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职称制度改革五年之变)

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职称制度改革五年之变)——新兴职业不断纳入职称评价范围,新增动漫游戏、运动防护师、快递工程等13个评审专业; ——工程、农业等一批职称系列的评审专业得以细分;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发布《关于深化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这一行业的人员首次设置正高职称。“这是对我们专业水平的更高认可,激励大家进一步提高造诣。”李小贵说。 尽管职业评价体系已经多元化、市场化,但在诸多行业企业,职称仍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并与工资待遇、科研资源、上升通道等密切相关。“不只是工艺美术人才,这次改革增设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正高,惠及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改革健全了制度体系,完善了评价标准,创新了评价机制,着重解决评价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等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说。 涉及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政策,迎来多年未有的大调整:

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职称制度改革五年之变)(1)

“以前苦恼过好一段时间。”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连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技”,在基层工作了35年,解决难题无数,获得国家和省级多项荣誉。但多年来,他的职称英语考了四五次都没过,只能一次次与高级职称失之交臂。“现在,更加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我牵挂多年的高级职称问题终于解决了。”李连水说。“论文写得不错,手术做不好”“工作跟外语不沾边,也得考外语”……在职称评定中,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等是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自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配套改革,先后出台了工程、经济、会计等27个系列职称改革意见。历经5年,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已完成,这一涉及全国约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改革措施将产生哪些影响?

增设11个系列正高

9月以来,许多地方启动了今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尽管还没收到正式通知,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绘画师李小贵非常期待:“2015年我评上副高,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这个职称‘天花板’会突破。”

李小贵从事陶瓷绘画18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按照过去的规定,就算他终其一生雕琢技艺,也只能止步副高。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发布《关于深化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这一行业的人员首次设置正高职称。“这是对我们专业水平的更高认可,激励大家进一步提高造诣。”李小贵说。

尽管职业评价体系已经多元化、市场化,但在诸多行业企业,职称仍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并与工资待遇、科研资源、上升通道等密切相关。“不只是工艺美术人才,这次改革增设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正高,惠及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改革健全了制度体系,完善了评价标准,创新了评价机制,着重解决评价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等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说。

涉及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政策,迎来多年未有的大调整:

——工程、农业等一批职称系列的评审专业得以细分;

——新兴职业不断纳入职称评价范围,新增动漫游戏、运动防护师、快递工程等13个评审专业;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考试、评审、考评结合、面试答辩、实践操作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对研究人员探索实行代表作制度;

——对互联网领域的奇才、“怪才”建立评审绿色通道……

“这是现行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来首次进行的全面系统改革。种种突破性的安排,旨在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刘冬梅表示,核心目标是从申报上打破身份、档案等制约,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从评审上减少条条框框,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真正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

碰撞出对“胃口”的标准

“让标准更科学,评出来的人才更对‘胃口’。”宁波塑料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栋说,浙江是塑机大省,几年前省里首次试点开展塑料机械高级工程师评审时,就是依托龙头企业海天集团和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共同“碰撞”出的标准。

之所以说是碰撞,是因为有争论。陈栋说:“按照传统的思路,有人提出要严格设置学历条件。但我们掌握的实际情况是,这个行业从没有评过职称,积压了很多专家,学历普遍较低。最后,我们专门制定了破格的标准。”各方的信号不断汇合,促成了评价标准的动态调整完善。

期盼了多年后,2020年6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裴金萍终于可以将职称中的“副”字去掉了——凭着教学上的赫赫业绩,晋升为教授。转变从何而来?“关键是打破了过去职称评定的条条框框。”裴金萍说。“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分类评价人才能力素质,更符合实际。”自1990年以来,裴金萍一直带工程制图课。这门工科专业的基础课,难度大,空间问题要放在平面上解决,讲不好,学生会如坠云雾;任务重,整个学院所有专业都要上,每年要讲三四百个课时。为教好这门课,裴金萍全身心投入其中,课越讲越好,但离职称评定要“发一定数量SCI论文的要求越来越远”。“游泳冠军”同“长跑健将”终于不用在一起比赛了!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一步完善职称制度,将职称教师系列分为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科研为主和科研推广型,分别制定评价标准。对教学为主的教师,论文不再是限制性条件,重点是考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成绩。用“新尺子”量人才,曾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和学校“最美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的裴金萍顺利实现了心愿。

改革,让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到对职业岗位成果多样化的需求上来。如今,代表作、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教案、病历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各地还对特别突出的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指挥棒”更精准,创新引领作用更强。

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

“改革不再唯学历、唯资历,论文、学历不做‘硬杠杠’,以实绩论英雄。”刘冬梅说,对医护人员主要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对教师主要看教学质量,鼓励大家在一线建功立业。

56岁的于刚是山东省立医院眩晕诊疗中心主任,因医术精湛,被称为山东治晕“第一人”,常年一号难求。但也正是因为精力主要放在临床上,论文和科研成果较少,他获评副高14年还没评上正高。

两年前,山东试水卫生职称“双自主”改革,于刚被定为临床优势型人才,通过侧重临床实绩、降低论文评价,在2020年3月获得主任医师的证书。

“职称毕竟是对专业水平的认可,申请加入专业学会或者申报科研项目都对职称有较高要求。另外,评上正高也有利于带团队、开展工作。”于刚坦言。

2020年,包括山东省立医院在内的55家改革试点单位,共有5037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高级职称。

此次改革令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比如,对高校教师不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对医护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和从业行为评价,淡化论文要求;对翻译、演员、计算机等行业不再做学历要求等等。

南京林业大学蒋华松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仅以教学业绩评上了教授;只有高中学历但创作成果斐然的江苏作家周洁,从中级直接获评正高;航天六院长动集团军品事业部车二班班长黄汉华等1万多名操作工、电工、钳工等,打破学历和身份限制评上正高……“随着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先行破冰、红利释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解决了人才评价与人才使用相脱节,评上的用不上、用上的评不上等问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表示。

聚焦

职称标准如何更科学

5年来,职称政策制度体系初步确立,标准、程序等方面基本有规可依、有据可循。但强调论文篇数、论资排辈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扰人才的“烦心事”“老难题”尚未完全破解。

“国家的改革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对待论文、论著等研究成果。但看最近单位发的评审通知,对论文的要求还是没变。”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陈女士说。

这家单位负责人事工作的徐先生则认为:“职称标准破易立难。尽管论文与业务关系不大,但评职称总要有一些衡量标准。如果论文、奖项、年头这些都不看,那拿什么来筛选?”

在采访中,部分“211”高校的青年教师也表达了困惑:“核心期刊论文数至少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指标,现在不拿它作为要求,那就没有硬性标准了。评审决定权都在专家委员会,谁来决定请哪些专家?如何排除人情干扰?操作空间会不会更大?”少数受访者反映,职称能不能评得上、多久能评上,还是受人情世故、资历年限以及和领导的关系等因素影响。

“破‘四唯’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但‘不唯’不是‘不要’,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国家层面已经制定了新的标准条件,建立了综合监管体系,现在要做的是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落细。”刘冬梅说。

“各单位需要着眼实际,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根据行业和专业差异,选择论文和奖励权重,研究制定评价能力、贡献和业绩的细化指标。”孙锐说。

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加强职称评审全流程监管、完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制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孙锐建议,下一步需细化相关办法,推进制度落地,去除企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干扰,同时推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职称评价。

刘冬梅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建立专家诚信记录,健全同行评价机制,尽可能地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

姜琳 邬慧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