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蒙传统婚俗:8090后不知道的沂蒙婚俗
山东沂蒙传统婚俗:8090后不知道的沂蒙婚俗主、副陪出嫁女的“团圆饼”“宽心面”无论如何是不能缺少的,以表示日子过得宽心,而且是以香油、葱花为佐料。“团圆饼”表示合家团圆,亦称“富贵饼”,寓意将来日子过得繁荣富贵。上头的由男女方的女主人安排“上头的”。即帮助应嫁女梳妆穿衣、扶持上轿的妇女。“上头的”大多是一个长辈,一个平辈。有女子的伯母、婶母担任。平辈人由嫂子担任,或由近房到远房嫂子担任。团圆饼、宽心面
送日子
在选定好婚期后,男方派人送婚贴。内容是女子的年龄、穿嫁衣的面向、上轿的方向、一切应用的“镇物”、送女客所忌的属相等。所忌者应佩带青龙贴以避之。以及路过石桥、井等应置放的镇物等,称之为送日子。
选大客(kei)
女方接到日子(婚期)后。首先安送亲的大客(kei)。一般女方父亲或者哥哥到她舅舅家商量送亲的大客(kei)。大客首选她的长舅,其次是长舅的长子,再其次史长舅的长孙。大客在出嫁的前一天到女方家住下,并设宴款待。次日送亲。称为“主宾”。确定好主宾后,要安排“副主宾”。副主宾按应嫁女的伯、叔(或从兄弟)。由近及远,酌情而定届时送亲。送亲人要衣冠整洁,言语适当,和气有礼。同时,还要通知所有至亲届时参加送亲。
上头的
由男女方的女主人安排“上头的”。即帮助应嫁女梳妆穿衣、扶持上轿的妇女。“上头的”大多是一个长辈,一个平辈。有女子的伯母、婶母担任。平辈人由嫂子担任,或由近房到远房嫂子担任。
团圆饼、宽心面
出嫁女的“团圆饼”“宽心面”无论如何是不能缺少的,以表示日子过得宽心,而且是以香油、葱花为佐料。“团圆饼”表示合家团圆,亦称“富贵饼”,寓意将来日子过得繁荣富贵。
主、副陪
婚期定后,男方更是忙碌,首先有新郎的父兄,准备礼物到男方舅舅家安陪客的。即“主陪”。其方法同女方安送亲的主宾一样。再安排四位乡邻,多是有文化、有声望之人,做“副陪”。其中有较年轻者一至二人。副陪有一个任务就是主管题写喜联、请贴、青龙贴等,主持拜堂仪式。
喜联也同其他对联一样,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意深刻,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得当。如“画梅西阁张京兆、坦腹东床王右军”“诗歌杜甫其三句、乐奏周南第一章”“天作之合”“五世其昌”“之子于归”等。
撒帖
婚期定下后,男方派专人持请贴通知,所有的亲戚以及朋友届时时来贺喜,称之为“撒帖”。
装新房
根据八字先生所写的婚单对新房进行装修,安放床位,用黑色涂料刷新大门、堂屋门、新房房门等,用红色涂料刷新门框内侧称之为“牙子”的部分
铺床、滚床
女主人安排“上头的”,其方式已从女方一样。“上头的”负责做新郎的被褥,准备一切用的“镇物”等。在婚期前一天,有大伯哥给新郎夫妇铺床,并说“今日大伯铺床、以后子孙满堂”。上头的人放好镇物后,让一至两个小男孩儿在床上打滚,为之“滚床”,以示吉祥。
请厨师
根据席的桌数(七人一桌),厨师开出菜单。由主人购买齐全备用。席的丰俭由主人决定,种类有“四大件”“三大件”“参头席”(海参打头,也称黑头席)“变样席”“粉头席”“十大碗”(也称“筒子席”)。
订花轿、鼓乐手
在婚期确定后便写帖子,订花轿和鼓乐手。帖上写明在婚期前一天下午到女方家。晚饭由女方招待,晚上乐工门吹奏喜庆音乐,营造婚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