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报恩寺的来历(绵阳平武报恩寺的前世今生)
平武报恩寺的来历(绵阳平武报恩寺的前世今生)据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报恩寺全寺共有9999条龙,它们与传统的形象稍有出入,形态各异;再加上大雄宝殿供奉的皇帝牌位(龙位),恰好10000条龙,确是规模不凡。
平武报恩寺,文物保护级别:国家级;年代:明--清;地址: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
平武报恩寺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主要建筑始建于明代,极为珍贵。寺庙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完工于天顺四年(1460年),迄今历史长达560多年。报恩寺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有“深山王宫”之名,为明代龙州(今天的平武)土官王玺奏请朝廷为报答皇恩而修建。它平面布局设计考究,单体建筑建造精美。值得一提的是全寺木构件均用楠木做成,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在平武报恩寺山门之前立有一对石经幢,为净化度人之意;紧邻山门则有两个面目沧桑的石雕大件石狻猊,据传说是龙的第五子,因为龙即为天子,所以狻猊在此守门有报谢皇恩之意。跨过山门大殿,里面有钟楼,上题“天音醒世”,据说声音非常洪亮;有趣的是对面却没有鼓楼,这个现象打破了寺庙的一收形制。另有一口范公古井,水质清甜。
过了金水桥和天王殿,就是镇寺之宝转轮经藏的所在地——华严藏殿,这里的转轮藏是我围所存三座转经轮中最完整精美的,边上的雕龙也栩栩如生,大有飞腾之势。再后面的大悲殿内,则供有一座楠木的千手观音像,其雕刻之精细,亦是世间少有。再看报恩寺的正殿大雄宝殿,内供九龙牌位,佛坛上有泥塑佛像三尊,屏壁背面是三大士像。殿内墙壁上还绘有“十二圆觉”壁画。塑像与彩绘结合呈现,十分精彩。除了这些主要建筑,报恩寺内的“步步高升”斜廊也是研究抗震结构的极佳样本。
据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报恩寺全寺共有9999条龙,它们与传统的形象稍有出入,形态各异;再加上大雄宝殿供奉的皇帝牌位(龙位),恰好10000条龙,确是规模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