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现在的情形和我学钓鱼的时候完全不同,我小时候学钓鱼的时候,拼的就是耐心,粮食那么金贵,人都吃不饱,谁能舍得用大量的各种面粉去做钓饵?肯定不能,这要看由谁来用。只要把这东西挂到钩上,远近大小的各种鱼就会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过来咬钩,想想那个画面就美得不行。随着钓龄的增加,我渐渐发现,原先做的那些都是无用功,纯粹是在走弯路。其实,鱼的食性没那么刁钻,钓鱼的世界也没有秘密武器;所有的粮食作物都可以钓到鱼,但又都不那么好用。这看似有些矛盾,其实又不矛盾。用同样的鱼饵能带来一样的收获吗?

鱼爱吃什么?我想这是新手朋友们纠结最多的一个问题了。我也从新人的时候走过,所以我更了解。

那个时候,我对钓鱼可谓一窍不通,总是在心里琢磨用什么东西能让鱼咬钩。

在童年时代,我面对着一潭碧水不停地做着各种试验,试验的对象不仅包括随手可见的树叶、草叶、蛐蛐、蚂蚱,甚至还挂过火腿肠,反正我爱吃的、我估计鱼能爱吃的、我猜鱼可能爱吃的……想到什么就试什么,结果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但我依然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我总在天真地想着,假如我能先人一步发现一种秘密武器该多好啊!

只要把这东西挂到钩上,远近大小的各种鱼就会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过来咬钩,想想那个画面就美得不行。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1)

随着钓龄的增加,我渐渐发现,原先做的那些都是无用功,纯粹是在走弯路。其实,鱼的食性没那么刁钻,钓鱼的世界也没有秘密武器;所有的粮食作物都可以钓到鱼,但又都不那么好用。

这看似有些矛盾,其实又不矛盾。用同样的鱼饵能带来一样的收获吗?

肯定不能,这要看由谁来用。

现在的情形和我学钓鱼的时候完全不同,我小时候学钓鱼的时候,拼的就是耐心,粮食那么金贵,人都吃不饱,谁能舍得用大量的各种面粉去做钓饵?

绝对舍不得,太败家了,偷用一小块玉米饼都要在自己吃不饱的前提下冒着棒子炖肉的风险,肯定舍不得糟践,用剩的也肯定不会丢弃,随口吃了是常态,处处透着节省。

所以,那时候鱼水资源特别好,但是收获按现在的标准来说,简直就是渣,太渣了。现在,渔具店里花花绿绿的饵料袋绝对叫你眼花缭乱。

所以,现在虽然鱼水资源大不如以前,但是钓鱼的起点绝对高,而且不计成本,钓一次鱼只要能有叫自己满意的收获,多花个十元八元根本就不算事,毕竟现在生活富裕了嘛!

可供选择的饵料有成百上千种,那么该怎么选购饵料呢?我觉得这不是问题,最简单的一招,哪种饵料销量好就用哪种,这肯定没错。

还有更简单的一招:瞎买就可以。

这句话说出来是不是会挨砖头啊?我觉得,经过大浪淘沙,目前能在饵料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都不会太差,基本上可以做到任选一种饵料都能钓鱼。

所以选饵料没什么难度,有难度的是该怎么用。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2)

饵料的状态一定要保证能到达预定水层,并且能保持一段时间,这是钓的前提

一、饵料的关键

新手之间通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张三用了某某饵料在大河钓疯了,于是快马加鞭直奔渔具店,立马买到手来再说。据我不完全统计,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有90%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我要说的,鱼饵的成分没有想象得那么重要,但从饵料的角度来讲,不同品牌的同类饵料也没有那么大的差异。

当你获悉别人用了某种饵料的信息时,你是不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种饵料上,而单单忽略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饵料的状态?

