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喻于义原文及翻译(论语史鉴君子喻于义)
论语君子喻于义原文及翻译(论语史鉴君子喻于义)喻也是一种中华姓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俞的后代相传姓俞。凡从俞的字都和船有关,如“输”表示船的运输功能,“逾”表示船越过某处,“愉”表示乘坐船的愉快心情。由“愉”又延伸出“愈”,表示治愈后的心情。也可理解为船上的人说知道船队过关要接受检查,由此产生明白的含义。如《礼记-学记》:可谓善喩矣。又如《礼·文王世子》: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敎喩而德成也。
#纪录片中国#
第四篇第16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形声字兼会意字,始见于隶书。喻的初文为篆文谕字,隶书、楷书改从言为从口。喻变成从口俞声。
“俞”本是挖空树干的独木舟。《说文》: “俞,空中木为舟也。”口和俞结合,意思是水关上的人说船队过关要像其他船队一样接受检查,由此产生说明,比喻的含义。
也可理解为船上的人说知道船队过关要接受检查,由此产生明白的含义。如《礼记-学记》:可谓善喩矣。
又如《礼·文王世子》: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敎喩而德成也。
凡从俞的字都和船有关,如“输”表示船的运输功能,“逾”表示船越过某处,“愉”表示乘坐船的愉快心情。由“愉”又延伸出“愈”,表示治愈后的心情。
喻也是一种中华姓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俞的后代相传姓俞。
南宋建炎年间,俞氏一族后代有个叫俞樗的,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宋高宗赵构喜欢他“佯佯知喻”,就赐姓为喻,后裔称喻氏。
义:会意字。从羊从我。古人把“羊”作为和善的象征。“我”本来是指一只有棱有角,还具有锯齿状的刀刃的兵器,后假借作第一人称的代词,指自己。
有的学者认为由“羊”和“我”构成的“义”的意思是像羊一样与人为善,一切好事、善事应从“我”做起。于是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好事、肯牺牲的精神称为“义”。
也有一说:“我”原指一种长柄的仪仗队中使用的兵器,在部族祭祖时,除了供上羊头之外,还有手握“我”的武士作仪仗队,所以“义”本义即为威仪、礼仪。
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发了“义”。“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义”是“仁”的具体表现,“义”是“仁”的执行者。二千多年来,儒家都以仁义道德为个人修身的至德要道。
韩愈在他的《原道》中提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也就是说,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就叫义。如正义、义愤填膺、义正辞严、见义勇为、多行不义,必自毙等。
孔子曾说:“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即用义为作人做事的根本,用礼实行,用诚信来完成。这才是真君子。
孔子还说过:“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是立身之本,是行为的最高标准。
儒家认为,凡事合于义则做,不做就是“不义”,不合于义则不做,做了就是“乱”。如《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义也通“宜”。如《论语》中有“不仕无义。”意为不去做官不合适。又如《论语》中有“务民之义”。意为致力于百姓该做的事。
利:是指人的生活养命之源,亦是指满足实际生活利益所需。儒家所反对的是损人私己之私利。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君子能知晓义之重,小人眼中只有利。”孔子多次用“义”和“利”相对照,以此分辨君子还是小人。孟子继承孔子的观点和大力发挥,成为儒家义利之辨的代表人物。孟子曾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孔孟并不反对“利”,而是提倡在遵循仁义为前提的“大利”,反对不顾仁义的“唯利是图。”
在孟子的王道政治中,他要求君王“为民制产”、“使黎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同时又要求君王“吊民代罪”,推恩以“保四海”并主张“薄其赋敛”,“去关市之征”,以利便商贾行旅,由此可见,孟子所说的“何必曰利”实质上是告知君王,推行仁政,“大利”于天下的黎民百姓。
荀子对于儒家的义利观作了更明确的阐述。他说:“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
在符合仁义道德的前提下,以“利”为目的而为之,谓之“事”。以“义”为目的而为之,谓之“行”,即德行的实践。
成就德行和成就事业之间,儒家更重前者,儒家重义并不排斥利,而要求人们“利不背义”,但坚决反对“见利而忘义”
在现实生活中,见利忘义的人满街跑,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翻脸、反目的人身边就有很多。他们的“无情无义”严重污染社会精神环境。
有些贪官“苟利所在,不知礼义”,他们损公肥私,贪赃枉法,大发“不义之财”。
普及和宣传儒家的“义利”观刻不容缓!
