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风怪为什么能把孙悟空吹瞎眼?黄风怪用三昧神风击败孙悟空
黄风怪为什么能把孙悟空吹瞎眼?黄风怪用三昧神风击败孙悟空因此经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黄风怪的来历并不简单,至少不是灵吉菩萨说法中的那种情况。也有人说黄风怪就是如来和观音菩萨派下来的,故意考验唐僧师徒的。其实这种说法站不住阵脚,就连观音菩萨八十一难的说法都是托词。《西游记》的本质是通过西天取经前后的佛道两教斗争,来映射明朝中叶的黑暗社会和官场。如果真的如此单纯简单,小说中大量的伏笔岂不是浪费表情了。作者为了这些伏笔花费了三十年时间,岂不是浪费青春?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把这些伏笔和多余的笔墨删掉,留下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岂不干净痛快?我们在《西游记》中看到的妖怪大概两类,一类是凡间的草莽妖怪,一类是天上下来当妖怪的神仙弟子。凡间的妖怪吃人都是来生的,而且追求及时行乐,从来不耽搁浪费时间。天上下来的妖怪就比较麻烦,不仅吃熟食,而且讲究厨艺做法,甚至还要良辰吉日。这黄风怪看似草莽大妖,其生活作风和天上下来的妖怪如出一辙。虽然说他有个灵山脚下得道的背景,可毕
孙悟空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他在大闹天宫一役中显露出超强的个人战斗力,让读者感到惊叹不已。可是在西天路上,孙悟空却表现不佳,很多妖魔鬼怪都能阻挡唐僧西去的道路。其中不少是天上神仙的坐骑或副手,孙悟空战败另有内情。但也有部分妖怪凭个人能力击败孙悟空,让读者感到难以接受。唐僧在黄风岭遇到的黄风怪便是其中典型,他靠三昧神风的绝技不仅击败了孙悟空,而且横行三界,着实让人大开眼界。灵吉菩萨说黄风怪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可从原著来看它的来历很不简单。
黄风怪是孙悟空在西天路上遇到的,第一个能够正面将他击败的强敌。而且在西天路上击败孙悟空的妖怪中,黄风怪也是少有的不依靠外力,而是凭自身真本事击败孙悟空的。两人因为唐僧发生激烈冲突,从肉搏打到互相释放神通的程度。黄风怪凭借三昧神风破了孙悟空的身外身法术,伤了孙悟空的眼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此之后孙悟空便不敢与黄风怪正面对敌,而是在太白金星的指点下上小须弥山向灵吉菩萨求助。最后灵吉菩萨用定风丹克制黄风怪的三昧神风,用如来赐予的飞龙宝杖擒拿了黄风怪。
这一段情节的打斗非常精彩,不论是武艺肉搏,还是神通斗法,都让人感到酣畅淋漓。可读者在感叹黄风怪的强大时,也不禁对他的来历产生疑问。按照《西游记》的一般套路,没有来历的山野妖怪是不会有如此神通的。而黄风怪的三昧神风不仅击败了孙悟空,从赞诗看还横扫三界,就连天庭和灵山都吃过他的亏。由此可以看出这三昧神风的绝技非常强大,绝不是普通山野妖怪能够掌握的。灵吉菩萨对此的解释是,黄风怪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因偷吃大雷音寺琉璃盏的清油被如来下令捉拿,于是逃到凡间为妖。
可是从原著的细节描述来看,灵吉菩萨的说法明显是托词,黄风怪的背景绝不会如此简单。首先,从赞诗来看,黄风怪的胆子太大了,完全不是普通野外妖怪的作风。赞诗中写了,下到幽冥界的十殿阎罗,中到凡间的各路大神,上到天庭的漫天神佛,都吃过三昧神风的大亏。而这其中甚至包含了太上老君、王母娘娘、观音菩萨等佛道天三路势力的大神,他实在是有些胆大包天。可以说在小说中妖怪出身的强者中,只有黄风怪的惹祸能力与孙悟空媲美,天蓬元帅时期的猪八戒也要略逊一筹。
第二,黄风怪的三昧神风远远超过了普通得道鼠妖该有的能力,而这风的名字与道教却关联紧密。三昧本是佛教用语,但在神话故事中常常与三昧真火联合使用,作为道教的著名法术之一。《西游记》中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便是擅长三昧真火的,而《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给哪吒的九龙神火罩也会释放三昧真火,就连姜子牙也擅长此绝技。这种法术是典型的在全真教兴起后,融合佛教文化而创造出来的神通。从神话故事的传统来看,得到三昧真火的途径必然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有关,而因此三昧也成了道教正宗法术的代表词汇之一。
