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每日十二课: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的每日十二课: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第三条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不赖床。说到静坐,其实和现在流行的禅修以及内观瑜伽之类就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人若能每天给自己一些静心思考的时间,往往能反思到很多事情,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都可以包含在内。这和很多人坚持写反思日记也是同样的道理。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一定是有其积极意义存在的。这个课程的第一条是敬。 敬业的敬。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概念,有几层意思:一是庄重,要整齐严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二是谨慎,要无时不惧;三是专注,没事时心放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专心致志。我们今天也常说爱岗敬业,其实可以对比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些,是否每天保持饱满的状态,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专注认真。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条,那么至少对工作是尽了职责了。第二条是静坐。每日都要抽出半个时辰静坐,这是宋儒跟佛教学的修身方法。
今天是2021年3月11日,星期四,天气很好,上午还看到了远山与天相接的蓝天白云,美得醉人心脾。
今天在看谷园老师的《拙诚》一书时,看到曾国藩的一段经历很有意思,也很有借鉴意义。这是他个人学习成长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的很多思想和方法至今对我们来说也十分适用。
曾国藩28岁考上进士,在京城翰林院做翰林,为了提高自身的学问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在32岁的时候,经恩师唐鉴推荐,加入了一个叫做“正学会”的社团,按照程朱理学的理念克己修身,和一帮良师益友一起互相反省,提升自己。从中也可看到,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是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和一群良师益友的。
在此期间,他觉得自己长进不大,且有些疲沓,觉得不能自甘堕落,于是给自己定了一个“日课十二条”,督促自己每天按照要求执行,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
这个课程的第一条是敬。 敬业的敬。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概念,有几层意思:一是庄重,要整齐严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二是谨慎,要无时不惧;三是专注,没事时心放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专心致志。
我们今天也常说爱岗敬业,其实可以对比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些,是否每天保持饱满的状态,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专注认真。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条,那么至少对工作是尽了职责了。
第二条是静坐。每日都要抽出半个时辰静坐,这是宋儒跟佛教学的修身方法。
说到静坐,其实和现在流行的禅修以及内观瑜伽之类就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人若能每天给自己一些静心思考的时间,往往能反思到很多事情,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都可以包含在内。这和很多人坚持写反思日记也是同样的道理。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一定是有其积极意义存在的。
第三条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不赖床。
对比一下自己,这一条是做的最差的,但是身边不乏有很多优秀的朋友,他们坚持早起锻炼身体,读书学习等,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
第四条是读书不二。一本书没看完,决不看其他书。每天至少要看十页书。
把一本书读完,再去翻阅下一本书,我也认识这样的朋友,他们会很执着,把认定的事情做好,坚持做完,而不是轻易改变。虽然说现在的社会节奏比较快,也有些书没必要从头到尾翻阅完毕,但是这种做学问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对照一下自己,这方面就做的不太好,很多书都是看了一部分,以后要尽量让自己读书不二。
第五条是读史。曾国藩是一个爱书之人,当年从京城科考返回老家,将自己所借的一百金,在金陵买了一套二十三史。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坚持读十页,得对得起他父亲对他的支持,毕竟一百金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他的父亲并没有责备他,而是说,只要他把书好好读读也就安心了。他父亲还帮他还了买书的钱。
他的老师唐鉴也告诉他,经世济人的学问都在史书里,古人为政治国,实行的典章制度,成败的经验教训,在史书里也都具备了,所以要下功夫研读史书。我们一般人对历史的了解都不是很多,但这可以作为我们读书的一个方向,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知道要到哪里去。
第六条是谨言。不能随便说话、信口开河,得刻刻留心,这是修养的第一位功夫。
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怎么说话,这是很大的一门学问。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谨言慎行是没错的,避免“无心之过”就伤了人,也避免“祸从口出”。
第七条是养气。一是平时要注意气沉丹田;二是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不做愧心事,理直才气壮。这一点其实也是身心的双重修炼,曾国藩一身正气,为人正直,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八条是保身。在立这个课程前几天,曾国藩刚收到他父亲的信,嘱咐他要“节劳、节欲、节饮食”,要时时当作养病,保养好身体健康。所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第九条是日知所亡。每天要写读书笔记,和前面的每天要读书以及他后半生每天坚持用楷书一笔一画写日记也有所关联。正是不断的输入和输出,才让他积累深厚,在创建自己的湘军王国的过程中,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若能有自己的思考,坚持做读书笔记,想必也一定能够有所小成。
第十条是月无忘所能。每个月都要作诗文数首,来检验自己是不是学到新东西了,肚子里的货是不是足够多。这一点让我想到,在学习的过程中,输出能够倒逼着一个人输入,同时也能检测输入的效果,所以若是缺少学习动力了,不妨给自己规定一些写啊、讲啊、考试等任务,有可能学习效率和动力都有了呢。
第十一条是作字。就是练书法,每天都要拿出半个时辰练书法。可能我们现在总觉得一天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做那么多事情啊,只是工作生活都要忙死了,每天像陀螺一样连轴转,躺在床上就只想休息。不过刻意给自己留出一些学习、修身的时间还是很必要的,否则长期下去,真的好像失去了生活的品质和意义一般。
第十二条是夜不出门。减少应酬,少干坏事。这个就不多说了,一个陪伴孩子和家人的人,一般也会刻意去做到这一点的,但是特殊情况,我们就不多探讨了。
这就是曾国藩给自己定下的“日课十二条”,也是影响他一生成长的标志性事件。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但是他的这些日课至今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能够对照着自身,去做很多的事情,或许也可以让我们多了一个榜样,去模仿学习甚至超越,这也便是圣人、哲人存在的重要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