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臭名昭著的猎巫,中世纪臭名昭著的猎巫运动
中世纪臭名昭著的猎巫,中世纪臭名昭著的猎巫运动兵乱不断已经让整个社会体系接近奔溃,十四世纪中期欧洲又爆发了骇人听闻的黑死病,在合计300余年时间里总共夺走了2500万左右的生命,而伴随着黑死病的爆发,不管是皇权还是教会,急需寻找一个可以转移社会矛盾的突破口……首先是欧洲进入中世纪末期以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令整个社会矛盾开始凸显,贵族和平民,教会和皇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国家和国家之间乃至教会内部亦产生严重分裂,例如1378年—1417年的教会大分裂导致了接下去持续数百年时间欧洲大混战。英法百年战争、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还有鼎鼎大名的十字军东征,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公元1453年彻底吞并东罗马帝国,成为悬在欧洲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着时代进入父系社会,虽然普通女性的地位急剧下降所引发女巫的身份亦有所降低,但不管是在日耳曼传统文化区里面,还是罗马帝国境内,能够掌握医疗、书写、占卜等高阶技能的女巫依旧受大众所尊重,享受崇高的社会地位。
"巫师",一个大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职业,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文化中,也是人类文明中所诞生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一般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由对自然之神崇拜而诞生的可将人和神进行沟通,从而获取超自然力量的人类,例如预言术、治愈术(医生)、占星术等。
毫无疑问,不管是在哪个文明中巫师都曾是一个高尚且尊贵的职业,不仅受人尊重,更是一时风靡。然而从公元1480年延续到1780年的猎巫运动中,整个欧洲有接近20万巫师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其中半数以上被处死,而女巫则占总体的80%左右。有些地区如汝拉山、纳慕尔、英格兰以及丹麦,"女巫"的比例甚至超过90%。而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大众史学家对此次运动焦点多数集中在基督教强行统一信仰上的暴行;不过随着女性主义浪潮崛起,更多人则开始思考猎巫运动其本质是否是父权社会对女性压迫,是否是社会厌女症以及两性冲突,并一度成为主流。
不过很显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我们阐述整个女巫发展史后会发现,猎巫运动背后所呈现的复杂性,远不止信仰、性别等主题。当然,在故事的开始我们还得从为什么"巫师"大多数是女性这个话题开始说起。
我国的《说文解字》对"巫"的解析就是,"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而在里安·艾斯勒最著名的社会学论著《圣杯与剑》中,也认为西方现代考古中所挖掘出来旧石器时代的女巫雕塑,红赭石以及摆成阴道形状的贝壳无不诉说着最早的巫师就是以女性为主的。当我们纵观其余文明的神话传说,例如印度神话、埃及神话、甚至如蒙古族、锡伯族等,它们最早的巫师皆以女性身份出现,而后才有男性的巫师,以此我们可以很显然的得出女巫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产物,当时的社会特征让这"巫师"这一高级且拥有特权的职业普遍掌握在了女性手中。
随着时代进入父系社会,虽然普通女性的地位急剧下降所引发女巫的身份亦有所降低,但不管是在日耳曼传统文化区里面,还是罗马帝国境内,能够掌握医疗、书写、占卜等高阶技能的女巫依旧受大众所尊重,享受崇高的社会地位。不过随着多神教和基督教在欧洲的强势崛起,女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名化的指责。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巫师这个职业所属的是传统个人崇拜,类似萨满教的一支,而女巫则是非常明显的女神崇拜。在高登博格的《神之变—女性主义和传统宗教》中,作者认为"女巫是借助巫术努力帮助女性培养的一切精神态度和能力中心,她们以自己内心的个人信仰为宗教,这是建立在她们能够沟通神灵,把自己视为神灵在人间代言人的半神身份之上的。
也是因此,对于信仰古希腊和罗马众神的多神教教徒以及信仰耶稣的基督教来说,女巫是毫无疑问的异教徒。例如公元906年德国人勃鲁姆所写的隐修纪律指导书—《主教教规》中,就记载了几名受到撒旦诱惑的女巫和女巫之神戴安娜一起飞行参加宴会的情景,可见此时的基督教已经开始对女巫进行污名化,并认为她们是受到撒旦诱惑的妇女。而这个身份,最终给她们惹来了重大的灾祸。
