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当时,蔡珠祥仍然是村里的拖拉机手,张莲好则负责管理村里的荔枝林,两人的工作听起来风光,拿到手的工资合起来一个月却不到30元。1972年,张莲好怀了第二胎,他们还有个大儿子,这让本就有些拮据的夫妻俩一下多了巨大的负担。张莲好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每天笑呵呵,身上带有股独属于年轻小伙子活力的阳光青年。1969年,二人结为夫妻,郎才女貌,他俩在村里是响当当的明星夫妻,大家对他们都羡慕不已。然而,日子过得好不好只有夫妻俩自己才知道。

深圳蔡屋围有一对夫妻因索要1700万赔款而名噪一时,成功后却劳燕分飞,生活平淡隐于人世,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

为谋生计选择偷渡

上世纪60年代,张莲好作为知识青年从广州来到蔡屋围村插队 她每天都把头发扎成一束油亮亮的大辫子,干活时在背后一甩一甩,惹得小伙子们的心也跟着跳,再加上她模样干干净净,有文化,说起话来文绉绉秀秀气气的,没过一阵便成了蔡屋围村“一枝花”。

明里暗里追求她的人很多,其中就包括蔡珠祥。

蔡珠祥比张莲好小3岁,当时是蔡屋围村手扶拖拉机手,能开拖拉机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事,无异于现在的豪车了。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2)

张莲好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每天笑呵呵,身上带有股独属于年轻小伙子活力的阳光青年。

1969年,二人结为夫妻,郎才女貌,他俩在村里是响当当的明星夫妻,大家对他们都羡慕不已。

然而,日子过得好不好只有夫妻俩自己才知道。

1972年,张莲好怀了第二胎,他们还有个大儿子,这让本就有些拮据的夫妻俩一下多了巨大的负担。

当时,蔡珠祥仍然是村里的拖拉机手,张莲好则负责管理村里的荔枝林,两人的工作听起来风光,拿到手的工资合起来一个月却不到30元。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3)

30元如何养活四口之家?何况蔡珠祥的母亲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必须得另想个挣钱的法子。

蔡屋围村有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因为与香港隔得极近,从特殊时期起,蔡屋围村就不断有农民偷渡到香港,日积月累,蔡屋围村的偷渡者们在香港竟有了自己的社团,而他们彼岸的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无声息地越来越好。

于是在一个失眠的夜里,蔡珠祥告诉身旁的妻子,自己打算偷渡,为家里多挣些钱,张莲好自然也知道家里的困难,对蔡珠祥的决定说不出反对的话,只能含泪点头。

1972年,22岁的蔡珠祥在蒙蒙夜色中,游过界河,只身偷渡香港。

蔡珠祥一去便没有回头,但香港的生活远没有他想象中的光鲜亮丽。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4)

在香港,他只是低廉劳动力的代名词,租不起房,他与朋友们一起住在工棚里,漏风漏雨,环境极其恶劣。

蔡珠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打了一份又一份的工,洗过碗,当过清洁工,也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因为年轻身体好,又有着家里的妻儿作为信念支撑,他每个月能攒下300多元的收入。

他每个月都往家里写信,寄200元钱,有几次还应张莲好的要求往家里寄了些自己在维多利亚港照的照片。

这些照片就成了张莲好与孩子们在往后日子对蔡珠祥唯一的寄托之处。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5)

1974年,在港英政府“抵垒政策”下,蔡珠祥取得了香港合法居住证,成为了一名合法的香港居民。

但香港居民的身份对于没有文化的蔡珠祥来说犹如一张废纸,他还在干着最底层的工作,高强度的生活让他不止一次萌发回家的念头,但大陆政策当时不允许他们再偷渡回国,他便只能继续咬牙坚持。

1978年,受香港飞速发展影响,身无长处的蔡珠祥又一次失业,也无法回家,落魄的他毫无选择,只能与朋友们再次偷渡到其他国家。

1979年1月15日,蔡珠祥乘上了飞往厄瓜多尔的飞机。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6)

