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时间安排:借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时间安排:借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曾国藩一度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的精神导师,其中他的日课十二条更是成为修 身秘籍,被无数后人称为修 身养性的法门。28岁时实现了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书生变蛟龙”的理想,跻身于翰林院从而拿到了传统社会的敲门砖,打破了曾氏家族几百年“寒籍”的历史。但30岁以后的他,却脱胎换骨,躬身入局,成为晚清一代名臣,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他给自己定的【十二条日课】。日课十二条曾国藩是一个普通人,家境也是很普通的。

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

他是谁呢?

想必爱阅读的大家也都猜出来了.....

曾国藩在年轻时,用现在的互联网语言来说,就是一个废柴,不务正业。也曾屡次想改变,却又恶习难改,连自己都厌恶自己。

但30岁以后的他,却脱胎换骨,躬身入局,成为晚清一代名臣,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他给自己定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时间安排:借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1)

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是一个普通人,家境也是很普通的。

28岁时实现了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书生变蛟龙”的理想,跻身于翰林院从而拿到了传统社会的敲门砖,打破了曾氏家族几百年“寒籍”的历史。

曾国藩一度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的精神导师,其中他的日课十二条更是成为修 身秘籍,被无数后人称为修 身养性的法门。

然而这个日课十二条也是有来历的。

一、老父亲的“保身三要”换得浪子回头

作为曾国藩每日bi须修 炼的“日课”,它的产生和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其实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有很多恶习,每天无所事事,经常和一些狐 朋 狗 友鬼混在一起,一直等到曾国藩的父亲的一句忠告,才给他敲响了警钟。

在一本叫做《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的书中,描述到曾国藩年少轻狂,也曾经是一个“愤青”,非常的嫉世愤俗,恃才傲物。他喜欢到处怼人,还有一些不 良的习惯,在刚入官 场的时候,人际关系也是与人相处得非常不怎么样。

1838年,曾国藩第七次终于考上了进士,到了京城当上了官,这对于一直生活在湖南老家的他在面对京城的繁华世界,无疑是看花了眼。

由于曾国藩长时间的被书本压抑,在京城没有长辈的管束,他一下子放飞了自我,跟身边的狐 朋 狗 友,每天吃喝玩乐,好不快活。

一次曾国藩在朋友家里聊天,有一个朋友告诉他们说菜市口有犯人要被杀头了,想一起去看一看。谁碰到这样的事情,都ren不住想要去看看。

而曾国藩的内心很挣扎:自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这种充满了血腥味残ren的事情还是不看为好,但是一想到整天无聊的生活,又想去看一看。

他的两个朋友见曾国藩犹豫不决,便执意拉着曾国藩一起去看。

俗话说得好,学坏容易,学好难。从此,曾国藩对自己越发的放纵了。自那之后的生活更是各种放浪形骸,纸醉金迷了!其情形咱们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曾国藩在京城当官稳定了之后,想做的di一件事,就是把家人接到京城,让他们享享福。在曾国藩当官之后,本来要接家人进京的,但曾国藩自小管教严厉的父亲曾麟书因为家里的事情要有人管理,一时没能前往京城。

过了两年,曾麟书终于有了时间,来到了京城,但只住着几天,曾麟书突然决定要回湖南老家,态度很坚决。曾国藩也只好答应。

到家后,曾麟书写了一封信寄给了曾国藩,在信里写道:要“节欲、节劳、节饮食”

曾国藩看到这句话,无地自容,内心十分惭愧,他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曾国藩瞬间想到自己努力考取功名,难道只是为了吃喝玩乐吗?

曾国藩瞬间知道了父亲为什么一定要回家,是他的父亲实在是看不下去曾国藩生活的糜烂不堪。曾国藩虽然不是什么坏人,但是缺失对欲念的平衡与把控。曾麟书的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曾国藩立马清醒过来。

他在寄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节欲、节劳、节饮食。小子读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养,无刻不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真禽 兽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亲的忠告我已知晓,父亲对我的关心我很是感动,如果自己不能够改掉这些问题那么和禽 兽就是一样的”。

二、遵从老师的教诲:“静心、自省”

从此之后曾国藩一方面努力克制改变自己,另一方面却忧心忡忡,他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彻 底解决这些欲 望的东西。便去求朋友岱云指点,岱云便向曾国藩推荐了两位老师——唐鉴和倭仁。

曾国藩便向这两位老师虚心请教:

唐鉴老师给曾国藩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字“”!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用绝 对理性的思维和他人的视角去分析事物。

倭仁给的解决办法就很简单——每天坚持写日记,想要改掉自身所有的毛病,就要先找到自己有什么问题,在一一对症下药,强迫每天去思考。想明白了问题,自然水到渠成。

经过刻苦修 炼,坚持,才有了现在修心修 身的日课十二条~

三、前有日课十二条,今有日拱一卒

曾国藩每天修心修 身,认真做好日课十二条,成为后人争相效仿的楷模。

由此及彼让我想到了我们经常在做的“每日打卡”、“每日微习惯”,这不也是相当于每天在做我们的日课呢?

每天都在日拱一卒,笔耕不辍地进行打卡,虽然没有做十二课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每天提升一点点,那么成长也是可以预见的!

坚持每一个好习惯,坚持每一个自己制定的小目标,无论再忙也要坚持打卡,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