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二赴约东洋武士,青未了傻三
傻二赴约东洋武士,青未了傻三麻袋笛声,慎独善行。“傻三”没有妻儿,不馋酒食,喜欢抽烟。有人戏言:“三,听说你收养了一个闺女,是真的吗?”“哪有?”“傻三”笑而反问。他虽然不食嗟来之食,但是会欣然接受别人递过来的香烟,或许他懂得这是一种对人的尊重。孩子小时候,我也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当孩子把方便面、火腿肠、面包等尝试着送到“傻三”跟前时,他会变得不友好起来,愤怒地把方便面、火腿肠、面包扔得老远。孩子吓得不敢亲近,老远撂去就跑开了。“三哥”不食“嗟来之食”,孩子却收获了有关“嗟来之食”的教育。“傻三”行走在街头,偶遇街头的稀罕事儿,比如纠纷、吵架等也会驻足观看。有时他还会用他超脱世俗的眼光作出评判:“呵呵,多大个屁事儿,吵什么吵,百年之后不都是一抔黄土?争什么争,鹪鹩巢林 不过一枝;偃鼠饮河 不过满腹——真没意思!”可见,他并不是我们惯常所说的傻子,或者说他并不同于一般的傻子。也许这是一种超脱俗世的心态,流浪街头、自我放
文|宋永生 编辑|燕子 图片|主人公本人
从老家回来,我情不自禁地打开了朋友圈:新年的热情还没削减,情人节的热度骤然显现,“爱情”刷屏、幸福晒满......我有些感慨:情人节是让我们做一个有情的人,对天地有敬畏之情,对苍生有悲悯之情,对长辈有敬孝之情,对幼小有怜爱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有没有情人,而在于你我是不是有情之人!
忽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映入我的眼帘:“大过年的,惊闻‘三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位“三哥”就是大众口中的“傻三”。“傻三”(请允许我以大众口吻称之)虽然名不见传,却是男女老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小城“明星”,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时代“印记”,承载着诸多小城“故事”。
90年代始,我从一个涉世不深的青年变成了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大叔,“傻三”便频繁地出没于城区大街小巷、十字街头,初遇时的他:四十来岁,蓬头垢面,拖着一双破烂的“大鞋”,身着编织袋围成的“衣服”,风雨无阻、穿梭小城。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无从知晓,只觉得他在不停地走走停停、仿佛是流动的“风景”。隆冬时节,他全副武装、以旧毯子裹身抵御严寒;酷暑夏天,他则光着上身伴随炎热盛夏。
“傻三”行走在街头,偶遇街头的稀罕事儿,比如纠纷、吵架等也会驻足观看。有时他还会用他超脱世俗的眼光作出评判:“呵呵,多大个屁事儿,吵什么吵,百年之后不都是一抔黄土?争什么争,鹪鹩巢林 不过一枝;偃鼠饮河 不过满腹——真没意思!”
可见,他并不是我们惯常所说的傻子,或者说他并不同于一般的傻子。也许这是一种超脱俗世的心态,流浪街头、自我放逐;也许这是一个行走于江湖的侠之大者。
然而,“傻三”的名号却影响了几代人。“‘傻三’来了!”“别哭了,再哭我把你交给‘傻三’!”......许多哭闹不休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总会破涕而至,立刻变得乖顺。
孩子小时候,我也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当孩子把方便面、火腿肠、面包等尝试着送到“傻三”跟前时,他会变得不友好起来,愤怒地把方便面、火腿肠、面包扔得老远。孩子吓得不敢亲近,老远撂去就跑开了。“三哥”不食“嗟来之食”,孩子却收获了有关“嗟来之食”的教育。
麻袋笛声,慎独善行。“傻三”没有妻儿,不馋酒食,喜欢抽烟。有人戏言:“三,听说你收养了一个闺女,是真的吗?”“哪有?”“傻三”笑而反问。他虽然不食嗟来之食,但是会欣然接受别人递过来的香烟,或许他懂得这是一种对人的尊重。
“傻三”的倔强脾气与个性渐渐为大家所熟知。时至寒冬,政府几次给他发了新衣服或者干脆给他穿在身上,他全脱下来“送人”或扔掉。依旧换成自己那身“行头”:浑身上下用塑料编织袋裹得严严实实,双脚也包扎得密不透风,就像穿了一只巨大的“棉靴”。乌黑茂密的头发锈在一块儿,好像戴了个大帽子,遮掩着那张黑里透红、红里透黑的脸,不温不火、冷峻得像一个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他每天早起从乡镇徒步而来,晚上徒步而归,周而复始。遇到风雨,他用塑料布缠身,从不担心自己的身体、好像不会生病似的。但是,倘若几天不见“傻三”,小城居民就不免妄加猜测、议论纷纷啦。“‘傻三’是个福大命大造化大的人......‘傻三’好着呢!”果然,不出几天,他伟岸而熟悉的身影便再次出现在街头、小巷,依旧步履蹒跚,不疾不徐。自然,他的粉丝们长舒了一口闷气,额手相庆,皆大欢喜。
“傻三”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人。每每从垃圾桶里捡到“美食”,他会小心谨慎地装进塑料袋里,牢牢地缠在腰带上带回去,留给父母。这好像是公开的秘密。
都云“傻三”痴 谁解其中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不管别人怎么评说,“傻三”依旧走他自己的路,身体也“冷冻”一样硬朗如初。我也习惯了他蹒跚在街头的情景,隔段时间看不到他,心里似乎有点儿“不可思议”。
前一阵子,我还和他不期而遇:身体前倾,左右摇摆,好像是靠上身的摇摆来带动沉重的脚板离地前行似的,给人以走路十分费劲的感觉。嘴里喋喋不休,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大有动“干戈”之势。据说,他是练过武的,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已经蹦不起来了。
没想到:大过年的,“三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口薄棺,数条白布,十数人众,就为他的传奇人生画上了句号。
生命如此,“三哥”成了小城永远的传说。
作者简介:宋永生,东明县中学教师,菏泽市兼职教研员、诗词学会会员,语参家园(河南站)专栏作者,中国乡土认证作家。有诗文散见于《教研周刊》《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当代作家文学》《都市头条》等报刊和网络。
壹点号心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