恶人蒲寿庚1973年,在福建泉州的后渚港发掘出一艘南宋远洋货船,载重量200多吨;船上香料遗存丰富,有降真香、檀香、沈香、乳香、龙诞香、胡椒等。
一些学者认为,这艘海船很可能是当时泉州富可敌国的蒲寿庚家族的香料船,蒲氏家族沉浮史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蒲寿庚祖上来自大食(阿拉伯)色目人,因贸易移居位于今天越南中南部的占城国,十一世纪迁徙来华定居广州,在十三世纪南宋后期又移居泉州(刺桐)。
泉州面临大海,背后的莽莽大山让泉州和常年混战的中原地区隔绝,百姓生活相对安宁。泉州的第一批移民来自西晋时期因“永嘉之乱”而被迫背井离乡的洛阳人,境内“晋江”和“洛阳江”似乎在提醒着他们先祖的沧桑。
自唐朝以来,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港口和贸易中心。“安史之乱”后,中原残破,经济凋敝,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
随着人口的迁移,经济文化中心也向南方转移,人才和资金的聚集,使泉州愈加繁荣。这种景象在当时阿拉伯商人、波斯商人和欧洲商人的笔下都有记载。
由于伊斯兰商人、欧洲商人的大量涌入,泉州建造了大量清真寺、明教的摩尼寺、佛教的南少林寺,加上当地本土的宗教寺庙如妈祖庙、保生宫、清水宫,后期又引进三敎合一的三一敎,天主教,基督教,泉州成为“宗教博物馆。”朱熹曾形容泉州:“处处都有寺庙,满街都是圣人”。
泉州港是个天然良港,这里出口的大宗商品是丝绸、陶瓷器、铜铁器和泉州的泉缎,而输入的商品包括珍珠、象牙、犀角、乳香、贝纱等,其中最主要的进口商品是香料和药物。
北宋时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当时泉州的人口超过20万,城墙长达30里,泉州港内停靠的船只上万艘。
南宋时,出入泉州港的许多外国商船队,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逐东北风而去,一年两度,繁华无比。到了宋末,泉州港已成为“东方第一”的贸易大港。
南宋末年,包容宽仁的南宋朝廷没有忌讳蒲寿庚的阿拉伯身份,任命蒲寿庚为泉州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
蒲寿庚在这个位置上呆了三十年,朝廷始终对他恩宠有加。蒲寿庚亦官亦商,迅速赚取巨额财富,闻名远近,拥有巨舶多艘。
岳飞之孙岳珂所著《桯史·番禹海獠》载:“番禺(广州)有海獠杂居,其最豪者蒲姓,号白番人,本占城之贵人也。既浮海而遇风涛,惮于复返,乃请于其主,愿留中国,以通往来之货。”
蒲寿庚依仗雄厚财力,势力渗透到泉州各个角落,俨然成了当地的土皇帝。
朝廷这样厚待蒲寿庚,他却毫无感恩之心,为了利益,不知礼义。
1276年3月,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破,宋恭帝投降。大臣陈宜中(南宋末年宰相,今浙江温州市人)、张世杰(抗元名将,今河北涿州人)拥立赵昰为皇帝,是为宋端宗。
元军从浙江南下福建之后,陈张二人保护着宋端宗率领水陆军十万人来到泉州附近,计划“作都泉州”,站稳脚跟后继续抗元。