同样的饵料,多加一点水和少加一点水,状态就不同了;多揉几下和少揉几下,状态也会有差异;多醒一会儿少和醒一会儿,状态也不同。

我要和新手朋友们介绍的重点就是,状态远比成分重要。

什么样的饵料状态是理想的状态呢?我曾接触过一个纯新手,刚开始上道时异常痴迷,看了几个教学视频后懵懵懂懂地了解到一些雾化后的饵料带来的诱鱼效果,于是开始追求、迷信最佳的雾化状态。

每次到了水边,别人都在架竿、调标、打窝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肯定是在开饵,并且是用量杯精益求精地操作,饵料不仅要开好,还要醒好,严格按照视频及饵料袋说明来操作。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3)

勤换饵是一个钓鱼人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我并不反对用量杯精确实现饵水比这样的严谨态度,也不是说高度雾化的饵料不好,我反对的是教条,饵料的状态并不是一定要高度雾化。

我认为的最佳状态是适应鱼情。

试想,夏天时节,水库中的小杂鱼何等猖獗,高度雾化的饵料有到底的机会吗?哪怕钓很浅的水域,这样的饵料在水下又能保持多久?在目标鱼出现之前饵料就消失殆尽,你还钓什么?所以,饵料的状态一定要保证能到达预定水层,并且能保持一段时间,这是钓的前提。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可能会走另一个极端,干脆把面饵开成死面疙瘩,我觉得这样做有些过了,况且含有正常比例拉丝粉的商品饵,就算是变成这种死面疙瘩,在水下保持的时间也不尽如人意,而且还有一些弊病。

不尽人意的原因是,拉丝粉有一定的粘合剂的功能,但是它不是粘合剂,所谓的死面疙瘩只是干硬而已,遇水后会从表面开始缓慢溶解,而饵心部分的纤维则仍然特别强韧,在小鱼的啄食下会逐渐变小直至彻底消失。

在它完全消失之前,假如有目标鱼咬钩,残留的饵心会因为里面有大量韧性极强的的纤维状拉丝而挡嘴,造成刺鱼不理想,最终多以跑鱼收场,这是很遗憾的。所以,饵料不但要在预定水层保持一定时间,还要保证顺利刺鱼。

为此,我不用含有拉丝粉的商品饵,我会用白面作粘合剂,把不含拉丝粉的商品饵做成软黏饵。

白面作粘合剂不会像拉丝粉那样产生纤维状物,但黏度很理想,不散不破碎,软软的又有利于刺鱼。

当然,我并不是向所有新手朋友们推荐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对我来说是最佳办法,但是可能别人会有更好的办法。

我只是抛砖引玉,告诉新手朋友们一种思路。鱼饵的状态是为鱼情服务的,在鱼钩没入水之前是无法评判鱼饵状态的好坏的,只有在它入水之后帮你达到了你自己的目的,这才是好的状态。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4)

二、 诱钓结合

说起诱钓结合,自然绕不开饵料的雾化状态(散饵虽然不属雾化,从概念上说,散饵的快速脱落状态所起的作用完全可以媲美雾化状态,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更具优势,也是诱钓结合的经典,本文不展开说明)。

雾化状态的优势是更利于诱鱼。钓饵存在的意义就是给鱼吃的。雾化的饵料比死面疙瘩更容易被鱼发现。雾化饵因为快速雾化的缘故,会在钩上会不停地溶解,这就需要我们不间断地换饵。

于是,两粒并不大的饵料就会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同一个钓点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这个钓点就会形成一个饵料雾化区并随着水流向更远处扩散,更远处的目标鱼就会循着这股吃不到却又真实存在的食物气息找到钓点,钓点内残存的饵料如雾一样飘荡在水中,只有钩上的那两粒钓饵是实体,所以很容易被发现,中鱼的机会就这样出现了。这就是饵料雾化的重要性。

这种状态的饵料带来的另一个优点是,它迫使你不停地更换鱼饵,否则钩上已经没了钓饵,你还钓个啥?如此,另一个隐藏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稳定的换饵频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食物。

这个稳定的换饵频率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除了用固态饵之外,用所有的,任何状态的面饵时,合理的换饵频率都很重要。

从钓鲫鱼角度讲,这个频率高一些更好,钓大型鱼如鲤鱼、草鱼等则要低一些。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5)

