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摇滚代表作:一本由女性团队创作的独立摇滚杂志
慢摇滚代表作:一本由女性团队创作的独立摇滚杂志实际上,仅是在摇滚音乐中,诞生的女性英雄就并不在少数——甚至摇滚乐本身就是起源于女性之手:上世纪 30 至 40 年代,美国女歌手 Sister Rosetta Tharpe(西斯特·罗塞塔·萨普)创作了宗教歌词与节奏伴奏的融合式福音音乐,并以富有感染力的现场表演为世人所知。在创作和表演思路上,西斯特·罗塞塔·萨普直接启发了后来的 Elvis Presley(埃尔维斯·普雷斯利)、Johnny Cash(约翰尼·卡什)、Chuck Berry(查克·贝里)等摇滚根源人物,被后人称为「摇滚乐教母」。所以,女性音乐人的声音,是否注定要被打压?在大众的刻板观念中,女性音乐人出名可能只是因为嗓音好听,或者外表好看,大多数都是花瓶;女性制作人或词曲创作?没听说过。抽烟喝酒穿钉?肯定是个不检点的姑娘;要么,她就是个天天泡男乐手的骨肉皮……对于女性音乐人,我们能施以的偏见实在不胜枚举。1970 年,名为
男权泛滥的音乐媒体氛围之下,这本杂志正在探索新形式的女性摇滚文化浪潮。
当提及摇滚乐时,你会想到什么?
力量十足的吉他扫弦、声嘶力竭的高昂唱腔、挥汗如雨的 Pogo 肉搏……关于摇滚乐,人们的固有印象往往与孔武有力,血脉喷张的男性荷尔蒙有关。
在这种场景下,女性音乐人的地位或多或少显得有些尴尬。虽然音乐产业是最先进的文化产业之一,但不可否认,这支产业的主导权依然在男性手中。
在大众的刻板观念中,女性音乐人出名可能只是因为嗓音好听,或者外表好看,大多数都是花瓶;女性制作人或词曲创作?没听说过。抽烟喝酒穿钉?肯定是个不检点的姑娘;要么,她就是个天天泡男乐手的骨肉皮……对于女性音乐人,我们能施以的偏见实在不胜枚举。
1970 年,名为《Groupie Girl》(骨肉皮)的英国电视剧
而在舞台之外的音乐媒体中,男权思维同样根深蒂固。主流的几家音乐媒体《Rolling Stone》(滚石)、《Q》、《Uncut》、《NME》都由男性作者与编辑把持,女性少的可怜。
所以,女性音乐人的声音,是否注定要被打压?
实际上,仅是在摇滚音乐中,诞生的女性英雄就并不在少数——甚至摇滚乐本身就是起源于女性之手:上世纪 30 至 40 年代,美国女歌手 Sister Rosetta Tharpe(西斯特·罗塞塔·萨普)创作了宗教歌词与节奏伴奏的融合式福音音乐,并以富有感染力的现场表演为世人所知。在创作和表演思路上,西斯特·罗塞塔·萨普直接启发了后来的 Elvis Presley(埃尔维斯·普雷斯利)、Johnny Cash(约翰尼·卡什)、Chuck Berry(查克·贝里)等摇滚根源人物,被后人称为「摇滚乐教母」。
西斯特·罗塞塔·萨普
在摇滚音乐占据主流乐坛的几十年间, Janis Joplin(詹尼斯·乔普林)、Patti Smith(帕蒂·史密斯)、The Slits(裂缝乐队)、Bikini Kill(比基尼杀戮乐队) 等以女性为主的音乐人和乐队,不但在音乐上留下了无尽的宝藏,她们本身也是女权主义、反文化主义等社会运动的积极推动者;除女性团体外,LGBT 及其他性少数群体也丰富了摇滚、流行、电子等音乐的深度和广度。
詹尼斯·乔普林
帕蒂·史密斯
纵观历史,女性群体曾在摇滚乐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她们的声音与观点大多被轻视或被挤至边缘。而音乐评论本身也囿于对光辉历史的沉迷,而罕见突破性声音,摇滚乐陷入这样的僵局,不得不说令人失望。
值得庆幸的是,一本女性创办的独立摇滚杂志正在改变着这一切。
《Gusher》杂志创始人:朱丽叶·扬格 & 伊莎贝拉·特米博利
悉尼大学的女学生 Juliette Younger(朱丽叶·扬格) 和 Isabella Trimboli(伊莎贝拉·特米博利) 共同创立的独立杂志《Gusher》,正试图从男权观点泛滥的音乐媒体中,为女性和性少数群体夺取话语权。
