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农民大量进城落户

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农民大量进城落户首先,城市工业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后,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人在农村没有就业机会只能进城打工。农村消失是大量农民进城的结果,而农民之所以进城,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业化推进的结果。同时,与村庄消失的还有常住人口,据民政部数据显示,自1998年,农业人口有8.75亿人,而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仅剩了5亿人,这样分布在260多万个村庄里,每个村子不到200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未来还得向70%乃至更高转化,因为根据西方学说,城镇化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越快,国家越发达,但是城镇化带来的就是乡村的凋零甚至消失。根据一年消失8个村庄计算,我们未来只需要30年的时间,农村就要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从此大家都是城里人,都拿着高工资、高养老金,好的医疗环境。

【村长晓佳一】图文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大量进城落户,造成了农村严重的空心化,未来农村是不是将会消失,作为农民的我们该何去何从,乡村文化无以为继,乡愁就消失在梦里。

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农民大量进城落户(1)

那么现在的乡村振兴还有没有必要,投入农村大量的资金资源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

根据数据统计,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有一亿以上的农民落户城镇,在2005年,我国自然村还有314万个,比2014年减少了7万个,但是到了2017年统计时仅剩了261万个。

同时,与村庄消失的还有常住人口,据民政部数据显示,自1998年,农业人口有8.75亿人,而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仅剩了5亿人,这样分布在260多万个村庄里,每个村子不到200人。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未来还得向70%乃至更高转化,因为根据西方学说,城镇化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越快,国家越发达,但是城镇化带来的就是乡村的凋零甚至消失。

根据一年消失8个村庄计算,我们未来只需要30年的时间,农村就要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从此大家都是城里人,都拿着高工资、高养老金,好的医疗环境。

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农民大量进城落户(2)

农村消失是大量农民进城的结果,而农民之所以进城,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业化推进的结果。

首先,城市工业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后,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人在农村没有就业机会只能进城打工。

其次,医疗教育资本化,通过行政等手段,削减农村学校,整合农村医疗,取缔赤脚医生,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学生去县城接受教育,这也是工业化的一种,形成教育、医疗规模化,促使农民集中进城。

所以当就业、医疗、教育还有无数的基础建设都集中在城市之后,农民无从选择,只能随大流进城落户,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农村消失就是命中注定。

但是,乡村完全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治理压力也是难以解决的,我们知道乡村治理是最为高效节省时间的治理,几个人就能维持一个村庄的运转,或者说村民自治的方式是低成本的,但是不论是县一级还是乡镇一级的政府治理成本是高昂的。

所以说,农村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稳定剂,广大乡村几乎可以做到“零成本”运行,而城市可能吗?连出行走路都要钱,喝水都要交钱,没钱啥也不能干。

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农民大量进城落户(3)

当农村消失后,所有农民进城,城市是难以承受14亿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成本,因而现在已经开始禁止大拆大建,并且对农村有序规划。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此规划将乡村分为四类,分别是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

也就是说,城镇化标准并不是唯一进入发达社会的标志,城乡融合发展、并立发展,仅仅对于人口大量流失、自然环境恶劣、重大项目建设的村庄进行搬迁撤并。其余的村庄不仅要保留,而且还有进行大力发展。

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农民大量进城落户(4)

而乡村振兴也是为了把农村建成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把产业留在乡村,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同时,合村并校被叫停,鼓励乡村学校“小而优”,医疗资源开始倾斜,这都是为乡村振兴做出的基础工作,因为只有在农村生长的人才能够更大力度的回馈家乡建设,能留下来振兴乡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