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今天我想纯粹从说文解字角度来谈谈个人理解的“道”。对于“道”,人们的认识主要有三点:“道”路、说“道”、领“導”,在研究《道德经》时也主要使用了这三个意思,并从哲学角度引申出“道”是“规律”。断句主要有两种:1.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2.道可,道非,常道

潘朝晖/文

引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扫六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秦始皇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包括制度、思想和文化在内的统一工作,应该说是功盖千秋的,但也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些副作用,比如“书同文”和“焚书”对中华文化的破坏作用,使得中华文化由“锦衣华裳”变成了“鹑衣百结”。短短的十四年秦帝国是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水岭,秦之前的历史统称“先秦”。个人认为,对先秦文化和先秦史籍的理解,应该更加注重文字的造字本义的理解。

今天想聊聊对汉字“道”的理解。

《道德经》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历来为大家重视并加以释读,看法多样,有在断句上下功夫,有在字义上做文章。

断句主要有两种:

1.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2.道可,道非,常道

对于“道”,人们的认识主要有三点:“道”路、说“道”、领“導”,在研究《道德经》时也主要使用了这三个意思,并从哲学角度引申出“道”是“规律”。

今天我想纯粹从说文解字角度来谈谈个人理解的“道”。

“道”,《汉典》给出的字源演化如下图所示,最早的“道”出自西周早期的金文。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1)

单独看下金文“道”,主要有三款:

一是“行” “首”;

二是“行” “首” “止”;

三是“行” “首” “又”。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2)

“道”的三款金文最突出之处就在于“首”。

“首”至少有两层意思:

一是“脑袋”,而且突出强调了“目”;

二是“首领”,是引领者。

所以,“道”不是“行”(路)。

个人理解,“道”表达的情景如下:

一个人独自或带领一群人走在路上,来到岔路口处,用眼晴(“目”)观察辨别,用脑袋(“首”)分析判断,用脚(“止”)付诸行动,用手(“又”)指挥引领,朝着心中的目的地前进。

“道”字的造字本义关键是强调“选择”一一人生就是不断做选择题的过程,一旦做了选择就不必过于纠结选择的结果,而是要根据选择的结果及时修正目标和调整计划。

含“又”的“道”隐含了“引领指挥”之意,后来分化出了“導”一一领導、引導、疏導……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3)

要表达“路”之意用“行”是最简单明了的,“道”显然不能等同于“行”(路)。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4)

“道”是要解决“选择怎么走"的问题。

遇到岔路口,先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一这就叫“说道”;最终由首领拍板决定并付诸行动一一这就叫“领導”。“道”其实早就蕴含了“民主集中制”的精髓。

正是因为“道”是“选择"怎么走,而“选择”不仅有对错、优劣之分,甚至还有正反、是非之别,所以严格讲“道”是中性字。

为此,又引入了一个“德”字。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5)

“德”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行” “直”。“直"是目光前视正视,意为“方向正”,所以“德”的本义是“正确方向的路”。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6)

“道”是选择路,“德”是正确的路,将二者组成“道德”一词可谓绝配。

结论:

“道”是“选择”怎么走,“引领”怎么走。“选择/引领”的路可能对可能错、可能优可能劣。

“德”是“正确方向的路”。

“道德”放在一起才是“选择/引领了一条正确方向的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可以作如下释读: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道”是“路”,第二个“道”是“选择的路”,第三个“道”同第一个“道”。“常”本是“恒”,西汉时因避讳汉文帝刘恒而改,表示“规律性的固定不变”。

即:人走的路,可以有不同选择(的路),并不是只有一条恒定不变的路。

(纯粹字面直译)

另外:有专家认为甲骨文中已有“道”,个人认为这个符号只是表达了“行人”,与“道”要表达的真义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见下图红圈字)

说文解字第一节解读,说文解字重读道可道(7)

这是今天闲扯,有点语无伦次了

(图片均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渣渣灰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