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14个计算技巧,数学思维与计算的区别在哪
小学数学的14个计算技巧,数学思维与计算的区别在哪我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反复操练的只是第3个步骤。为什么?因为,100多年前的课堂已经是这样教数学了。那时候科技不发达,我们只能依靠手算,所以老师会花大量时间教学生如何计算。发现了吗?中小学的数学课堂距离社会的应用还要很远。毫无疑问,这些情况,孩子的算术能力确实很优秀,考试成绩也很好。但算术好,就是数学好吗?你知道什么是数学思维吗?
当你的孩子口算计数题正确率高达99%的时候,
当孩子将幂、开方等高阶运算了如指掌的时候,
当孩子的数学成绩又拿了高分的时候,
爸爸妈妈们一定十分满意:我孩子的数学真让人放心~
毫无疑问,这些情况,孩子的算术能力确实很优秀,考试成绩也很好。
但算术好,就是数学好吗?
你知道什么是数学思维吗?
发现了吗?中小学的数学课堂距离社会的应用还要很远。
我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反复操练的只是第3个步骤。为什么?因为,100多年前的课堂已经是这样教数学了。那时候科技不发达,我们只能依靠手算,所以老师会花大量时间教学生如何计算。
而如今,能力更强大的计算机已然能把人们从计算的麻烦中解放出来,也利用自己强大的算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现代生活的成人在计算上应用,或许还不如小学里的孩子多,但在小学的课堂里,却没有解放孩子。我们的课堂教学依旧沿用过往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既然计算只是解决问题一个方式,而非解决问题本身,我们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
所有的科学问题在本质上都是简单而有序的。物理学所有的定理都可以用数学公式在一张纸上表示出来,而与此同时,人类的智慧又坚持用简单的概念阐明科学的基本问题,这样做,数学就是一个基本的方法。
而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学习数学,本质是要学习数学思维,学会利用数学思维解释问题、处理问题、应用解决问题的方式。
数学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包含演绎、归纳推理、空间想象等综合逻辑能力,它可以帮助,将问题抽象概念化、并提出解决办法。所以,在数学学习中训练思维能力才是意义。
如何才能用正确的姿势学数学呢?
-
数学家艾伦·麦席森·图灵,是公认的计算机科学之父;
-
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约翰·冯·诺依曼,提出了现在仍被广泛使用的二进制思想;
-
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博士约翰·麦卡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并发明了LISP语言。
为什么这些著名数学家,都和计算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编程便是学习数学的绝佳方式,它能让数学同时兼备实用性与理论性。
孩子天生喜欢直观可感知的东西,而数学是一门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角度来研究现实世界的学科,它的特性决定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依赖于强大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是一大难题。所以,让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很有必要,而编程就能做到这点。
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一旦脱离实际运用,都是耍流氓。而孩子们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的具象化演绎,能从本质上吃透数学概念,它不再是各种公式里的ABC,而是和实际问题息息相关的关键角色。
比如,孩子在用图形化编程语言设计游戏时,需要解决游戏计分的难题,而在搞定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将不知不觉学习运用“变量”的概念。这一定是远胜于课堂学习的效果,因为学校课堂缺少变量运用的场景,孩子们会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只能靠死记硬背。
而且,编程不仅不仅帮你牢牢掌握已学的知识,还能超前学习。像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潘洛斯三角形等空间几何知识,孩子在用编程绘制各种几何图形的时候,自然就学到了~
此外,编程除了提升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以外,还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编程可以提升学习数学的必备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孩子可以通过可见的图像、工具及运行结果,琢磨其中的因果关系,并在反复实践中梳理抽象的逻辑思维,把其具象化地表现出来。
比如,在判断游戏进程是否应该触发角色的动作时时,孩子们会锻炼到是非、否则、如果判断等的逻辑运算;在判断游戏是成功还是失败,需要设置分数上限时,孩子们会锻炼到大于、等于、小于三种逻辑比较。
同时,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孩子会经历观察、思考、讨论、验证、总结、再思考等多个思维训练循环,独立思考,克服困难,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超前的数学知识、深刻清晰的数学思维,这都是编程能带给孩子的礼物,也是孩子数学能力提高的秘诀。
如果想检验是否理解数学,就编写一个程序吧!如果想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数学问题,那就来上编程课吧!
更多育儿干货、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请关注小码精灵!
现在 英语是全球化的基础语言
10年后 编程是AI时代的通用语言
学习编程
我们不是培养孩子成为程序员
而是在趣味创作中
历练孩子的数理逻辑和创造力
成为未来AI时代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