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明承元制,明朝发行的纸币名称为“大明通行宝钞”,但在明朝中叶,纸币被白银取而代之。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诞生于中国。中国在北宋时期,1023年就出现了纸币——交子,次年官方以交子取代盐钞为准备金。元朝24年(公元1287年)纸币发展得相当成熟,成为中国的主要通货。货币的确可以看作是一种财富。不管什么样形态的货币,只不过是满足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特别的价值,不能按照其面值视为财富。真正的财富是那些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有形的实物与无形的服务(或服务能力)。对于个人、企业,甚至一个小国而言,由于其持有的货币量相对较少,一般来说都可以购买到所想要的真正财富,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财富”,但是对于大国而言,其拥有的巨额货币绝不是财富,无论它是美元还是黄金。

凭借手中紧握的黄金,美元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击败了英镑,取得了号令天下货币的权力!美元能取代英镑上位,迟早也会有失宠的那一天。这需要了解一些世界货币地位的来龙去脉。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1)

1、白银帝国让欧洲崛‬起

许多对黄金并不熟悉的投资者仅仅因为一些关于金本位的鼓吹就在市场高位盲目追高黄金——这对大众投资人是十分有害的!

把黄金捧上了天上,其关于黄金的观点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会产生负面效应。全球黄金储量只有北京3个水立方的体量。在现代社会,无论哪个国家,服下复辟金本位的药方,恐怕都会一命呜呼。

货币的确可以看作是一种财富。不管什么样形态的货币,只不过是满足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特别的价值,不能按照其面值视为财富。

真正的财富是那些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有形的实物与无形的服务(或服务能力)。

对于个人、企业,甚至一个小国而言,由于其持有的货币量相对较少,一般来说都可以购买到所想要的真正财富,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财富”,但是对于大国而言,其拥有的巨额货币绝不是财富,无论它是美元还是黄金。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诞生于中国。中国在北宋时期,1023年就出现了纸币——交子,次年官方以交子取代盐钞为准备金。元朝24年(公元1287年)纸币发展得相当成熟,成为中国的主要通货。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2)

明承元制,明朝发行的纸币名称为“大明通行宝钞”,但在明朝中叶,纸币被白银取而代之。

纸币的出现与流通有三大必要条件:首先是经济发达、商贸繁荣。金属货币固然有币值稳定等优点,但毕竟比较沉重,不适于大规模与长距离携带、运输。而纸币相对轻便、安全,在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优势十分明显。

其次是造纸与印刷技术。中国四大发明的造纸术与印刷术为纸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再次,大一统且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纸币本身并不具备价值,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得到广泛流通,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法令来保证。中国自秦始皇起就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帝国,中央政府的法令为纸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提供了法律保证。

中国能在一千年前就用纸币,而欧洲却不得不继续使用沉重的贵金属货币,从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纸币之于贵金属货币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也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但古代中国在货币制度上的优势不仅未能保持,反而随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国际贸易而丧失殆尽。

古代东西方的贸易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另两条海上的,一是葡萄牙人绕过非洲的好望角,横跨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来到大明帝国的东南沿海,另一条源于哥伦布与麦哲伦的贡献,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穿越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及大明帝国的沿海,相对于陆上的丝绸之路,就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贸易几乎是单向的,在这30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5.1万~7.3万吨,中国成为了白银帝国。

欧洲文艺复兴之前,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香料、茶叶在欧洲十分畅销,而西方科技比较落后,生产的产品相对比较粗糙,无法销往中国。欧洲大量的货币(主要是白银和黄金)就流入了中国。欧洲产金不多,白银主要产于德国。日本国内有取之不尽的黄金。国王用黄金盖成了宫殿,在宫中用4厘米厚的金砖铺起了道路以及房间的地板,甚至用金子做窗户框。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3)

朱元璋早在建立明朝以前,就开始铸行“大中通宝”铜钱。洪武建元后,又颁行“洪武通宝”铜钱。但是,明初铜源十分紧张,于是朱元璋决定发行纸币。在明朝初期实际上是“钱钞兼行”,即铜钱与纸币同时流通,民间禁用金银。

但不断增发的纸钞,使纸币信用丧失;在对外贸易中不断收入白银,相对于滥发无度的纸钞,不能随意增长的白银其币值更加稳定,受到广泛的欢迎。后来逐步被官方认可,最终完全取代了纸币的地位,标志性事件是“一条鞭法”的颁布。

“一条鞭法”不是关于货币的法令,而是将大部分田赋、徭役和其他杂税折成银两缴纳,它是白银在明朝完成货币化的标志,也代表以中央政府信用为基础的纸币制度完败于银本位制。“一条鞭法”之后,明清两朝执行的都是银本位制,这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之后数百年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4)

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民间保有量很高的“袁大头”银元就是银本位在中国的具体货币形式。

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孙中山头像”银元。2年后币制改革,废止了在中国历史上长达355年的银本位。

