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与传统文化论文: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文化味
古诗教学与传统文化论文: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文化味一、字词中的文化信息目标虽然明确了,但是这只是我们的理想,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在这次备课过程中,我主要思考这么几个问题:1、文言文的字词该如何去教?除了串讲法还有,老师讲学生记,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在字词教学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有没有错误?2、如何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乐意和文言文亲密接触?3、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文化味,如何让教学的过程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味,整个课堂都弥漫着文化气息呢?4、学生积累的目的是什么?5、文言文教学的活动如何设计?在这两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中,特意强调知识运用、课堂活动、思考理解、文化感染。特别是课堂的活动,有意旗帜鲜明的进行到底。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言,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这是应付考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的基础。文,不应该把文言文等同于现代文,而应该突出文言文的本身特点。文言文的特点很多,其中蕴涵的文化是文言文的精华所在。所
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文化味
现在新课程改革是轰轰烈烈,但是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比现代文教学改革远远落后,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既然教材编排了文言文,我们只好去教,暂且不说。其余两个应该是我们老师需要关注的。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看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大致说来,有这么几种:
教学内容,有言无文;教学方法,串讲加分析。这种教法,串讲字意,操练词句,老师讲得浑身乏力,学生拼命作笔记,课后用心复习,考试准能第一。 教学内容,有文无言;教学方法,偏重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教法,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特点,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那么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
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言,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这是应付考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的基础。文,不应该把文言文等同于现代文,而应该突出文言文的本身特点。文言文的特点很多,其中蕴涵的文化是文言文的精华所在。所以这个专题我们专门突出文言文的文化味,其实是一种方向,是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应该说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我觉得在文言文中,文化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字词中的文化信息。二、意象中的文化传统。三、景物中的文化心态。
强调文言文的文化味,就是强调文言文教学要传承中华文化。因为文言文的内容反映的是历代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更是难得的精神食粮,能够陶冶他们的心灵与思想。通过接触经典名著,与古人对话,从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精神,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性情中人。此外,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古汉语。阅读、诵读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文,把那些有生命力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语,并加以运用。
有关文言课文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教学,比如动静结合(像"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虚实相衬等写法技巧,前呼后应等篇章结构,以及一些修辞手法;还有就是文言文所特有的,现代文中少见的,比如互文,骈文等等,可以适当提及。
目标虽然明确了,但是这只是我们的理想,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在这次备课过程中,我主要思考这么几个问题:1、文言文的字词该如何去教?除了串讲法还有,老师讲学生记,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在字词教学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有没有错误?2、如何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乐意和文言文亲密接触?3、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文化味,如何让教学的过程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味,整个课堂都弥漫着文化气息呢?4、学生积累的目的是什么?5、文言文教学的活动如何设计?在这两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中,特意强调知识运用、课堂活动、思考理解、文化感染。特别是课堂的活动,有意旗帜鲜明的进行到底。
一、字词中的文化信息
我认为不能把汉字简单的看成一种符号,一种不变的躯壳,它是具有灵性的,苍颉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文字是能"惊天地,泣鬼神"的"通天接地"的灵性之物。但随着文字数千年的演义,它的"灵性"渐渐失落而成为死板无味的符号,它的生命的根性丧失殆尽。现如今,我们所面对的"方块字"全然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与生命,但是我们不能让学生面对经典名著就像面对一堆千年僵尸。董桥说"文字是肉作的",它蕴藏的大量文化信息,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它的灵性与生命意象是古人参悟大化,明心见性的"心象"所指。我们教学应该让汉字的"魂兮归来",不要再让学生面对一堆堆僵尸,而是让学生看到书本中一个个跳跃着的精灵。
