乌江处于枯水季节,集市正旺,江岸之上帆樯云集,南来北往船只停泊在码头,其运来的各式各样的货物,就在船上或在沙坝上进行交易,岸边从吃喝住宿到娱乐样样俱全,成街成市。水码头就是这样一个载来和载走货物的繁华之地。

然如今,水码头与萝卜市只是人们记忆中的一道风景了,而涪陵这座城市却越来越整洁靓丽。

我们朝着涪陵乌江二桥的方向行车驶去。这是横跨于乌江江面上的最后一座桥,夕阳之下,这座新建成的单索面斜拉桥显得分外美丽壮观。如今,这座大桥也成为了观看乌江与长江交汇的最佳视角。

站在桥上,不禁想起诗人卞之琳的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从桥上望去,在两江汇合口,碧绿的乌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形成“一河两水”景观,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丽。沿两江河岸,高楼林立,两江索道,凌空飞渡,客船货轮,铁驳木舟,鳞次栉比……

从乌江源头一路走来,当看着这条涓涓细流最终演绎成这样一条浩瀚大江时,我再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激动了。这一路,我们沿着乌江的足迹前行,每一天,都沉醉于两岸的迷人风光,感受着岸边曾经有过的生死歌哭,爱恨乡愁……

罗中玺简介(罗中玺奔向长江)(5)

乌江与长江的汇合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