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诸葛亮共同为刘备效力:元直走马荐诸葛
庞统诸葛亮共同为刘备效力:元直走马荐诸葛三、庞统当时已身在东吴在小说中,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虽然都算荆州士子,但是他们的交际圈并不完全重合,例如徐庶与诸葛亮、石广元、崔州平等人都是故友,但是他与庞统的交集,只有庞统献连环计,被他识破时那一次,也没有提及他们交情有多深。徐庶举荐诸葛亮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找人给自己收拾烂摊子,就像诸葛亮所言,“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这个时候,他当然只能找与自己交情够深的人,所以庞统就被排除在外了。在真实历史上,虽然没有元直走马荐诸葛一事,但诸葛亮的确是他推荐给刘备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意思是说,徐庶投奔刘备之后,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并劝说刘备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而庞统却是刘备平定荆州四郡之后,才开始在刘备麾下为官的,而且刘备开始重视他,是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元直走马荐诸葛”,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当时,刘备寄刘表篱下,仅是一个小小的新野县令,却一面被刘表的妻子蔡夫人等人算计,一面受到了曹操的攻打,幸好,化名为单福的徐庶,毛遂自荐,成为了他的谋士,为他两度献计,击退了曹军。然而徐庶在此大出风头,引起了曹操的注意,而恰好程昱知道他的底细,于是将他的母亲骗到了曹营,并以徐母的名义,给徐庶来信。
徐庶与母亲相依为命多年,是个十足的孝子,于是看到信之后,方寸大乱,立马便向刘备辞行。当然了,他也不能完全扔个这个烂摊子,毕竟刘备对他,算是仁至义尽了。于是他走出一段路之后,又拨马回转,向刘备举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并在临行之前,亲自前往隆中,劝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于是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刘备也得到了最受自己倚重的军事。然而,读至此处,我们在感慨徐庶尽职尽责的同时,不禁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他为什么只举荐诸葛亮,不举荐庞统呢?
要知道,在演义中,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存在,毕竟水镜先生曾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而且他是荆州本地人氏,不像冢虎司马懿一样,与刘备所在之地,相距甚远。那么徐庶为什么只举荐诸葛亮,不举荐庞统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猜想。
一、为了尊重史实
在真实历史上,虽然没有元直走马荐诸葛一事,但诸葛亮的确是他推荐给刘备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意思是说,徐庶投奔刘备之后,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并劝说刘备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
而庞统却是刘备平定荆州四郡之后,才开始在刘备麾下为官的,而且刘备开始重视他,是因为诸葛亮和鲁肃的举荐,与徐庶没什么关系。所以,小说中并没有安排徐庶向刘备举荐庞统。再者说这个时候卧龙、凤雏同时出现,难免会互相遮掩锋芒,所以作者并没有这样安排。
二、徐庶和庞统并没有什么交集
在小说中,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虽然都算荆州士子,但是他们的交际圈并不完全重合,例如徐庶与诸葛亮、石广元、崔州平等人都是故友,但是他与庞统的交集,只有庞统献连环计,被他识破时那一次,也没有提及他们交情有多深。徐庶举荐诸葛亮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找人给自己收拾烂摊子,就像诸葛亮所言,“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这个时候,他当然只能找与自己交情够深的人,所以庞统就被排除在外了。
三、庞统当时已身在东吴
熟读演义,我们不难得知,庞统第一次出场,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当时他奉周瑜之令,前往曹操营中献计,让曹操将所有的船连在了一起,方便孙刘联军进行火攻,这个时候距离徐庶举荐诸葛亮出山,没过去多久,也就是说,当初徐庶被骗往曹营时,庞统很可能已经在江东了。因此,此时他就算举荐庞统,刘备也无法任用,他索性就不举荐了。
对于徐庶在临行之前,只举荐诸葛亮出山,却不举荐庞统,大家还有什么猜想呢?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