可是黄风怪是在灵山脚下修炼得道的,又怎么会道教的正宗法术,而且还修炼到了惊天动地的程度。最离谱的是,黄风怪用三昧神风吹得"老君难顾炼丹炉",这显然是欲盖弥彰了。先不说三昧神风到底多厉害,但能难住太上老君这个道教祖师爷,这也太不符合逻辑了。况且从实战来看,三昧神风固然厉害,但远远不如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被芭蕉扇一扇,直接飞了五万四千里,跑到小须弥山去了。而三昧神风并没有此威力,只是卷起漫天沙尘暴,破了孙悟空的身外身而已。如果不是孙悟空的眼睛有弱点,这三昧神风根本伤不了他。
第三,黄风怪对唐僧的态度非常怪异,完全不符合普通妖怪的生存逻辑。当虎妖用金蝉脱壳的计策调开孙悟空和猪八戒,把唐僧擒回黄风岭后,黄风怪的情绪竟然不是高兴,而是埋怨虎妖惹了麻烦。他明知虎妖不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对手,却让虎妖带着五十个小妖去围剿孙悟空,结果虎妖被猪八戒打死。妖怪们提出现场吃了唐僧时,黄风怪表示拒绝,理由却非常牵强。一会儿说孙悟空和猪八戒不好对付,怕麻烦上门,一会儿又说要把唐僧风干,然后再煎炒烹炸。这种前后不一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操作,根本不是草莽妖怪的作风。
我们在《西游记》中看到的妖怪大概两类,一类是凡间的草莽妖怪,一类是天上下来当妖怪的神仙弟子。凡间的妖怪吃人都是来生的,而且追求及时行乐,从来不耽搁浪费时间。天上下来的妖怪就比较麻烦,不仅吃熟食,而且讲究厨艺做法,甚至还要良辰吉日。这黄风怪看似草莽大妖,其生活作风和天上下来的妖怪如出一辙。虽然说他有个灵山脚下得道的背景,可毕竟也没什么后台,为什么会学得一副仙人做派?而后来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同样是灵山逃下界的,还是托塔李天王的干女儿,在无底洞却是生吃蛇虫鼠蚁,这差别也太大了。
因此经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黄风怪的来历并不简单,至少不是灵吉菩萨说法中的那种情况。也有人说黄风怪就是如来和观音菩萨派下来的,故意考验唐僧师徒的。其实这种说法站不住阵脚,就连观音菩萨八十一难的说法都是托词。《西游记》的本质是通过西天取经前后的佛道两教斗争,来映射明朝中叶的黑暗社会和官场。如果真的如此单纯简单,小说中大量的伏笔岂不是浪费表情了。作者为了这些伏笔花费了三十年时间,岂不是浪费青春?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把这些伏笔和多余的笔墨删掉,留下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岂不干净痛快?
很显然,如果将各种伏笔的故事都从小说中删掉,那《西游记》也就无法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了。而《西游记》的巧妙之处,便是这些伏笔和线索中藏着的各种背景故事。黄风怪这一段故事也是如此,他既不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鼠妖,也不是如来和观音菩萨用来考验唐僧师徒的,而是佛道两界相斗的先锋探子。
而从小说中的各种细节描述看,黄风怪上灵山偷油并非其真实目的,他还有更大的图谋。而这个图谋不仅体现在他的赞诗中,也与唐僧师徒路上的八十一难息息相关。偷油之说不仅仅是黄风怪掩人耳目的做法,也是佛教为了保存自己掩面而对外发布的托词。
黄风怪能将三昧神风使道横扫三界的程度,很显然是道教培养出来的精英妖怪。从三昧二字来看,即便不是太上老君派出的,也和太上老君有着莫大的联系。有趣的是,灵山脚下不仅有鼠妖,还有个叫做玉真观的道观,主人是金顶大仙。金顶大仙在佛教大本营大雷音寺门口开道观,迎接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还有比这更滑稽的事情么?黄风怪用道教法术,在灵山脚下成道,恐怕与金顶大仙脱不了干系。而他能够潜入大雷音寺偷吃琉璃盏内的清油,若没有内应配合指引,谁能在如来佛的眼皮子前干这事?