在银本位建立的过程中,中国得到一堆饥不能食、寒不能衣的白银,如果它不用于工业或者装饰等实际用途,其货币职能完全可以由其他更加廉价、高效的货币工具所替代,但中国为了获得其货币职能,付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巨量实物财富,导致中国衰落了,而获得巨量实物财富流入的欧洲却崛起了。

银本位制下明朝丧失了货币调控手段,不能通过增加货币供给的方法弥补财政赤字,以及刺激经济发展。

只有适当的货币供应量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货币供给太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扭曲物价,从而损害经济的发展;货币供给太少,就会导致通货紧缩,百业萧条。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5)

2、金本位奠定了英国的金融霸主

经典物理学中三大定律并独立发明微积分的牛顿(1643~1727年),不仅是一位物理学家,一位数学家,还是一位货币专家!

1696年3月19日起,在货币领域工作长达30年,担任英国皇家造币局局长。他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就把造币工作搞得焕然一新,理清账目、提高铸币产量、质量,打击货币犯罪。

1717年9月21日,牛顿在其货币报告中,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至此英国进入了事实上的金本位制。

英国首先注意到了黄金和白银的产量都在不断增加,但是白银产量的增加速度比黄金更为迅猛。如果白银持续快速增长,而黄金的增长相对较慢,那么白银将相对黄金贬值,即银价会下跌,而金价相对银价会上涨。英国人不断把越来越便宜的白银运到欧洲其他国家,按照固定比价换回黄金,进行金银套购,获取了大量黄金。

如果从1717年牛顿确定黄金价格算起,到1816年英国从法律上确定金本位制,再到后来1815~1914年“英国霸权”100多年的历史,金本位制在英国事实上存在了200多年。

1705年4月,英国女王安娜授予他贵族称号,牛顿为金本位制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与其在自然科学上的贡献一起被后人永远铭记。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6)

当时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制,欧洲普遍实行的是金银复本位制,而英国已经建立了金本位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形成了欧洲对中国套利,英国对欧洲其他国家套利的局面。

一方面是英国的白银流入欧洲其他国家,欧洲的白银流入中国;另一面是中国的黄金流入欧洲,而欧洲的黄金流入英国。由于后来白银的产量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先于黄金退出货币领域,中国因此蒙受了巨额的损失,而英国却因此富甲天下。这些流入英国的黄金在英国沉淀下来,形成了巨额黄金储备,由此奠定了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如果说金本位建立之前的白银外流、黄金内流对于英国来说是无意识的和痛苦的,那么建立金本位之后的白银外流与黄金内流则是制度性的、有意的,并且充满了获得财富的快乐。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7)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格雷欣爵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顾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劣币会驱逐良币,良币退出流通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中国建立银本位制和欧洲建立金本位制的过程正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表现。

从表面上看,英国欧洲霸主的地位,是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所获得的。战争是财富的绞肉机,拼的是战争双方的综合国力,自然也包括双方军费供给的较量。因此,当时的欧洲有一句名言: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往往拥有最后的一块金币。

英法之间的战争早在1689年起就开始了,一直到1815年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时间跨度长达100多年。在1694年,当时伦敦商人以股份制的形式,8%的利器贷给国王一笔钱,这就促使了英格兰银行的诞生。

严格的法制化银行信用体系,使得源源不断的民间资金流入到英格兰银行,资助英国政府进行战争,而一次次胜利又给这些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英国凭借工业革命与金本位制等金融体制上的双重优势,最终仍将战胜法国,坐上了欧洲霸主的宝座。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8)

3、英国获得巨大的遗产

1850年,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使全球黄金供应突然大幅增加,从而使得黄金作为单一本位货币满足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可能。到了1880年,各主要工业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

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区域使用黄金货币,殖民地则使用宗主国银行发行的钞票作为准备金。宗主国的货币就随着其殖民扩张而扩张了。当英镑成为了世界货币时,它就具有了无穷的魔力。

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英国所占份额最大,是近代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国。到1914年面积达3 350万平方公里,人口3.94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4),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的137倍和人口的8倍多,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而英镑伴随着米字旗在全世界高高飘扬,扩张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当时的全球通行证——世界货币。

要获得这些英镑,必然付出代价,可能是用某些实物通过贸易来交换,或者付出劳动来“赚取英镑”。

而对于英国来说,英镑不过是在一些特制的纸片上印上英国女王的头像而已。英国用这些印着女王头像的纸片,可以在全世界购买所它所需要的一切,相对于所获得的巨额财富而言,制造这些英镑的成本实在是廉价得可以忽略不计。用这些纸片所换来的一切,就是英国人利用世界货币的特权,向全世界所收取的铸币税。

当英镑成为世界货币,英格兰银行就成了世界央行。世界货币有着对全球货币的调控权。当经济发生不利波动时,一国政府往往会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从而使经济朝预期方向发展。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9)