首先是欧洲进入中世纪末期以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令整个社会矛盾开始凸显,贵族和平民,教会和皇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国家和国家之间乃至教会内部亦产生严重分裂,例如1378年—1417年的教会大分裂导致了接下去持续数百年时间欧洲大混战。英法百年战争、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还有鼎鼎大名的十字军东征,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公元1453年彻底吞并东罗马帝国,成为悬在欧洲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兵乱不断已经让整个社会体系接近奔溃,十四世纪中期欧洲又爆发了骇人听闻的黑死病,在合计300余年时间里总共夺走了2500万左右的生命,而伴随着黑死病的爆发,不管是皇权还是教会,急需寻找一个可以转移社会矛盾的突破口……
猎巫运动的开始标志是公元1484年教皇英诺森八世所发布的谕令,他说,"女巫们绝对不可以被饶恕,她十恶不赦,荒淫无耻",并授权教士雅各布和亨利为调查官,对女巫实行酷刑。到了1487年,教会大学者斯伯伦吉和宗教裁判官英斯蒂道里合著了一本《女巫之锤》的书籍,他们不仅教人如何侦查,更是向教众传播女巫是和魔鬼撒旦结缔契约并把自己出卖给魔鬼的人,更有甚者还相信是她们的自然之力带来了可怕的黑死病。
随后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等世俗国家亦加入了猎巫运动,从1580年开始,整个欧洲对女巫的镇压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无数妇女成为被怀疑的对象并被宗教裁判所或者世俗法庭抓去严刑拷打。身上的任何标记如胎记、痣;脸上的任何表情如愤怒和哀求,都会成为女巫有罪的判断依据,她们在被严刑拷打后又不得不通过诬陷和举报女性邻居来减轻自己的痛苦,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在当时的欧洲,被迫害到连一个女人都不剩的小镇比比皆是,所以猎巫运动又被成为"女巫审判"以及"魔女狩猎"。直到17世纪初期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宗教和各国王室才迫于压力纷纷取消了对女巫的迫害。
而当我们探究为何"猎巫运动"针对女性的比例如此之高,在新时代女性主义浪潮下,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场性别政治,是一场为了针对女性而精心设计的性别迫害,是建立在欧洲男权社会重构语境中的。实际上这种事件我们并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祸国女性"夏代妺喜、商代妲己、西周褒姒"就是时代所构建的女性污名化。历史事实早就证明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有它,可最终背锅的却是女性。
不过相对于欧洲屠杀十多万人的猎巫运动,我们这点是小巫见大巫了。话说回来的是,我们定性这是一件特意针对女性的迫害运动时,是否想过对于15%左右被迫害的男性巫师是否公平?况且当时的犹太人也被欧洲人认为是"黑死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大量犹太人被迫害。这么定性对他们是否公平呢?
实际上前文已经提及女巫的诞生本身就已经是一件特定时代产物,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否认欧洲社会普遍所存在的厌女情节是最后结果产生的重要推力之一。例如恶名昭彰的《女巫之锤》中,当时的教会认为为什么巫师大多数是女性,他们给予的解释是,一:女性更容易轻信魔鬼,也就是受诱惑;二:女性更容易动感情,以致于受魔鬼的影响;三:女性的身体更柔弱,所以更容易被魔鬼控制……
毫无疑问这是明显的性别偏见,以及污名化,像女巫从头戴羊角帽演变成头戴尖帽,身披代表邪恶的黑袍形象正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然而我们在论述猎巫运动的时候,性别偏见却从来不是引发猎巫运动最主要的原因,猎巫运动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教会希望通过压迫巫师信仰人群来达到对异教徒的打击,同时为黑死病等中世纪瘟疫背锅,在这过程中基督教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后世俗皇权加入其中,以转移连年战争所造成的社会矛盾。
问题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如果要转移这种矛盾,欧洲只能对外发动大型战争,这条路线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横空出世所断绝,于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教皇和国王一起将目光转向了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酿成女性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由此可见说猎巫运动成为女巫审判,是偶然也是必然的。偶然是因为猎巫运动并不是纯粹为了性别迫害而生,它背后所处的大环境以及社会博弈是相当复杂的;说必然则是作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女巫一职的污名化在欧洲早就有端倪,哪怕不是黑死病和十字军东征,也会有其他的导火索。
毕竟相对于女性,犹太人在欧洲的迫害史,那就更长,更难诉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