所以我想,我们在给学生解说字词的时候,除了讲解字词的意思,还应该注意字词背后的文化信息。比如解释"贸",除了说贸是买卖的意思外,可以补充蕴含在贸字后面的古人的看法。卯为时间,贝为金钱 ,其实这个字蕴含着古人对做生意的一个观点, "时间就是金钱"。解释"妇",基本解释为妇女,表明性别其实并不是这个字本意,更多侧重于妇女在当时社会的分工,在家里做家务,男的分工在田里种地出力。加冠,意思是戴帽子,其实表明男子成年,是一种社会礼仪。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字词教学中,许多老师更注重于字词意思的传达,这其实是文言文字词教学的定位问题。如果稍微反思文言文的字词教学,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除了字词教学定位之外,比较严重的是字词教学的指导思想比较落后,一味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其次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往往是老师串讲,学生接受;现在有些老师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查字典代替老师讲解,疏通字词,应该是一大进步,但是如果指导思想仍然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字词的意思的话,这个和老师讲解并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让学生记住字词的含义,应采取有效记忆,还要有相关方法的指导。比如《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中的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这个字就可以用训诂学里面的,"因形索义"的方法,根据字的外形来解释,其实这个字的含义在字形上已经表达的很清晰了,上面就是一个鸟字,下面是木,合起来就是鸟停在树上。《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假借,"假"是"借"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可以用联系法,先解释学生熟悉的成语狐假虎威中的假,就是借的意思,方法还有很多……我觉得老师在字词教学中的作用是促使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准确与牢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课文背的很流利,文章也抄写了,可是默写的时候,还是经常出错。比如《岳阳楼记》里的"静影沉璧"中的璧经常写成壁,很大程度上,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有经验的老师,常常知道学生在什么地方会出错,所以在没有出错之前,就会突出这个重点。没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后进行补救,但是效果肯定没有那么完美。有时候老师的经验和实力就在这一前一后的差别里面。
二、意象中的文化传统
意象,是指作者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的统一。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究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于是作品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所以我们只要抓住了意象,往往就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内蕴。
一个经典的意象,它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包含着中国文人一贯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比如看到竹子意象,马上出现的是守节,莲花往往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的象征。但是意象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意象还具有多义性。正因为意象的多义性,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为解读文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其中的某些意象进行重点解读,从而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深刻地领悟和准确地把握,同时了解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山水中的文化心态
中国古代文人不得志时便寄情山水,政治上失意,就转向自然的怀抱以求安慰。《马说》是韩愈怀才不遇中写的,《水调歌头》是苏轼政治失意后写的,《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贬官永州之后的作品,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无不如此。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值得关注,但是同样是失意之作,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而不同,我们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共性中的差异。
同样为了排除忧愁,去游山玩水,但是面对美景,心态个性却各不相同。欧阳修面对美景,能够忘掉忧愁,自得其乐,虽然从他的醉态看来,充满无奈和凄凉,那是另外一回事,起码玩的过程是快乐的;柳宗元呢,同样是为了排除忧愁,看到美丽景色只是暂时快乐,最终因为景色凄清而离开,看来柳宗元并不能欧阳修那么洒脱;袁宏道面对美景,就像脱笼之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能高兴何必想着痛苦,个性极其鲜明。而范仲淹呢,却反复告诫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展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同样是游玩,但是方式却不一样。柳宗元的游玩有点像"发现之旅",多少带有些探险的性质,所以当他们发现一个好景点的时候,先是高兴,然后想到自己游玩的目的,想到自己的遭遇,便有些失落,终究不能放开。而欧阳修的游玩,更像郊游,吃的喝的玩的,样样齐全,图的就是一个乐字。袁宏道的游玩,更多像城里人去春游,看到什么都新鲜,柳条、麦田、晒太阳的鸟、戏水的鱼、 骑驴的人都让他感觉到无限的乐趣。吴均的游玩,应该是旅途所见,比如是出差访友的路上所见。
要想让学生养成运用古诗文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古诗文的意识,激发学生运用古诗文的兴趣,了解到运用古诗文的意义。老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强调运用古诗文的重要性,并且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去运用,甚至要创设情境,铺设平台,开展相关活动,给学生提供运用古诗文机会。比如在写作中添加相应的要求,或者在课堂中增加运用古诗文的环节,在考试中出一定分量的题目。
要想真正学好古诗文,语言实践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朱绍禹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是个人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是通过个人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到,而这种实践又多半无法按一定的法则进行,而要由实践者个人的知识、经历和个性来决定。"多读书,多积累语言并进行实践运用同样是新课标所强调的一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