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井古镇是在哪里:失落的盐都-黑井古镇
黑井古镇是在哪里:失落的盐都-黑井古镇古老而又小众的黑井古镇,可以让人躲过世间纷扰,独得一方宁静与悠闲 还有黑牛盐井遗址:相传“有土人牧牛山间,中一牛备肥泽,后牛失,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后牛入井,化为石。今井底有石,如牛状”。黑井镇因之而得名。 飞来寺位于古镇半山腰,因山势陡峭,从山下往上看,整个庙宇像一只盘踞于山峦的大鸟,仿佛振翅欲飞,又好像刚刚从天空降落停歇。飞来寺就此得名。从寺向下看,深深的峡谷中,龙川江从中穿过,小镇的建筑星罗棋布于江的两岸。 节孝总坊它始建于光绪年间,经光绪帝钦准,由黑井、琅井、元永井的灶神们捐资为“三井”87位贞女修建的。牌坊全部用红砂石砌,为四柱三间的结构。石块之间榫铆相连,三道门的横梁上均饰有浮雕,正中为四龙戏珠图案。中有一个五龙捧圣牌位,上书“圣旨旌表”。这座牌坊最为奇特之处是上方两边飞檐般的石雕凤凰,竟然压在龙的上面,这在古代的建筑上可谓是难得一见的奇观,据说这是慈禧太后的旨意。节孝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藏着一个曾被人遗忘的千年古镇——黑井古镇,它因盐而兴、因盐而盛。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以来是个产贡盐的地方。依山傍江,地处“万山相与峙,一水送烟溪”的龙川江两侧,是一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失落的盐都、明清建筑的活化石”。
斗转星移,沧桑变迁。“盐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却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风貌坊巷,走进古镇,脉络清晰的唐坊宋巷、古朴清幽的红砂石板、夏阳白雪的盐马古道,仿佛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着千年盐都的烟溪往事。古镇文物古迹甚多,有唐宋风貌坊巷,明清风格的民居,古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戏台,以及古寺庙等。古镇内武家大院、文庙、节孝总坊、诸天寺、飞来寺、五马桥、文笔塔等明清古建筑仍保存完整。
武家大院是黑井目前保存最为完整,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清代建筑。武家大院平面格局取“六位高升、四通八达、九九通久、王隐其中”四个意境来设计,依山就势而建,呈“王”字型,纵一横三,前为“三坊一照壁”,后为“四合院”,前后由四个天井组成,错落有致,布局独特,是南诏文化与汉文化结合的建筑群。房屋有三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粉墙黛瓦,以青山为靠,气象不凡。黑井文庙
黑井文庙始建于明代,清朝均有修缮。处于深沟之中黑井镇,平坦的土地资源贫乏,但文庙占地就达10余亩,可想当年的建筑规模不小,是黑井经济繁荣而致文化昌盛的结果。如今文庙建筑尚存棂星门、泮池、大成殿、东西两庑等不多建筑。
飞来寺位于古镇半山腰,因山势陡峭,从山下往上看,整个庙宇像一只盘踞于山峦的大鸟,仿佛振翅欲飞,又好像刚刚从天空降落停歇。飞来寺就此得名。从寺向下看,深深的峡谷中,龙川江从中穿过,小镇的建筑星罗棋布于江的两岸。
节孝总坊它始建于光绪年间,经光绪帝钦准,由黑井、琅井、元永井的灶神们捐资为“三井”87位贞女修建的。牌坊全部用红砂石砌,为四柱三间的结构。石块之间榫铆相连,三道门的横梁上均饰有浮雕,正中为四龙戏珠图案。中有一个五龙捧圣牌位,上书“圣旨旌表”。这座牌坊最为奇特之处是上方两边飞檐般的石雕凤凰,竟然压在龙的上面,这在古代的建筑上可谓是难得一见的奇观,据说这是慈禧太后的旨意。节孝总坊是黑井的标志性古建筑,构造复杂,做工精巧,造型庄重,雕刻精美,雕有人兽花鸟图楹联一百余件,在云南乃至全国都算得上首屈一指的艺术精品。
庆安堤位于黑井镇西北的龙沟河河尾与龙川江交汇处,南面紧临文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防治泥石流的水利工程之一。堤石与石的衔接部分均有一对燕尾槽式的接榫,榫中以铁水浇铸,将块块巨石牢牢地连接为一个整体,粘合材料由糯米、石灰、豆浆、胶泥土混合而成。堤坝施工精细,极其牢固,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黑牛盐井遗址:相传“有土人牧牛山间,中一牛备肥泽,后牛失,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后牛入井,化为石。今井底有石,如牛状”。黑井镇因之而得名。
古老而又小众的黑井古镇,可以让人躲过世间纷扰,独得一方宁静与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