其实他们的目的地是美国,因为从香港飞往厄瓜尔多的飞机会在美国经停,他们原计划在飞机经停时偷渡,然而美国海关早已对这种方式有所防范,毫无准备的他们被直接送到了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就这样他与家人们彻底失去了联系,厄瓜多尔又没有多少中国人,万念俱灰的他辗转来到了与香港气候接近的瓜亚基尔,并在这里开了家中国餐馆彻底扎根。

在这里他甚至又再次结了婚,养育了两个孩子。

1988年,距离蔡珠祥离开家乡已经16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在巴西圣保罗遇到了一位广东华侨,他乡遇知音,蔡珠祥对这位华侨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从华侨的口中,他得知中国改革开放,深圳摇身变为经济特区,已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大陆政策放松,允许偷渡客回国,蔡珠祥的心一下又活泛起来。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7)

偷渡客变身包租公

1988年9月11日,蔡珠祥坐上了离开厄瓜多尔的飞机去往香港,9月15日,他终于再次踩在了故乡的土地上,激动、欣喜、忐忑、陌生等众多情感充斥在他的胸膛。

离开16年,原来的家乡早已与记忆中那个淳朴的小村大相径庭,农田没有了,尘土飞扬的小路没有了,处处都是马路和楼房,竟与香港差不了多少。

四处问路,终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找到了自己的家:一栋灰色的二层小楼。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8)

在门口几经踌躇,他还是踏上台阶,进了房门,见到了张莲好。

两人互相对望着,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张莲好那年41岁,年轻时的大辫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头利落的短发,当年清秀的脸上也爬了几条皱纹,这么多年,她一个人带着一对儿女与年迈的婆婆艰辛生活,1982年,在政府分的宅基地上,她又用多年的积蓄盖了这栋小楼。

蔡珠祥更是不必说,在外漂泊16年,他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身上印满了岁月的痕迹。

夫妻二人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并花了不少时间去熟悉彼此。

随着深圳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深圳打工,久经风霜的蔡珠祥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觉得可以将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于是他在原屋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小楼加盖了两层。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9)

楼房原本的灰色墙皮已经破旧不堪,不能收高价房租,蔡珠祥夫妻便又在房子的外层贴了一层白色的瓷砖,焕然一新的小楼正式成为他们的摇钱树。

这栋新的四层小楼半为家用,半为出租,即使出租的房间不多,但带来的收入与蔡珠祥辛苦打工也差不了多少,这样他不禁感叹:没想到十几年漂泊,竟还能过上如此伸手来钱的日子。

1996年,蔡珠祥夫妇不满足于四层小楼带来的收入,大手一挥,直接花费100万元将小楼推翻重建为六楼的楼房,他们更加落实了包租公包租婆的身份。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0)

蜂拥而至的打工者们就像当时偷渡到香港的蔡屋围村民们一样,只不过事到如今,蔡屋围村民们的角色换成了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资本家”。

半生辛苦,如今仅靠收租就能月入万金,如此巨大的反差让蔡珠祥夫妇觉得十分不真实,他们想从此就这么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

他们没有再找工作,而是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每天一起去公园遛弯、享用美食,与老邻居们聊聊天,日子过得好不逍遥,甚至每年还会一起出去旅游。

蔡珠祥夫妇的日常在外人眼里看起来恩爱非常,实际上只有他们自己知道,16年的分别是二人之间无法弥补的裂缝,不管如何努力都只是白费力气罢了,他们现在只能说是朋友罢了。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1)

夫妻联手获巨额赔款

二十多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深圳市发展的步伐没有停下,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深圳市将原本的农田、废地全部更新换代。

土地是有限的,能用的空地已寥寥无几,可是城市还要发展,怎么办?拆迁。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2)

2004年,京基公司与蔡屋围集团公司董事长商讨蔡屋围4.6万平方米土地重建,提出以每平米6500元的价格收购房屋。

这在深圳市是头一遭,此前也没有过相关的拆迁案例,村民们纷纷害怕自己的房子被拆后自己居无定所,而且这蔡屋围村的房子大多都已发展成出租用房,每平米6500元的价格只是他们一年收的房租罢了,拆掉则无异于断了自己的财路,他们自然是不同意的。

