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太宗晚年大臣进谏(唐太宗的虚心纳谏)

唐太宗晚年大臣进谏(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可是别笑古代文人傻。“太宗怀鹞”的故事普代代相传,对于君王言行多多少少是一种“软约束”,后世君王只要多少在乎形象的,都要在虚心纳谏上有所表现。牛到乾隆这个程度,他在流放官员时还要自我辩解下,恰恰说明“太宗怀鹞”留给他们的道德压力。以皇帝之矛攻皇帝之盾,比我们这些后世草民,更能洞见皇帝纳谏的真相。唐太宗善纳谏不假,但能接受哪些意见,能接受什么程度的意见,最终话语权一定是他。魏征再猛,一定不敢越过唐太宗的底线。诸如“太宗怀鹞”这样的段子,多是文人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罢了。无论真心还是假意,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戏做得都太足,几乎成为后世君王很难逾越的高峰。所以也有皇帝干脆“破罐子破摔”的,比如清朝的乾隆,就觉得唐太宗在纳谏的问题上太“矫情”。乾隆某次把一个上疏提意见的大臣发配伊犁后,专门谈了下“皇帝该怎么处理提意见的大臣”,顺道就把唐太宗拉出来批了一通:以往唐太宗对魏征,徒然以金帛作赏赐,博得纳谏的名

唐太宗晚年大臣进谏(唐太宗的虚心纳谏)(1)

说到唐太宗,虚心纳谏是个很知名的标签。中学时看历史书,有个故事印象深刻。

说唐太宗某日弄到一只罕见的鹞鹰,正玩得开心,巧遇老臣魏征。因为魏征平时就啰嗦,国君不可万物丧志,所以太宗有点心虚,赶紧忙鹞鹰藏在怀里。不料这个讨厌的魏征,早看在眼里,就不揭穿,还大讲各种古代帝王段子,拖久了,那鹞鹰竟然被闷死了。

当时没领悟唐太宗的开明,也没觉得魏征的勇谋,只可惜那只被闷死的鸟。后来则很怀疑这故事的真实性。“太宗怀鹞”早见于唐人刘悚的《隋唐嘉话》,一本笔记小说集。所以大概YY的成分居多,情节也更像私塾先生抓到调皮学生,而不像老臣遇到君王。

不过这故事倒是很能展现君王纳谏的特征——极强的表演性。如果臣子都是正常语境,提的都是正常意见,皇帝听了、改了,那都是份内之事。只有臣子提到通常看来属于“大逆不道”的意见,而又能为皇帝所容忍,才会显得君王圣明。唐太宗作为虚心纳谏的先锋模范,有“太宗怀鹞”这样传神的小故事来配,也就毫不奇怪。

无论真心还是假意,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戏做得都太足,几乎成为后世君王很难逾越的高峰。所以也有皇帝干脆“破罐子破摔”的,比如清朝的乾隆,就觉得唐太宗在纳谏的问题上太“矫情”。

乾隆某次把一个上疏提意见的大臣发配伊犁后,专门谈了下“皇帝该怎么处理提意见的大臣”,顺道就把唐太宗拉出来批了一通:

以往唐太宗对魏征,徒然以金帛作赏赐,博得纳谏的名气,其实并不是虚心听取意见。试想如果唐太宗果然从谏如流,魏征果然直言无隐,那么太宗缺德的事很多,就是他娶弟弟巢剌王(李元吉)的妃子,为何不听到魏征直言谏阻呢?当时君臣之间,争相作伪,不能互相以诚相待,而竟然能博得千载美名。朕一向不以为然。朕办理庶务,一秉大公至正,从来不肯弄虚作假以博取声誉,而对有罪臣子的处理,完全做到既宽大又公允。(见《葛剑雄写史》)

以皇帝之矛攻皇帝之盾,比我们这些后世草民,更能洞见皇帝纳谏的真相。唐太宗善纳谏不假,但能接受哪些意见,能接受什么程度的意见,最终话语权一定是他。魏征再猛,一定不敢越过唐太宗的底线。诸如“太宗怀鹞”这样的段子,多是文人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罢了。

可是别笑古代文人傻。“太宗怀鹞”的故事普代代相传,对于君王言行多多少少是一种“软约束”,后世君王只要多少在乎形象的,都要在虚心纳谏上有所表现。牛到乾隆这个程度,他在流放官员时还要自我辩解下,恰恰说明“太宗怀鹞”留给他们的道德压力。

所以乾隆也许更坦白,但绝不比唐太宗更值得推崇。帝制之下,皇帝愿意演戏,比连演戏都不屑的强;能演一辈子的戏,比偶尔演一次的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