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和潘金莲相遇是第几集:西门庆对潘金莲的轻视
西门庆和潘金莲相遇是第几集:西门庆对潘金莲的轻视“催花阵阵玉楼风,楼上人难睡。有了人儿一个,在眼前心里。”因此,她才会在西门庆另觅新欢时,寝食难安,神思不定地去占鬼卦。从她情感的萌芽到情欲的消亡,一直挣扎在半梦半醒之间。她有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和才情,但是却生于污泥之间。西门府对潘金莲来说就是一座孤岛,看似人声鼎沸,却无人可求救。她一生被辜负得太多。在前面几篇我们从头梳理了前七章的内容,包括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婚姻,她对武松的情感,还有是如何一步一步掉入王婆“挨光”的圈套,从而鸩杀武大郎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这时,潘金莲还是一心祈盼得到西门庆怜爱的小女人。她所求不过一点爱,是一位能与之匹配,旗鼓相当的情郎。
文丨花欲燃吖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我们看。”而对于《金瓶梅》此书,无异于是把人性中最可贵、最纯粹的部分,敲破了,打碎了,和了血肉再重新捏塑出一个个新的人物出来。
他们骨肉完整,却破碎不堪,求而不得,终不圆满。
潘金莲这个人物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感。
从她情感的萌芽到情欲的消亡,一直挣扎在半梦半醒之间。她有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和才情,但是却生于污泥之间。西门府对潘金莲来说就是一座孤岛,看似人声鼎沸,却无人可求救。
她一生被辜负得太多。
在前面几篇我们从头梳理了前七章的内容,包括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婚姻,她对武松的情感,还有是如何一步一步掉入王婆“挨光”的圈套,从而鸩杀武大郎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这时,潘金莲还是一心祈盼得到西门庆怜爱的小女人。她所求不过一点爱,是一位能与之匹配,旗鼓相当的情郎。
因此,她才会在西门庆另觅新欢时,寝食难安,神思不定地去占鬼卦。
“催花阵阵玉楼风,楼上人难睡。有了人儿一个,在眼前心里。”
在八回的开篇写下这么一首词,交代了西门庆迎娶了孟玉楼之后,潘金莲的精神状态。
潘金莲鸩杀武大郎后,她和西门庆便没有了任何阻碍,可以无所顾忌地厮守。可此时,西门庆也只是将她当成勾栏瓦舍里的人一般,可以寻欢,却从未生出其他念头。说她是暗娼,可她不图财,西门庆也不消费。在潘金莲身上最大的投入便是西门庆打点王婆的些许银子。
说她是外宅,西门庆却不肯给她名分,也没有此心。既不置办房产,也不敢对外声张。甚至,西门庆对潘金莲只有色相的占有,连情爱都涉及不到。
西门庆迎娶孟玉楼在家,燕尔新婚,如胶似漆。新婚未过,再添一喜。六月十二日,陈经济迎娶西门大姐过门。娶妻嫁女儿,西门庆忙了一个多月,完全忘记了潘金莲的存在。
他对潘金莲的轻视,从一个细节可见端倪。
潘金莲每天倚门远望,都不见西门庆的踪迹。便委托王婆去西门府门口寻人。门首小厮听说是潘金莲差人过来,连理都不理。可见,西门庆并没有交代门首,而潘金莲也穷酸到没有银两贿赂小厮。
那我们再来看潘金莲是如何对待西门庆的。
她日夜思念情郎,把西门庆放在心尖上去渴盼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就是一个热恋时期女子的最自然的状态,也是潘金莲前半生感情中最纯粹的一面。在后面的几十个章回中,都很难再见潘金莲对一个男人这般的用心良苦。
1、潘金莲先是求王婆去见西门庆一面,随后紧接着又派出了迎儿去西门府门口晃。但是,这二人都无功而返。
无利不起早的王婆,没见到好处,自然不尽力。迎儿年岁小,胆子也小,在西门府门口徘徊了几步,就回来了。