所以,2004年这一场拆迁谈判以蔡屋围村村民们的集体强烈反对告终。

但是,蔡屋围村处于深圳市重要的片区,对深圳发展至关重要,应发展需求,京基公司想把这里建成国际化的金融中心。

考虑到先前村民们拒接的原因无非有三点:一、安置费太少,二、害怕拆了之后没有房住,三、房子拆迁会使他们没有经济来源。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3)

针对以上三点,2006年,京基公司重新拟定了拆迁方案:在原来赔款的基础上,每栋楼再一次性由公司补偿30万,罗湖区政府补偿36万,并且建成后村民们可以享受商品房分红。

这个补偿方案一经提出,立马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响应。

原本蔡珠祥夫妻有所心动,但是在后续具体谈判时,蔡珠祥早年在外打工时取得的香港居民身份却成了绊脚石:因为这个身份,蔡珠祥夫妻不能享受后续分红权。

这么一听,夫妻二人变了脸色,过了二十多年轻松富裕的包租公生活,眼见这源源不断的生财源头就这么被掐断,他们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4)

蔡珠祥夫妻心想,既然不能分红,那这套老房的赔偿款一定要能够让他们后半生衣食无忧才行,毕竟有了比较,谁都不想再过回之前的苦日子,有了金钱做绑带,一改往日的客客气气,他们出乎意料地拧成了一股绳。

究竟要多少呢?夫妻二人专门打听了周围高楼的房价,几经计算,终于提出:要拆可以,但是每平方的价格必须不能低于1.2万元。

当时深圳的房价基本上不超过万元,而蔡珠祥夫妻的要价高于市场价,京基公司还要投入成本拆房建房,给他们每平方1.2万肯定是赔本的。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5)

对此,京基公司特意请专业机构来对这个六层小楼进行评估,机构专家认为,蔡珠祥夫妻的小楼属于宅基地自建房,本身就没有商品房的价值,再加上他们连房产证都没有,价格肯定不会高,应该在4089元/平方米左右。

蔡珠祥夫妇二人一听不干了,自家的房子也是一样在出租,凭什么没有商品房的价值,而且拆了之后再建房,开发商不知道要挣多少钱呢!

双方就此争执不下,最后还是京基公司先做让步:对于蔡珠祥夫妻的楼赔偿款可以给到每平方米9000元。

可谁知蔡珠祥夫妻就是咬定1.2万元不松口,双方的谈判又走入了僵局。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6)

眼见来软的不行,开发商直接来硬的,将情况反应给了深圳市国土局,于是2007年3月22日深圳市国土局发出通知:蔡珠祥一家必须在20天内搬走。

可他们小瞧了蔡珠祥夫妇,蔡珠祥在异地打工16年,早已软硬不吃,一旦认准了利益便说什么都不会放弃,张莲好也是一样,以一己之力养家十几年,自然不是什么容易被说服的人。

就算深圳市国土局是正式机关,他们也照样不松口。

早些年,蔡珠祥在香港打工时见过法律的威力,恰逢我国出版了《物权法》,他就决定以这个为突破口,双管齐下,首先利用舆论的力量引起社会关注,再把深圳市国土局告上法院。

于是,2007年,张莲好化名“阿香婆”写了文章《南方第一高楼之征地拆迁令我感到弱势》发表在奥一网。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7)

文中,她将自己与丈夫描绘成一辈子只有这么一套房的年迈无助老人,既没文化也没存款,就这样资本家与官方还联手压榨他们,要剥夺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她甚至还把丈夫的香港居民身份提了出来,对于如何取得闭口不谈,只着重描绘开发商因为他是港民而不给优惠。

这一篇文章可是把吸人眼球的几大要素都集齐了,一辈子受人欺压的老夫妻形象跃然纸上,一经发布便一石惊起千层浪。

网民们不会去探究文章背后有多少真实成分,只会动动手指转发,再配上几句义愤填膺的话,很快,这篇文章就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蔡珠祥夫妻在全国都出了名,甚至有不少记者专程赶来采访夫妻二人。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8)