我之所以没有首先强调换饵的频率,而是先说雾化饵,这是有目的的。

因为多次有人问过我,到底什么样的频率比较理想。

我当时语塞了,我确实没精确统计过最佳的频率周期,况且鱼情不同,这个周期肯定不是固定的。

作为新手,你在使用过几次雾化状态良好的饵料以后,就会形成一个初步的换饵周期的时间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摸索不同鱼情下的换饵频率,我觉得这是快速入门的一条捷径。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要等雾化饵在钩上彻底消失后才去更换。

比如初春,开河后的二十天之内几乎不闹小鱼,饵料可以尽情松软吗?不可以。春天刮大风,几乎每次抛竿都要用"抡大鞭子"的手法才能抛投到位,松软的饵料早就被抡飞了。

饵料的附钩性好一些是必须的,但饵料中的拉丝粉所产生的拉丝又有一定的韧性,入水后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会保持很长时间,该多久换一次饵呢?

我的做法是,如果钓鲫鱼,我通常是抽一支烟的时间换两次鱼饵,或者抽两支烟的时间换五次。

虽然钓饵在钩上根本没有消失,但是必须要换,用来做窝子。

每次换饵时,手腕子都要抖一下,做个类似刺鱼的动作,目的就是把残留的鱼饵投落到钓点内。

虽然每次鱼钩出水时,钩上仍残留少许拉丝,但是大部分钓饵是留在钓点内的,它们会起到诱鱼的作用。

这个过程就是在做窝子,窝子做成后,还要用这个办法来养窝子,以保持窝子的活力。作为一个新手,如果能做到这点,保持稳定的换饵频率,肯定能大受裨益。

领略到了好处之后,再想用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提高,我觉得这是入门的基本功。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6)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上文说到的那种软黏饵是不是诱钓结合的效果不好?不是。

用软黏饵不是有个前提嘛!在小鱼闹得欢的时候才用。

软黏饵本身雾化效果极为糟糕,但是小鱼啄食介入后情况就变了,软黏饵也是可以被小鱼们啄下一点点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一些碎屑,这些小碎屑同样会随着水流把"这里有食物"的信息向远处传播。

而小鱼闹得欢,同样代表着其他鱼类的食欲也是旺盛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鱼在小鱼横行的季节对食物也是特别敏感的,那些碎屑足够对它们形成诱惑了,不像初春时,高浓度的食物溶液都未必引起它们的兴趣。

二三十年前,我们钓友的群体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咬钩,勤换食",那个年代还没有"诱钓结合"的说法,可实际上那种做法和现在诱钓结合的理论是统一的。

那个时候,我就在懵懵懂懂地这样做,直到台钓法流行之后,我依然保持着勤换饵的习惯,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我觉得一竿一竿抽出来的窝子效果比打窝子要好。

这么做不仅仅把诱和钓完美地结合起来,把窝子做出来,而且还能持续地把窝子养下去。

以上内容,其实只是用饵之道的冰山一角。比如我上面说的软黏饵在小鱼闹钩严重的时候使用效果很好,实际上,在大坝等有大量石缝的水域也可以这么用——把铅坠悬起来,软黏的饵料不雾化,即使钓饵落到了石缝中,因为钓饵不雾化,钩尖不外露,也能降低挂钩的几率。看看,饵料还能这么用。

观赏鱼要怎么钓才正确呢(今天来回答一个新手钓友们最纠结的问题)(7)

现在,我给本篇文章做个总结:刨除偏口、惯口的特例,世上没有那么一种东西如一把万能钥匙一样可以撬开东西南北的所有鱼的嘴巴。

想让鱼饵被鱼吃进嘴里,首先要让鱼发现饵的存在,让更多的鱼发现它的存在并成功地引起它们的兴趣,我们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这就需要饵料有扩散传播的能力,所以我要强调合适的状态。

同时,饵料不仅仅是给鱼吃的,还能兼顾着其他的作用,就像上面说过的软黏饵防挂钩。

当然了,这还要和调钓配合,对新手来说那还是后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