2、打鬼卦。
所谓鬼卦就是古代女子闺房的一种封建迷信。流行于宋末元初。男女之间没有太多的通信工具,只能口头约定一个约会日期,或者男方干脆画个大饼说我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来看你。
因为这种相见的不确定性,女孩思念情郎的时候,就会在闺房中占相思卦。女子的卦没有龟壳铜钱之类的,就用自己脚上的绣花鞋,往天上一扔,口中念念有词。祷告词也没有固定的格式,随心所欲。大多数都是你爱我,不爱我,你什么时候来,你来不来之类的。
由于女子属阴,女子闺房又是阴气最重的地方,相思卦就又称鬼卦。
这种神神秘秘的闺房仪式恰好证明了潘金莲对西门庆的感情。
3、蒸肉角
潘金莲在家里做了一锅肉角,仔细数来共三十个。她眼巴巴地等着西门庆上门,能吃上一口热乎的。这锅肉角是一个女人的礼轻情意重的真心。如果,很难理解的话,那么代入一下现代的角色。很多女孩在谈恋爱的时候,都给男友织过围脖,“为难自己”做过一些不曾做过的手工艺品。
这些行为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个人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取悦你。
4、写情诗
潘金莲在门口等待玳安路过,听说了西门庆娶新人后,心里是很失落的。
“常言道容易得来容易舍。兴,过也;缘,分也。”
潘金莲感慨了一回,又听闻西门庆即将过生日,嘱咐玳安捎了一封信回去,并说自己给西门庆做了一双鞋。
词曰:
将奴这知心话,付花笺寄与他。想当初结下青丝发,门儿倚遍帘儿下,受了些没打弄得耽惊怕。你今果是负了奴心,不来还我香罗帕。
但是,这封情书没有打动西门庆。潘金莲在家长等短等,七月将近,西门庆还抽空去了勾栏眠花宿柳,仍旧没理会潘金莲。
事已至此,西门庆仅仅只把潘金莲当成了露水情缘,偏偏潘金莲动了心。
在后文中,潘金莲给西门庆做寿送了一根并头莲的簪子,上面也写着五言四句诗:
奴有并头莲,赠与君关髻。凡事同头上,切勿轻相弃。
5、斥巨资
潘金莲穷,人尽皆知。
王婆办事非钱而不行。潘金莲左思右想,干脆拿了根金头银簪子求助王婆将西门庆找回来。以金莲的姿色再傍一个财主也不是不行。可潘金莲只守着西门庆。
事情做到这个份上,王婆终于在勾栏的路上将宿醉的西门庆请到了潘金莲的家中。这一见面,潘金莲其实心中清醒了大半。
自己从前送给西门庆的簪子,人家没瞧上,半路不知道扔哪了。现在头上戴的是“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的簪子,新人换旧人,不胜唏嘘。其二,在《金瓶梅》中也有一处撕扇子的关键情节。西门庆手中拿着一把红骨细洒金、金钉绞川扇儿。扇子上都是牙咬的碎眼儿。潘金莲久惯风月中事,一时醋劲上来,就将那扇子撕得稀碎。
旧情人再见,加上潘金莲使出浑身解数,西门庆也乐得沉醉温柔乡。
西门庆还是不娶她。
直到......武松送家书告知自己八月归家,问及哥哥是否康健,家中一切可好。王婆、西门庆、潘金莲这三个人顿时慌了手脚。衔接上文我们剖析的西门庆性格,他此时还不算是清河县的霸主,胆子很小。西门庆听后“分门八块顶梁骨,倾下半桶冰雪来”,急得连连和王婆商议如何是好。
王婆让西门庆一不做二不休,八月初六将潘金莲娶回家,生米煮成熟饭。
西门庆赶鸭子上架不得不从。
王婆虽然是建议,却并没有给西门庆留后路。
如果西门庆不娶潘金莲,就说明他要背叛这个小团伙。一旦武松归来,东窗事发,以王婆的心性,西门庆明白自己难逃一死。如果偷娶了潘金莲,就默认了三个人是一体的,王婆在前方粉饰太平,三个人彼此掣肘,互保安宁。
所以,人生往往也是这样,看似有选择,实际别无选择。就在每一个这样令人绝望的瞬间,潘金莲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在笑笑生构筑的这个世界里,谈爱的,要么疯魔,要么灭亡。前者是潘金莲,后者是李瓶儿。一个只要爱的女人,越纯粹,下场越凄惨,这才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