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唯美情感句子:比如牛尿和芒果叶
蒲公英唯美情感句子:比如牛尿和芒果叶Tutankhamun KV 62墓中的壁画,公元前1334-1325年(图3)古埃及人已经掌握了将铅和锑矿石结合起来的方法,制成更接近于黄金的黄色,这种黄色化合物是锑酸铅(Pb3(SbO4)2)。古埃及人在墓碑画中广泛使用黄色,(图3)因为他们认为黄色代表黄金,黄金被认为是不朽、永恒的和坚不可摧的象征。赭石颜料在古代的地中海地区,是最常用的天然矿物质颜料,古罗马人在绘画中使用黄赭色来代表金色和肤色,也经常应用在壁画的背景色中(图2)。庞贝城壁画,公元1世纪(图2)但是赭黄色更接近木头的黄褐色,远不及黄金和花朵的黄色那么明媚动人,于是产生了由锡、锑、铅合成化合物制成的更为艳丽的黄色。
文 WYR
上期我们谈到了人类应用的第一批颜料中的红色,除了红色,黄色也是艺术史上最古老的颜色之一,本期将向您娓娓道来黄色颜料的重口味发展史。
旧石器时代“艺术家们”经常使用的主要颜色还有黄色。这种黄色也是一种天然色素,来自黄赭石,因含有水合氧化铁(Fe2O3·xH2O,x为结晶水个数)而呈现黄色(图1)。
拉斯科(Lascaux)岩画,公元前15 000-17 000年(图1)
赭石颜料在古代的地中海地区,是最常用的天然矿物质颜料,古罗马人在绘画中使用黄赭色来代表金色和肤色,也经常应用在壁画的背景色中(图2)。
庞贝城壁画,公元1世纪(图2)
但是赭黄色更接近木头的黄褐色,远不及黄金和花朵的黄色那么明媚动人,于是产生了由锡、锑、铅合成化合物制成的更为艳丽的黄色。
古埃及人已经掌握了将铅和锑矿石结合起来的方法,制成更接近于黄金的黄色,这种黄色化合物是锑酸铅(Pb3(SbO4)2)。古埃及人在墓碑画中广泛使用黄色,(图3)因为他们认为黄色代表黄金,黄金被认为是不朽、永恒的和坚不可摧的象征。
Tutankhamun KV 62墓中的壁画,公元前1334-1325年(图3)
13世纪,制作水晶玻璃的副产品——铅锡黄(Pb 2 SnO 4)的出现,在油画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那些著名画家使用它的频率很高,又被称为“古代大师的黄色”。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拉斐尔、提香等大师广泛使用(图4);在巴洛克时期,被维米尔、伦勃朗等大师频繁使用(图5、6)。但作为一种含铅的颜料,如果摄入、吸入或接触,都会带来中毒的危险。
Ti tian,Bacchus and Ariadne ,1522–1523(图4),来源:wikipedia
Johannes Vermeer The Milkmaid,1657-58(图5),来源:wikipedia
Rembrandt Belshazzar's Feast 1635(图6) 来源:wikipedia
十八世纪初,铅锡黄几乎完全被那不勒斯黄(Pb2Sb2O7)取代。之所以命名“那不勒斯黄”是由于人们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发现了一种天然淡黄色矿物:水锑铅矿(bindheimite),它正是古埃及人合成的锑酸铅黄颜料的主要成分(图7)。
但是这种天然矿物并没有被作为颜料使用,当时意大利人制作那不勒斯黄的方法是通过加热铅、锑、酒糟和盐的混合物。由于含重金属铅和锑,这种颜料带有很强的毒性。今天我们仍可以购买到那不勒斯黄,但是用安全的颜料(如镉红、镉黄、锌白)混合调制而成,不含毒性。
古罗马壁画,公元前1世纪(图7),来源:wikipedia
1797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L.N.Vauquelin)在赤铅矿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铬”(Cr)。铬酸铅(PbCrO₄)在自然状态下以赤铅矿的形态存在,当它在实验室被人工重组时则会变成亮黄色。在印象派、点彩派、野兽派等等艺术家的作品之中,我们可以看出铬对19世纪艺术蓬勃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图8)。
Vincent van Gogh 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1889(图8),来源:colourlex
新颜料的诞生仿佛带来了一束阳光,点彩派画家修拉(Georges Seurat)说,阳光本身带有的就是一种金橘质感的黄色(图9)。
乔治·修拉,格拉沃利讷的海景,1890年(图9),来源:colourlex
使铬黄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一是颜色的稳定性不佳,容易变得灰暗;二是因主要成分为有毒的铬酸铅(PbCrO₄)。这也可能是导致酷爱用铬黄的梵高,精神状态每况愈下的原因之一(图10)。
Vincent van Gogh,Sunflowers,1888(图10)
还有一种比那不勒斯黄和铅锡黄更夺目的黄色——雌黄(As2S3),是一种深橙黄色硫化砷矿物,有剧毒。雌黄一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公元前三世纪),可作中药药用。雌黄还是一种从亚细亚出口到欧洲的颜料,色调华丽却价格昂贵。在19世纪早期,欧洲也从中国进口雌黄,因此它在英国一度被称为“中国黄”(图11)。