前文讲过,佛教中的燃灯佛祖与太上老君交往密切,也是老子化胡故事中打入佛教的内应。所以他在西天路上常常出手配合太上老君的安排,实现道教的战略意图。不论是他在大闹天宫时装聋作哑,还是化身乌巢禅师把《心经》传给唐僧,最后揭穿无字经书的秘密,都为了是离间唐僧师徒和如来之间的关系。如果他配合金顶大仙,将黄风怪送入大雷音寺,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黄风怪进入大雷音寺后也不只是偷油,而且做了很多不利于佛教的事情。这些事情在黄风怪的赞诗中都有体现,也指出了道教的真实目的。
黄风怪的赞诗词中有这样的句子,"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还有"这风吹倒普陀山,卷起观音经一卷。白莲花卸海边飞,吹倒菩萨十二院。"这些从表面上看是赞扬黄风怪横行三界的威风,可细细琢磨却又非常不一般。
因为赞诗的其他句子中写出的超级大神极少,除了太上老君就是王母娘娘,而王母娘娘又不以战斗著称,说白了黄风怪就只遇到太上老君一个大神。而太上老君出了名的会扮猪吃虎,就连孙悟空大闹天空时候都装怂,更何况黄风怪极可能本就是他门下弟子。
可是在佛教大本营却是超级大神聚集之处,除了如来以外,四大菩萨没一个是好惹的,再加上过去七佛,弥勒佛、十八罗汉等等,这里的强敌远超什么阎罗殿和斗牛宫。最重要的是黄风怪还处于以寡击众的被动局面,他凭什么有如此大的胆气,对佛教做出这样的挑衅行为?而结局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佛教不仅吃了这么大一亏,对外还不敢把黄风怪弄死,只能派灵吉菩萨就近盯着。而对于如此打人脸面的事情,佛教竟然绝口不提,还帮着黄风怪遮掩,显然黄风怪的背景不是佛教能轻易撼动的。
唐僧西天取经是佛教东传计划的核心,也是佛教挑战道教在东方神界地位的重要计划之一。道教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佛教入侵自己的地盘,肯定要有所阻挠,或者换取足够的教派利益。小说中的奎木狼、金角银角、兕大王、牛魔王等剧情,都指出了太上老君是这些事件的幕后主使。然而在这些事件发生前,道教不可能不派弟子前往佛教查探,黄风怪很可能就是这个探子。而且他的目的除了打探消息外,还要挑拨佛教内乱,让西天取经的计划进行不下去。所以黄风怪在灵山发动三昧神风,放走青狮、白象、大鹏、鲤鱼精等妖怪,就是目的之一。
而这些妖怪下界为妖后,又代表各自的主人争权夺利,使得佛教内斗严重,给唐僧取经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而在唐僧取经完成之前,佛教的势力还不如道教,不能与道教撕破脸皮,只能把事情压下去。灵吉菩萨对外宣称黄风怪偷油,这既保全的佛教的面子,也不让佛道两教的矛盾激化。
而黄风怪出现在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显然是太上老君的手笔。因为孙悟空的眼睛弱点是在炼丹炉中产生的,除了这个弱点,孙悟空几乎不败。不论后来面对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还是百眼魔君的金光,都是眼睛先吃亏。对于这个状况,太上老君是最清楚的,所以派黄风怪对付孙悟空是有过深思熟虑的。
因此我们看到,黄风怪的这段故事结束时,孙悟空要打死黄风怪,却被灵吉菩萨阻止了。可见黄风怪在道教的地位还不低,让佛教不敢轻易与道教撕破脸皮。再结合后面情节中太上老君的布置,可见佛教对道教的顾忌不小。此时唐僧取经的故事才开场,就连沙僧都还没有加入团队。如果贸然和道教撕破脸皮,发生两教大战,那佛教东传的计划就直接破产了。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佛教才对黄风怪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表示容忍,即便取胜也不敢伤其性命。通过这段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小说中隐藏的各种布局是如此的庞大,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