眼看元军大举南下,宋朝国势衰微,蒲寿庚心中就有了另投新主的念头。早在前一年的1275年,恰逢朝廷出现叛乱,蒲寿庚拥兵自重,趁机击败宋军,控制了泉州军政事务大权,叛象毕露。
南宋初期,就有三百多名赵宋宗室迁居泉州,到南宋末年时,已经繁衍至三千人左右。现在福建漳州的“赵家堡”,据说就是当时赵宋宗亲所建,为了躲避元军的屠杀,他们改姓“黄”。
由于泉州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元军海上力量薄弱,无法从海上发动攻击。所以宋朝残余力量如果能以泉州为陪都,就有了一个可以长期固守的基地。进可以伺机反攻,退可以转进澎湖台湾,南宋小朝廷就还有生机,中华正统也将得到延续。
可是已经决心叛宋的蒲寿庚却“闭门不纳”,坚决不让宋端宗一行入城。南宋残部只得驻扎在法石寨,打算取道漳州到广东潮州。
临行前,张世杰向蒲寿庚借船运粮,蒲寿庚海船众多,却一口回绝。眼见蒲寿庚如此忘恩负义,张世杰不由勃然大怒,强行征调蒲家海船并抄没货物。
蒲寿庚闻讯暴跳如雷,立即令长子蒲师文带兵虐杀泉州城内的南宋宗室,老弱妇孺无一幸免。而且所施手段极其残忍,他还挖开南宋宗室的祖陵来泄愤,并趁机吞没了南宋宗室地产和船队。
第二年,1277年十二月初八,蒲寿庚献城投降,并且将自己的所有船只都献给元朝。“小人”面目暴露无遗。
蒲寿庚降元遭到泉州百姓的激烈反抗,为了维护其统治,蒲寿庚在元军帮助下,在泉州城内外展开了大屠杀。泉州城内的南宋遗民士大夫和淮军士兵数万人被害。
泉州清源山下的南少林寺僧众反对蒲寿庚降元,遭蒲寿庚和元将奇握温思的镇压,他们率元军万人冲进少林,千余僧众被屠,只剩数十人逃出。
泉州许汉青(进士出身,官至承信郎)家族散尽家财,组织义军抗击蒲寿庚,掩护宋帝南逃,后被蒲寿庚几乎灭族。
元兵实行剿乡灭族策略,不仅火烧晋江许汉青、许夫人(陈淑桢,许汉青妻,福建莆田畲族人,今闽台粤各地有许夫人庙)的家乡许宅巷、陈厝坑,迫使二乡的许、陈、曾三姓族人背井离乡亡命天涯。
南诏(今云南大理一带)的许姓氏族遭到牵连,也惨遭杀戮,几乎被灭族。
他因此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被擢升为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随后又“进昭勇大将军,闽广都提举福建广东市舶事,改镇国上将军,参知政事,并行江西省事。”
张世杰和义军许夫人及其侄子陈吊眼等曾经率兵从潮州杀回泉州,“欲得蒲寿庚而甘心”,但泉州城池坚固,围城七十天不克,终于在元朝援军与蒲寿庚的夹击下被迫返回广东。
蒲寿庚随后又配合元军主力南下,进兵广东,最终灭亡南宋,上演了崖山的千古悲剧。
蒲寿庚因为帮助元朝灭宋有功,他的家族在元朝一直地位显赫。蒲寿庚本人被元朝任命为福建行省中书。从此,蒲氏家族,掌控海上贸易,独霸市舶,富甲一方。
不过善恶终有报应。蒲氏风光一百年后,元朝覆没,汉人夺回江山。明太祖朱元璋对蒲寿庚的恶行早已深恶痛绝,他下旨将蒲寿庚的尸骨挖出来鞭尸,又命蒲氏男子全部流放充军,女性全部入娼为奴,凡蒲氏子弟永世不得读书入仕,整个家族在明朝的几百年中沦为贱民。
多行不义必自毙,蒲寿庚为了个人“小利”,抛弃民族“大义”,暂时风光了几十年,却把子孙害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