《Gusher》网站上仅有一句介绍:「Gusher是一本一年一期的独立摇滚杂志,完全由女性和非二元性别者创作。」
参与《Gusher》撰稿的作者来自《纽约时报》、《i-D》等全球知名媒体,他们对女性音乐人呈现出的才华始终充满热情,不但不回避任何有关女性的议题,更不会对她们的身份妄下定义。那些被男人们无视的观点与议题,在这本先锋杂志里有了大施拳脚的机会。
在自媒体、短视频热火朝天的今天,印刷出版独立杂志看似陈旧而不合时宜,但这种物理媒介却拥有互联网难以匹敌的特性:一年一本的「超长」发行频率保证了充分的创作时间,得以展开主题深刻的长篇专栏,或是实景取材拍摄照片。
同时,高质量的排版、印刷、装帧也是《Gusher》的核心理念之一,当代音乐本是非物质性的快消品,但《Gusher》则将其包装成为了纸质的艺术收藏。
从杂志的设计风格,到报道对象的挑选,再到访谈与专题的深度内容……「摇滚乐」这个经常被主流媒体唱衰的议题,在《Gushers》的女性化视角之下,似乎有了更为温柔,感性而睿智的解读形式。
这本充满 DIY 精神的独立杂志,不但为日渐低迷的摇滚乐提供了全新的评审视角,更是在重塑女性及边缘群体在音乐史中的地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不要再问「身为一名摇滚女歌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种傻问题了,如果你已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枯燥乐评,不妨从以下两期《Gusher》的内容中,体验一些别样的声音:
Gusher #1
2016 年,二位创始人通过众筹方式,印制并发行了第一期《Gusher》。从封面的视觉风格,就能看出这部杂志的整体调性:复古而圆润的迷幻风格字体、明亮且高饱和的红蓝配色,颇有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地下杂志的遗风,这也正像是《Gusher》对摇滚乐巅峰年代的隔空回望。
《Gusher》创刊号的主题包括对邪典电影制片人 Penelope Spheeris(佩内洛普·斯皮瑞斯)、美国朋克乐团 Hunx and His Punx 首脑成员 Seth Bogart(赛斯·鲍嘉)、加拿大朋克乐队 White Lung(白肺) 女主唱 Mish Way(路小姐) 等人的深度访谈内容。
Gusher #2 - Angel Olsen
作为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民谣歌手之一,Angel Olsen(安吉尔·奥尔森)2016 年发行的专辑《My Woman》(我的女人) 是一张近乎完美的乡村民谣佳作,穿插其中的 60 年代流行风韵、气息绵长的唱腔、电子元素的灵活运用,都为她的音乐增添了一丝独特风貌。而在音乐本身的编排创作之外,关乎恋情、人际关系、自我驾驭的歌曲主题立意,也令安吉尔·奥尔森呈现出卓尔不群的独立气质。
Angel Olsen - My Woman
正因为安吉尔·奥尔森的这些魅力,让杂志创始人Isabella把她视作《Gusher》所代表的一切精神的完美体现。
红蓝配色的封面中,安吉尔·奥尔森的眼线上扬,目光坚毅,平静中的波澜感呼之欲出,足以印证《Gusher》的观点。
Gusher #3 - Kathleen Hanna
Kathleen Hanna(凯瑟琳·汉娜)不仅是朋克乐队 Bikini Kill(比基尼杀戮)的主唱,更是 1990 年代早期席卷全球的朋克女性主义运动「Riot Grrrl」(暴女运动)的先驱。
混合了个人宣泄、政治激进和妇女关怀主义的「暴女」,不但为朋克音乐以及其周边亚文化创造了诸多灵感来源,更是令第三波女权主义浪潮从若干演出现场蔓延至全球范围。由凯瑟琳·汉娜演唱的 「Rebel Girl」(叛逆女孩)一曲,即是「暴女」当之无愧的主题曲;而观点尖锐,富有争议的凯瑟琳本人,也是这场浩荡活动的活化石级代表。
