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赵鑫的满满回忆(赵鑫中短篇系八)

赵鑫的满满回忆(赵鑫中短篇系八)其实,不仅对于卡夫卡自己的秘密适用,你把自己一项与社会习俗、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主流不一致的想法、说法、做法展示出来,只要一替换,就会发现完全适用,所以这就像一个公式和模拟情景再现,在这个意义上,他就是普世的了,拥有了长存的生命力量。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描写,都是很具体、很生活、很逻辑化的了,读起来没有理解的难度,所以只要一个点通了,就全都通了。只要你把变成甲虫这件事换成一件深深隐藏在卡夫卡心中的一个秘密,并且无论如何也不会被他的家人和社会所接受,再加上甲虫肚子上的几点白色液体的提示,就会大致方向差不了多少了。一旦一天醒来,秘密已经公开,他就会收到像变成甲虫一样被排斥、攻击、伤害······所以这个现实对于卡夫卡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然而他又能如何排解呢?钻在他的地下室里写些这样的文字罢了,一生孤寂。卡夫卡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和理解,做了这样的假设,然后顺着思路写下去,一切现实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

赵鑫的满满回忆(赵鑫中短篇系八)(1)

赵鑫|中短篇系八:卡夫卡

(20)《变形记》(补)

当时固执的凭印象认为,《变形记》是长篇,在这个集子中的“一二三”是节选,之前看过了,这个系列又是“中短篇”,就没再看,也没有写读后感。最近以“完成”的心理检查,发现《变形记》就是个中篇啊,那个版本是全译了,所以就想补上,才能“完成”啊。

《变形记》已经算卡夫卡写的非常友好的文本了,读得下去,也没什么难理解的,其实,作为最大意象的甲虫,以及主人公因此受到的排斥、攻击、伤害······不仅是外界,而更直接和致命的来自应该是最亲近的家人,联系卡夫卡自身和原生家庭,就可以判断了。

只要你把变成甲虫这件事换成一件深深隐藏在卡夫卡心中的一个秘密,并且无论如何也不会被他的家人和社会所接受,再加上甲虫肚子上的几点白色液体的提示,就会大致方向差不了多少了。

一旦一天醒来,秘密已经公开,他就会收到像变成甲虫一样被排斥、攻击、伤害······所以这个现实对于卡夫卡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然而他又能如何排解呢?钻在他的地下室里写些这样的文字罢了,一生孤寂。

卡夫卡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和理解,做了这样的假设,然后顺着思路写下去,一切现实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

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描写,都是很具体、很生活、很逻辑化的了,读起来没有理解的难度,所以只要一个点通了,就全都通了。

其实,不仅对于卡夫卡自己的秘密适用,你把自己一项与社会习俗、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主流不一致的想法、说法、做法展示出来,只要一替换,就会发现完全适用,所以这就像一个公式和模拟情景再现,在这个意义上,他就是普世的了,拥有了长存的生命力量。

其实,我想,对于卡夫卡的写作状态来说,笔记、灵光一现的碎片、超短篇是最适合的形式,彼此都不累,又可以体现特点;而短篇呢,还好吧;中篇就到了极限了;而没写完却被出版的长篇,其实可能是写不完的,也不必写完,那不是卡夫卡hold住的。

《变形记》可以算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吗?就雅俗共赏这一点,大概可以不会一下子就把读者吓跑;长度呢,也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它是某种程度上的“私小说”,主要表现了个人问题与家庭、社会间的矛盾。相对于他不断强化的对官僚人类社会的无力绝望的主题来说,这大概不算主体。

如果卡夫卡在当代,他心里的部分挣扎应该会有所缓解,而相当一部分当然还是无解的,甚至更彻底的无语吧。当他在处理《变形记》的时候,应该会很不一样了。

《变形记》是进入卡夫卡世界的一把比较顺手的钥匙,愿不愿意进,进入之后兜兜转转多久,就全凭个人的兴趣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