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顶嘴叛逆不听话,觉得孩子变得不听话
孩子顶嘴叛逆不听话,觉得孩子变得不听话源自几米《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她觉得妈妈根本就不爱自己,不也理解自己......说完,10岁的小姑娘居然抽泣了起来......后来睡觉的时候,老婆告诉我:小侄女心里很想妈妈,但是又不想去想妈妈。因为平时在家的时候妈妈总是骂她,总说她不如2周多的妹妹听话......
暑假的第二天,远在老家的小侄女来我家玩。
晚餐过后,看着小侄女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和老婆主动问侄女:
“是想家,想妈妈了吗?”
侄女羞涩地低下了了头:“想,但是又不想.....”
说完,10岁的小姑娘居然抽泣了起来......
后来睡觉的时候,老婆告诉我:小侄女心里很想妈妈,但是又不想去想妈妈。
因为平时在家的时候妈妈总是骂她,总说她不如2周多的妹妹听话......
她觉得妈妈根本就不爱自己,不也理解自己......
源自几米《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几天以后,侄女的妈妈带着妹妹一起过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 我看着她们团聚时开心的样子,得没什么。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感到震惊:
源自几米漫画
不知道因为什么,小侄女和她的妹妹又有了冲突。
妈妈见状立马火冒三丈,啥也没问就开骂。
不服气的小侄女立马顶了回去,妈妈更加生气了,一边一把捏住了女儿的脸,往门外拖去,一边破口大骂......
源自几米漫画
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我,惊呆了......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侄女说自己想妈妈,但是又不想去想她了。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小侄女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开朗了......
源自几米漫画
其实,像小侄女这种情况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她们虽然每天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但是和父母之间却极度缺乏沟通。
这种沟通的长期缺失,让她们和父母之间形同陌路,不被理解的她们逐渐成为了一个“心理孤儿”
源自几米漫画
所谓“心理孤儿”就是:
因为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而形成的“孤独心理”的孩子。
之所以会出现“心理孤儿”,最根本的还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够理解、不够尊重。
源自几米漫画
一、父母不理解孩子
在一次与朋友的聚餐中,我们聊到一个话题:
不被父母理解是怎么样的感受?
一个女性朋友谈了她自己的真实经历:
源自几米漫画
朋友有一个特别可爱的藤椅小花狗,这是她6岁那一年收到的人生中第一份礼物。
她视若珍宝,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帮它擦一擦,清理灰尘。
可是,六年后的某一天,妈妈把小花狗给一个3岁的小朋友玩,结果小花狗摔碎了,再也补不起来了。
源自几米漫画
一个12岁的小女生抱着破碎的小花狗哭了1个多小时。
可是,妈妈没有安慰,没有道歉,还大骂她:这么大的人了,还跟3岁的孩子置气,在孩子面前哭成这样,真不要脸......
朋友说那一瞬间他就明白了:什么叫人生而孤独,即使是最亲的人,也不能理解你......
源自几米漫画
泰戈尔曾经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
如果我们根本就不理解自己的孩子,那还叫爱自己的孩子吗?
就像朋友的妈妈一样,没有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能与孩子感同身受,如何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因此,如果爱,请一定要蹲下来,去倾听她的内心,感受她的感受。
源自几米漫画
二、父母不尊重孩子
美国联合国际教育机构曾对来自美国、日本、中国的数百名小学生,做了一次“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调查问卷。
在回收的问卷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
按照最尊敬的人依次排名,排名先后依次为:
美国:父亲、乔丹、母亲;
日本: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明治维新时期的先觉者);
中国:第10名是父亲,第11名是母亲。
都说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父母不尊重孩子,又岂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呢?
还记得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父母是否有权利私自打开孩子的包裹。
这个看似不怎么大的问题,却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都表示不同意,并大倒苦水分享了自己相似的经历。
这个话题同样揭露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父母对孩子缺乏尊重。
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曾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只是在教育孩子要尊重自己,却忽略了自己也要尊重孩子。
源自几米《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如何才能避免及挽救“心理孤儿”的问题呢?
一、与孩子的相处中借鉴”二十定律“
北京史家小学王欢校长在《请老师回答》节目中,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到了一个二十定律:
(1)父母和孩子在平常的相处中,尤其是上初中以上的孩子。
不要把他当小孩子来看待,而是要在他的年龄上加20岁,然后按加上后的年龄去看待孩子。
源自几米漫画
(2)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要有20码的距离。
意思是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但是这也要有一个限度,不能200码或者2000码。
我们还得引导孩子,毕竟他的阅历还不丰富。
这个二十定律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平等看待及尊重的,而不是被父母呼来喝去的工具。
在心理和身体上保持距离,也能让父母克制自己不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源自几米《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二、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可以是陪孩子打一场球,也可以是一起做一顿饭,或者邀请孩子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体验一下。
站在岸上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跳进水里人的感受,口头上说理解,不如进入到对方的世界。
这样才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经历了什么,面对着什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这样的互动方式还能促进亲子关系,是能打开彼此心门且又简单易行的方法。
源自几米漫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育儿无小事,我是大成爸爸,每天为你提供专业的育儿干货。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