在这期长篇专题中,《Gusher》介绍了由「暴女」运动而辐射开的文化现象,并与凯瑟琳讨论了当下女权主义与朋克音乐的形态、发展和阻碍。
《Gusher #3》的封面上,凯瑟琳·汉娜身着纱质背心,枕在脑后的手臂摆出高昂的姿态,目光自信而不失凌厉,未修剪的腋毛也清晰可见——自 Patti Smith(帕蒂·史密斯) 在个人专辑 《Easter》 的封面打破袒露腋毛的禁忌后,不剃腋毛即已成为表达女权主义的一种方式;而头倚手臂的姿势,也是凯瑟琳对 1991 年的独立杂志《GirlPower》(女力)封面的致敬。胶质手套在封底的特写画面,虽然是女性穿搭中常见的粉色,但并没有少女般的甜腻气息,反倒让人感到一丝疏离,这也正与「暴女」早期宣扬的理念一致——「不要再做苦情女孩,拿出你的力量来!」
《GirlPower》,1991
Gusher #3 – CHAI
鲜亮的桃红色调下,是 CHAI 四位成员在阳光下灿烂的笑容,她们是《Gusher #3》另一组封面人物。
如果你对这支女子组合感到陌生,不妨提醒你一下:她们的神曲《kawaiihito》 现在正是抖音上最火的BGM。
这样一支日本女子组合,气质看上去与凶暴的西方女权组合「暴女」毫无关联;但深入了解她们之后,你会发现她们也有自己的叛逆不经,执意自称「Onno-Band」而不是更为娇气的「Girl-Band」即是她们彰显的态度。《Gusher #3》中记述了 CHAI 对于「Kawaii」(卡哇伊)这一刻板美学的拆解和重定义过程,你将从中了解到「卡哇伊」不仅局限于娇羞软萌,在顽固的传统标准之外,朋克音乐同样狂野得有趣可爱。
Gusher – 其他精彩专题
「酷儿音乐人如何跨入超现实」专题
专访著名朋克文化纪录片《西方文明的衰落》导演佩内洛普·斯皮瑞斯
打雷姐(Lana Del Rey)的专访
别再毁偶像专题:盘点那些因为阴谋论而遗憾分手的摇滚情侣,呼吁乐迷少些八卦,正视爱情
日本最伟大的朋克乐队Shonen Knife(少年小刀)的特稿,Kurt Cobain(科特·柯本)也是她们的乐迷
Dolores Haze乐队,乐队名取自作家纳博科夫的「Lolita」(洛丽塔)的真名
来自印度宝莱坞的女性音乐人
深度报道美国波特兰的女性摇滚夏令营
《Gusher》首期自发行后即售罄,不但弥补了杂志的印制成本,更是在社交平台上了收获了大批追随者。它像一支强心剂,让广大女性同胞看到了独立发声的希望之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Gusher》外,有更多着力于为女性艺人发声的新兴独立杂志也正席卷而来:从同为二位女性创办的独立音乐杂志《Love Letters》,到专注于女权主义时尚文化的《Polyester Zine》,再到以解决妇女问题为核心的《Sister Magazine》……
即使是在《ELLE》、《Vogue》等传统媒体上,也已能看到超脱于传统审美的女性面孔,她们造型别致,充满自信,不为取悦任何人而存在。
《Love Letters》
《Polyester Zine》
《Sister Magazine》
相比某些媒体以性别符号做划分的粗暴解读方式,女性班底的《Gusher》自然更懂女性的细腻和多元。剖离物理条件影响,进而对辐射开来的历史、政治、文化等要素相融汇,《Gusher》做到了深度探索艺术家身为「人」的创作心境,达到远超于性别束缚的理念高度。
在英语中,「Gush」一词有两种释义:一是近乎夸张的激动对话,二是液态介质在高压下迸发的喷涌。《Gusher》这本杂志本身即是上述定义的总和。关乎女性的声音已不仅仅是地下的无声暗涌,更当如井喷般波及世界的所有角落。它是对身份地位认知的唤醒,是对偏见和不公的大力重洗,更是千万美丽声音汇聚而成的,不可阻挡的汹涌浪潮。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