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日课图,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日课图,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32岁时和几个朋友加入了倭仁的这个小社团,留下了一批很有意思的日记,诸如看见谁娶小妾艳羡不已,做梦捡钱,跟人吵架、吹牛,等等各种毛病,各种自我批判。
这期间有一件关系他身心成长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他给自己制定了“日课十二条”。
他在当年十二月的一次日记中这样写道:自从十月初立志自新以来,两个多月了,也没有长进,反而有点疲沓了。我怎么能这么自甘堕落呢? 不行,我得给自己立个课程,每天坚持照着办。争取新换为人,勿为禽兽。
第一条是敬。敬业的敬。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概念,有几层意思:一是庄重,要整齐严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二是谨慎,要无时不惧;三是专注,没事时心放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专心致志。
第二条是静坐。每日都要抽出半个时辰静坐,这是宋儒跟佛教学的修身方法。
第三条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不赖床。
第四条读书不二。一本书没看完,绝不看其他书。每天至少要看十页书。
第五条是读史。就是读他当年在金陵买的二十三史,每天坚持读十页。
第六条是谨言。不能随便说话,信口开河,得刻刻留心,这是修养的第一位功夫。
第七条是养气。一是平时要注意气沉丹田;二是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不做愧心事,理直才气壮。
第八条是保身。在这个课程前几天,刚收到他父亲的信,嘱咐他要“节劳、节欲、节饮食”,要时时当作养病,保养好身体健康。
第九条是日知其所亡。每天要写读书笔记。《出自论语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翻译:“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的,每月不忘记以前所已学会的,可以说是好学了。”》
第十条是月无忘其所能。每个月都要做诗几首,来检验自己是不是学到新东西了,肚子里的货是不是足够多。
第十一条是作字。就是练习书法,每天拿出半小时练习书法。
第十二条夜不出门。减少应酬,少干坏事。夜里出去,一不留神,就容易干“坏事”。
在这封家书的最后,32岁的曾国藩还讲了一段话,勉励他的几个弟弟: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家书寄诸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