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淝水之战一蹶不振(苻坚如果不犯低级错误)
苻坚淝水之战一蹶不振(苻坚如果不犯低级错误)这是苻坚最大的自信所在,当群臣以东晋具有军民团结并拥有长江天堑优势而反对出兵时,苻坚指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部队,说出了一句永留史册的“海口”:“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八月,苻坚命苻融率众将和慕容垂等人,率领25万步骑兵作为前锋,苻坚自己也御驾亲征,率领60余万包含汉族和羌氐、鲜卑等各族官兵,以及27万骑兵,前秦百万大军旗鼓相望,前后千里,出师阵容可谓空前绝后!不过,苻坚最倚重的汉族谋士王猛,生前一再告诫苻坚:千万不要小觑东晋而动了吞并东晋的念头,毕竟东晋是汉族众望所归的正统,虽然看上去柔弱,实际上却暗含无穷的能量。苻坚虽然心里很不爽,但也不愧“明君”之名,在王猛去世后的七年里,的确没有对东晋做过实质性的威胁。但是到了第八年,即公元383年,苻坚终于按捺不住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不顾大多数大臣,包括弟弟苻融的反对,决定征发举国之兵东征江南。支持他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被迫投降前秦的鲜卑王族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但都没有淝水之战这样充满玄机和突变,甚至还为我们贡献了四个成语:投鞭断流、围棋赌墅、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大家都知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段短暂而黑暗的“十六国时期”,在这段黑暗的岁月里,唯一算得上“治世”的,就是苻坚统治下的前秦。
前秦是与羌族同源的氐族建立的,与其他异族政权不同的是,前秦君王尤其是苻坚,非常重视汉族文化,重用汉族谋士,采取宽和的“仁政”策略,使得“关陇清晏,百姓丰乐”。所以,苻坚也可以称得上十六国时期一个难得的“明君”。
这样的枭雄,自然是不甘于偏安一隅的,统一北方后,苻坚就开始出兵攻占东晋统治下的蜀地和襄阳地区,从地理上形成了包抄吞并东晋的态势。
不过,苻坚最倚重的汉族谋士王猛,生前一再告诫苻坚:千万不要小觑东晋而动了吞并东晋的念头,毕竟东晋是汉族众望所归的正统,虽然看上去柔弱,实际上却暗含无穷的能量。
苻坚虽然心里很不爽,但也不愧“明君”之名,在王猛去世后的七年里,的确没有对东晋做过实质性的威胁。
但是到了第八年,即公元383年,苻坚终于按捺不住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不顾大多数大臣,包括弟弟苻融的反对,决定征发举国之兵东征江南。支持他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被迫投降前秦的鲜卑王族慕容垂,包藏祸心的慕容垂,其实是想趁机寻找脱离前秦的机会。
八月,苻坚命苻融率众将和慕容垂等人,率领25万步骑兵作为前锋,苻坚自己也御驾亲征,率领60余万包含汉族和羌氐、鲜卑等各族官兵,以及27万骑兵,前秦百万大军旗鼓相望,前后千里,出师阵容可谓空前绝后!
这是苻坚最大的自信所在,当群臣以东晋具有军民团结并拥有长江天堑优势而反对出兵时,苻坚指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部队,说出了一句永留史册的“海口”:“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这句话,正好切中了苻坚失败的根本原因,证明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外行,他只知道人多势众的一面,却忽视了“势危如崩”的危险,这就为淝水之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再看东晋军队,虽然人数少,只有十几万(包含遥远的荆州守军),正面抵挡前秦的其实只有八万“北府军”。这北府军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精兵,是魏晋大乱之时,从华北逃难而来的难民充当,有着国仇家恨,更有保卫最后家园的决心,所以军心士气是前秦军队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东晋军队的指挥决策者也非常团结,尤其是谢安、谢玄叔侄二人,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旷世奇才,更是让各怀鬼胎的前秦将领望尘莫及。
不过,双方实力毕竟过于悬殊,尤其是在一代“明君”苻坚的指挥下,前秦军队也并非不能打硬仗的军队,之所以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实际上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类组织学、心理学上的灾难性历史教训”。
苻坚大军和东晋军队相约,于淝水列阵决一雌雄,苻坚三十万大军,早已密集驻扎在淝水岸边,精于棋道的谢玄,则将一个无比可怕的计谋暗藏在一个看似“公平合理”的请求中。
谢玄写信给苻坚,说准备与前秦军队“速战速决”,所以请求苻坚把列阵于淝水岸边的前秦军队,略微后撤一些,腾出一块空地,让晋军渡水列阵,一决胜负。
苻坚的狂妄自大,竟然没有看出其中可怕的伎俩,慨然答应了,甚至心里还有个“小九九”,想趁晋军渡过一半时就发动突然攻击,所谓“半渡而击之”!
然而,悲剧很快就开始了。
苻坚派出上百“传令官”,分别驰往淝水前线各部阵营,命令各营起拔,陆续后撤数百米!谁料想,三十万大军一旦发动,不啻于一场山崩地陷!
众所周知,军队行军、列阵、调动、战斗,对组织性和通讯的依赖是极大的,可是古代极其原始落后的通讯和组织手段,很难保证这一切,唯一可以借助的,就是旌旗鼓号,以及日常的军事训练。
而实际上,以古代普遍松懈的组织力度下,军队训练有素的不多,大多都是处于一种“乌合之众”的状态下。在这样危险的状态下,汇聚成千上万的人,只要有一丁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各种谣言,导致军心涣散。
所以,在古代一个“合格”的军队,就必须立下各种严酷的军法,禁止士兵之间“异动、喧哗”,谁在军中敢大声说话就是死罪,为的就是怕一不留神就会引发军心动摇。
而公元383年的淝水河畔,就给全人类提供了一场最惨痛也最生动的“课”。
当前秦大军“隆隆开动”,起拔后撤的时候,最前列的官兵或许还明白为什么后撤,但是后面的军队看到旌旗摇乱,纷纷后退,再听到淝水对岸鼓号齐鸣,还以为晋军杀来,秦军败退了呢!
更可怕的是,就在这个时候,秦军中先前被俘虏的晋军俘虏,在英雄人物朱序的带领下,高声齐呼:“秦军败了!大家快逃命吧!”
这一下,秦军的混乱就再不可能遏制了!几十万大军,就算是武王伐纣的“义师”,或是孙武统领的“劲旅”,遇到这种局面,也难免会发生“兵败如山倒”的可怕溃退!
前秦军队这一败,可以说几乎就是一场极其低级的失策造成的“意外”,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既然这是一场“意外”,那么如果当时苻坚能清醒一点,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淝水之败呢?前秦甚至也可以平定东晋、统一天下呢?
如果单就淝水之战而言,很大程度上是这样,如果秦军不上当,数万晋军是很难取胜的。
如果淝水之战秦军取得了胜利,就会更加增强秦军的士气,而本来就软弱妥协的东晋皇帝则会如丧考妣,完全有可能像几十年前的东吴政权那样,“一片降幡出石头”。
当然,如果东晋皇帝够坚定的话,信赖谢安、谢玄以及刘牢之等一批猛将的话,东晋还是完全可以一战的,毕竟战争打的不只是人数多少,还有智谋!
比如,如果谢安派人去策反慕容垂的前燕部队,在前秦大军中发动哗变,本来就不是很稳固的秦军,很可能同样会发生灾难性的溃败。
当然,这些都只是假设而已,事实就是,在苻坚的过分自信下,给了东晋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最终败北,这实在不是一个“千古明君”该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