View of the Bay of Marseille with the Village of Saint-Henri,1883(图11)
无论是东西方,雌黄都曾长期被用于绘画(图12),在5至8世纪的中亚壁画中也曾发现使用雌黄的痕迹(图13)。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512-1513(图12),来源:colourlex
北魏敦煌壁画,约公元5世纪(图13),来源:百度百科
雌黄在我国还有另一种用途:做涂改液。当时人们用黄色的纸写字,如果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覆盖,“信口雌黄”这一成语由此而来(图14)。
唐人书陆机辩亡论,约公元7-9世纪(图14),来源 :国家图书馆
到了中世纪,雌黄的毒性已远近闻名。意大利艺术家切里尼(Cennino Cennini)在他14世纪晚期写的手册《Il libro ' dell arte》中提到雌黄有毒性,并建议画家切勿将其沾染上嘴唇。
常与雌黄同时出现的雄黄(AsS),经氧化可以变化为雌黄。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主要原料就是雄黄。因含有毒性很早被人熟知,在古希腊和我国古代的医药、畜牧业也有丰富的应用史。在中亚早期被用作颜料使用(图15)。
不丹唐卡手持金刚像,16-17世纪(图15),来源:colourlex
在殖民主义时代,欧洲帝国通过殖民的渠道来获取一种华美明艳又无毒无害的黄色颜料。17世纪的荷兰绘画开始出现一种来自殖民地大陆的“印度黄”颜料(图16)。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Teignmouth,1812(图16),来源:colourlex
由贸易船运来的颜料呈黄绿色球状,散发着辛辣尿味的脏污表面下有着鲜艳又干净的内芯(图17)。对于它的成分,坊间有许多新奇的猜测;一些人说,颜料的主要成分是蛇或骆驼的尿液,另一些人则说,它是由食用姜黄的动物的尿液制成的。
哈佛大学萨克勒博物馆印度黄藏品 (图17),来源:meidium.com
19世纪晚期,印度当地官员通过调查发现:有一群畜牧主只用芒果叶来喂养牛,并在牛的尿液中提取印度黄色素。这种色素有着复杂的化学成分,它包含了一种由芒果叶经生物肾脏代谢后产生的含盐化合物(图18)。
印度北部的拉格玛拉拉杰普特绘画,1700(图18),来源:colourlex
据说这些牛没有任何其他的营养来源,所以健康状况很差(芒果叶可能有轻度毒性)。在印度,由于对牛的照料不周是一种渎神行为,所以自19世纪90年代起,法律明文禁止了“印度黄”的生产。
1817年德国化学家斯特罗梅耶(Friedrich Stromeyer)在炼锌时的副产品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金属元素,命名为“镉”(Cd)。两年后,在对这种元素进行化学实验中,他又发现这种元素可以与硫结合,生成一种尤为鲜艳的镉黄(CdS)。
到19世纪中叶,炼锌规模的扩大增加了镉的生产,于是这些材料以镉黄颜料的形式出售给艺术家(图19、20)。
蒙德里安,Broadway Boogie Woogie,1942-1943年(图19),来源:colourlex
克劳德·莫奈,睡莲,1916年后(图20),来源:colourlex
直至今日,镉黄仍作为优秀的着色剂,应用在艺术、化工等多种领域中。
19世纪兴起的纺织品工业染料之一“苯胺黄”进入了商业销售市场,在现代涂料、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图21)。
苯胺黄染织连衣裙,1827年(图21),来源:museumtextiles.com
与那不勒斯黄、雌黄和印度黄的时代相比,近代工业化制造出的颜料所装饰的世界似乎显得乏味无趣,仿佛成本的下降是以浪漫的牺牲换取的。但艺术家们对新奇的渴望和对传统的依恋同样强烈,从没放弃过寻找新的材料,也热切欢迎科学的助力。正因如此,艺术与科学、工业与设计的结合永远散发着活力。
Reference: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edouard-manet-music-in-the-tuileries-gardens
https://colourlex.com/project/raphael-sistine-madonna/
https://blogs.ucl.ac.uk/researchers-in-museums/tag/pigments/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548518
https://heritagesciencejournal-springeropen-com
ABOUT.
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机构,以“跨界促生变革”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家科学艺术家们的研究与创新平台,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间的高度交叉融合。中心集创作与传播为一体,推动科学知识的大众普及。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info@as-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