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素食(素食等于不吃肉)
什么是最好的素食(素食等于不吃肉)中国素食由宋代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据《东京梦华录》、《梦粱录》记载,在北宋都城汴梁(现开封)就已出现了专营素食的餐馆。林洪的《山家清供》中首次记载了“假煎鱼”、“胜肉夹”和“素蒸鸡”等仿荤烹饪技术。南宋首都临安,市井中流行的素食足足有上百种,充分显示出素食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唐代的药王孙思邈曾经说:“……食最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意思是说,荤食可以有,但应“简少”,切勿因贪图肉类的鲜味而多食伤身,特别是在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更要谨慎。孙思邈进一步说道:“老人所以多疾者,皆有少时春夏取凉过多,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们不应当过度追求浓烈肥厚的饮食,“平易恬淡”方为素食养生之真谛。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记载了利用蔬菜做成素食的食疗方法。后世的《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本草
素,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其本意是指洁白而精致的丝织品。中国人习惯于朴、素二字并称,然而我们用心揣摩这两个字的细微差异,会发现从审美层次而言,“素”的境界似乎要高出平淡至极的“朴”一筹。谈到素食,随着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将会逐渐发现,于简淡中不乏绚烂色彩的中国素食,不可与西方国家的素食主义(Vegetarianism)划等号。
西方素食主义源自欧洲。欧洲历史上的食物生产方式是以畜牧业为主,因此肉类、奶类长期以来在欧美饮食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这种不均衡的饮食方式也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的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等,于是一场倡导纯素食的西方素食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西方素食主义往往还与爱护生命的哲学思考有关。如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有着“西方素食主义之父”之称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曾经说:“只要人们持续无情摧毁低等动物的生命,他就永远不能体会健康或和平的真谛,因为人们若不能停止屠杀动物,那么他们就会互相残杀。的确,播下谋杀及痛苦种子的人是不可能收获快乐和爱心的果实的。”在这一点上,西方素食主义与东方佛教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中国的素食文化则糅合了道家“恬淡养生”、儒家“修身养性”、佛家“慈悲为怀”,并且体现出对于世俗口味的一种理解与包容。对比西方素食主义,我们可以发现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对于素食更像是一种长期的选择与实践活动,中国素食文化从来都不是单调、乏味、严苛和万马齐喑的。
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们不应当过度追求浓烈肥厚的饮食,“平易恬淡”方为素食养生之真谛。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记载了利用蔬菜做成素食的食疗方法。后世的《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等也都不乏素食养生相关的著述。
你知道“最伟大的素食”是什么吗?答案是豆腐,它诞生于汉代,相传由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能为我们提供一般素食较为缺少的优质蛋白,而又不像肉类那样含有很多的脂肪,而且和肉类蛋白还有互补作用,堪称一种理想的素食食材。从唐宋以后,不仅素斋离不开豆腐,而且荤菜对于豆腐也非常欢迎。聪明的中国人在豆腐的吃法上也不断推陈出新,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豆腐也飘洋过海来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居民的餐桌上。
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南北朝的“菩萨皇帝”——梁武帝,大力倡导清淡素食,从而使素食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一大特色。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曾经说:“……食最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意思是说,荤食可以有,但应“简少”,切勿因贪图肉类的鲜味而多食伤身,特别是在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更要谨慎。孙思邈进一步说道:“老人所以多疾者,皆有少时春夏取凉过多,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
中国素食由宋代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据《东京梦华录》、《梦粱录》记载,在北宋都城汴梁(现开封)就已出现了专营素食的餐馆。林洪的《山家清供》中首次记载了“假煎鱼”、“胜肉夹”和“素蒸鸡”等仿荤烹饪技术。南宋首都临安,市井中流行的素食足足有上百种,充分显示出素食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
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竟也是一位精通素食文化的“大家”。苏东坡其实堪称一位著名的美食家,“东坡肘子”就是他家喻户晓的一大美食发明,在食材的选择上,苏轼并不是一位纯素食主义者,但是因为他仕途不顺,不断遭受贬谪,微薄的俸禄使他不得不常以素食果腹,但苏轼的通达乐观令他并不以此为意。在被贬谪黄州团练副使任上,苏轼用黄州的豆腐做出了“东坡豆腐”,后来也成为广为流传的一道美味名菜,这道菜以味美而不易碎的黄州豆腐为主,辅以香菇、火腿一同焖煮,质嫩色艳,鲜香味醇,营养丰富,堪称一道素食精品。
至明清时,中国素食文化愈加繁荣发展。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中国交通史》中记载到,明代高僧隐元东渡日本并带去了众多的中国素食烹饪技艺,且冠其名为“净素烹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一百回中列有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素菜清单:“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这错综纷繁的食材清单,体现出了中国素食的出神入化。清代文学家李渔对素食品鉴亦颇有心得。他在《闲情偶记》“饮馔部”中对各种蔬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其中他对笋这种素食材的评价极高,称其为蔬食中的“甘草”,对其养生价值给予了极大的赞誉,并引用苏东坡名句“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富有情趣地指出笋、肉搭配,既能医俗,又可医瘦。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通过追溯中国素食文化的源流,我们不难发现,历来中国素食文化兴盛之时,皆为盛世,这一定不是巧合。盛世,不但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国人提供了素食文化的物质基础,还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从终日奔波劳碌中得以脱身,去追求一种更精致、更健康、更优雅的生活方式,而素食文化无疑是实现这种生活方式的一种理想载体。
对于幸逢盛世的我们,提倡素食主义,完全不等于西方素食主义那样严苛地摒弃荤食,而是提倡适当多地涉及素食,更科学合理地搭配荤素,在“无肉不欢”的日常饮食中为素食保留一片美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