聚光灯越多,他们便越会见风使舵,张莲好每天早上都会在门前的路上扫地,一扫便是几个小时,来采访的每个记者第一眼都能见到她:一个步伐不稳的瘦弱妇人,抿着嘴埋头扫地,见到人便会说这房子是自己唯一的傍身之物。

蔡珠祥便坐在屋内一遍一遍地展示自己的房产证,说自己前半生的凄惨经历以及开发商如何狡猾。

一时间,各地的报纸媒体都有他们夫妻二人的身影。

眼见这舆论风向差不多了,蔡珠祥便开始第二步计划:上诉。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19)

2007年6月18日,蔡珠祥将深圳市国土局告上法院。

蔡珠祥夫妻二人的拆迁款要求本就不合理,在公证的法律面前当然占不上便宜,蔡珠祥的要求被毫无意外地驳回。

但事情都走到了这步,他们肯定不会就此放弃。

他们饱受欺压的形象本就因张莲好的文章深入人心,败诉后张莲好接着在网上大肆宣传,蔡珠祥则一个个联系香港与内地的记者,将舆论的作用最大化。

在如此一番着重渲染后,他们的事情愈演愈烈,终于惊动官方,在2007年8月18日,国土部发布通知:各地皆不允许强制拆迁。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20)

既然官方都明令禁止了,蔡珠祥夫妻又如此强硬,京基公司别无他法,要么不拆,要么乖乖掏钱。

这栋六层小楼又处于关键位置,不拆不行,迫于无奈,京基公司最终还是答应了夫妻二人的要求,在2007年9月22日向蔡国祥支付了1700万元巨额赔款。

2007年10月15日,蔡珠祥一家搬离了这个居住了25年的地方。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21)

分手各过平淡生活

这场拉锯战最终以蔡珠祥夫妻二人的大获全胜告终。

事情得以终了后,原本将蔡珠祥和张莲好紧紧捆在一起的无形的线也消失无踪了。

他们本就因16年没见暗生嫌隙,现在二人之间共同的财产也没有了,两个孩子也已长大,再在一起彼此束缚也没有什么必要了。

因为这1700万是他们共同得来的,二人便把钱分成四份,两个孩子和他们两一人一份,就此分开了。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22)

不知是这一场闹剧将张莲好的精力全部耗尽,还是她自知理亏,分手后她便换了电话号码消失了,有人说她在旁边的小区租了房,还有人说她去了别的省市,反正是没有人再见过她,也不知她现在过得是好还是不好。

而蔡珠祥则是继香港、厄瓜多尔后又开启了自己的第四段人生。

他手握巨款,重新交了女朋友,在2007年花200万重新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每天下楼溜溜,就是没有再回蔡屋围。

2020年,蔡珠祥重新进入公众视野,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回去呢?

老人无奈地笑着说:“我怎么可能回蔡屋围呢?我在那里没有房子了,别人也不欢迎我。”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23)

2021年3月,蔡屋围原住民基本都回了原址,他们在那里能够享受比原来翻一番的红利回报,就连蔡珠祥的老房也能值2400多万元了。

然而,2022年,在被问及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时,蔡珠祥则回应道,他每次的选择都是时代所致,不会后悔,只是遗憾后来一家分开,见不到自己的小孙子了。

可是如果当时蔡珠祥没有偷渡香港,那么他会不会过上四世同堂晚年生活?如果他再等等,没有偷渡美国,那么他会不会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第一批红利?如果他没有取得香港居民证,那么他会不会与邻居们一样同意2006年的拆迁条件?

一切都只是如果,时代发展的洪流呼啸而过,我们只能说这都是未知的选择。

深圳拆迁户的真实生活,夫妻二人联手获得1700万拆迁款(24)

参考资料:

从偷渡客到深圳“天价拆迁户”;东南快报 2007.12

中国最贵拆迁户获赔后劳燕分飞 跌宕一生隐居于世;深圳新闻网 2012.11

最贵拆迁户夫妇获赔1700万后离婚 曾“情比金坚” ;大河报2012.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