世界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当前的世界货币是美元,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绝大部分采用美元。在中国的国民经济构成中,出口是三驾马车之一,其分量可想而知。

而英国通过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不仅在全球攫取了巨额利益,使其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而且英镑还延缓了大英帝国霸权的衰落。

直到今天,英国仍然受益于英镑当年的世界货币地位。在欧洲,英国在土地、人口、科技等方面不如德、法两国。英国除石油之外,则会是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

伦敦金融城是伦敦市的城中之城,面积仅约2.6平方公里,但却是英国的经济中心。在这里围绕着英格兰银行,有100多家英国本国银行和520多家外国银行。全球外汇交易的1/3在这里交易,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心之一。

伦敦还是全球最大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伦敦黄金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黄金市场,黄金交易量曾达到世界黄金交易总量的80%,直到今天仍然牢牢掌握着黄金的定价权。除此之外,伦敦在全球保险市场也占有重要地位。英镑曾经的世界货币地位遗留给英国巨大的遗产。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10)

4、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上位

大约在1893年,美国的实际经济就已经超过了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强国。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大陆一片战火。这次战争持续了整整四年,全球有30多个国家参战,15亿人卷入战争,大约有6 500万人参战,1 000万人丧生。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取最大利益。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签署了一份为期20年的《凡尔赛和约》休战书,为希特勒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美国在战争中向交战方大量出口物资,大发战争横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实力受到很大削弱,全球1/3的黄金流入美国,美元成为硬通货,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实力最强的金融中心。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对物资的快速消耗,导致交战各国大量在美国购买战争物资,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2/3的黄金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到1948年时,美国官方黄金储备高达21 682吨,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的7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再次成为一片废墟,英国已经极度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富有而且强大的美国势必要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这种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更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综合较量,也是美元与英镑在货币领域的一次生死角力。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11)

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其核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坚持黄金原则,即“谁拥有黄金,谁来制定规则”,目的是由美国来主导,建立以黄金储备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经过20天的激烈争论,最终达成了史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时还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WTO)。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联储承诺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由于固定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美元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当做黄金来使用。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12)

5、美元与黄金脱钩

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它们以美元为储备发行自己的本国货币,大量的货币需求使得美元被大量输出到欧洲和日本。

客观地讲,战后美元的大量输出,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则获取了巨额的铸币税。对于美国来说,只要源源不断地印刷美元就可以从世界各地“买”回巨额实物财富。

美元贬值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纷纷抛出美元买入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当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

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作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战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次爆发。美国政府要求英国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在与黄金总库成员国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按供求关系自由浮动,但各国中央银行之间仍维持35美元/盎司的官价,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

黄金双价制是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给布雷顿森林体系打的第一个大补丁。1970年,IMF发行了最早的特别提款权,摆脱黄金对美元的束缚,但真正的主角,还得是美元。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不再向任何国家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自此名存实亡。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13)

6、欠美国的钱敢赖账?

欠别人的钱敢赖账,欠美国的钱也敢赖账了!

如今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已‬有‬50天。美国财政部已宣布禁止俄罗斯央行使用美国金融账号进行交易。自去年以来俄罗斯就不断地抛售美债,迄今俄罗斯手中的美债只剩下30亿美元左右,相比俄罗斯6400亿美元的总外汇资产而言微不足道。

俄罗斯手中有足够的卢布,如果债权方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钱,那么俄罗斯可以以卢布来结算债务。这已暗示了俄罗斯下一步可能以此作为对西方的反击手段。

普京的行动堪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白了,若西方不同意,那俄罗斯的理由也很充分,不是俄罗斯不偿债,而是西方无法让俄罗斯还债,这不是俄罗斯的问题,正好可以不还了!

无论是哪个国家,都离不开石油、钢铁和社会所需要的劳务(例如交通运输),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

大国所追求的,从来都只是真正的财富,而不是任何形式的货币。大国非常擅长于玩“财富游戏”。就是大国自己印刷“虚拟财富”(本国货币),然后拿这些“虚拟财富”去交换别国的真正实物财富。美国是玩“财富游戏”的顶尖高手,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也是头号资源消耗大国。

如果把美元比作“白条”,把美国看作一个整体,当美国人在全球采购时,实际上并没有付钱,只是打了一个“美元白条”。当债权人发现“白条”在贬值时,就会一起要求兑现,那么美元必然回流美国,给美国经济造成很大的麻烦。

因此,游离于美国本土之外的美元,如果数量足够大,必然威胁美国的经济安全。从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必须进行化解。与其被动地等待“美元白条”回流,不如主动地消灭它。近期美联储又大喊加息,美国就‬是金融危机的“播种者”。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上位(14)

俄乌冲突,美国忙着赚军火钱,和俄罗斯在欧洲抢‬天然气的份额,不惜阻止“北溪二号“输送到欧洲廉价的天然气。与此同时,印度从俄罗斯进口打折‬石油,绕‬开‬了美元,美‬元‬也就失去了世界货币的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