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乐平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乐平打造特色鲜明现代化赣东北明珠)

乐平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乐平打造特色鲜明现代化赣东北明珠)“双创双修”:幸福满满 收获多多乐平市先后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市(县)、全国返乡创业示范县(市)、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入选中国县域经济300强,被江西省原文化厅命名为“赣剧之乡”。乐平工业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景德镇国家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古戏台营造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原文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发掘出的唐代南窑入选2013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工作中的古建传人 郎治平/摄 朱德文 程茂津大美乐平,明珠生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乐平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乐平”目标,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赣东北明珠。该市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适应经济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同时,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合格答卷。

乐平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乐平打造特色鲜明现代化赣东北明珠)(1)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张翼/摄

乐平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乐平打造特色鲜明现代化赣东北明珠)(2)

智慧型农贸市场 柴有江/摄

乐平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乐平打造特色鲜明现代化赣东北明珠)(3)

乐平工业园区 徐天泽/摄

乐平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乐平打造特色鲜明现代化赣东北明珠)(4)

乐平市体育中心 王乐/摄

乐平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乐平打造特色鲜明现代化赣东北明珠)(5)

工作中的古建传人 郎治平/摄 朱德文 程茂津

大美乐平,明珠生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乐平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乐平”目标,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赣东北明珠。该市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适应经济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同时,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合格答卷。

乐平市先后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市(县)、全国返乡创业示范县(市)、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入选中国县域经济300强,被江西省原文化厅命名为“赣剧之乡”。乐平工业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景德镇国家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古戏台营造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原文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发掘出的唐代南窑入选2013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双创双修”:幸福满满 收获多多

近年来,乐平市始终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工作理念,连续打出一系列漂亮组合拳,有效推进“双创双修”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不仅成功入选2018-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更为全市群众带来了满满的的幸福感和收获感。

聚焦“塑形铸魂” 创出“精气神”

立足宣传,让红色基因立起来。充分利用方志敏故居和赣东北特委旧址等红色资源,将乐平红色基因故事列入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学生课堂的必学内容,并通过“流动党校”“古戏台讲堂”等宣传平台,加大红色文化宣传,让红色基因立起来。

立足服务,让志愿服务兴起来。制定下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乐平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奖励帮扶及礼遇实施办法(试行)》,开展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今年上半年,该市在江西志愿服务网注册229支志愿服务队共6.26万人,志愿服务达26.6万余小时,志愿服务在当地广泛开展。

立足创建,让文明新风树起来。深入推进文明新风行动,倡导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活动,开展了“启航爱心驿站——情系城市美容师”,启动了“青山白化”专项治理,推进绿色生态殡葬改革工作。立足古戏台文化、洪马文化,出台了“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及南窑遗址保护实施方案,举办了“多彩非遗·美好乐平”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活动。

聚焦“百姓意愿” 修出“净畅美”

围绕宜居,打好净空净水净土攻坚战。坚持以铁的手腕整治工业园区“三废”问题,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行“河长制”“路长制”“社区共建制”,深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对主河道乐安河等水系进行整治。禁止肥水养鱼,收回全市小(一)(二)型水库242座。全面清理黏土砖厂,拆除畜禽养殖棚18.19万平方米,保持两违建房零增长。截至目前,该市乐安河国控跨界断面水质保持在三类以上,城市空气API指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废气进城扰民基本得到杜绝。

围绕安居,打好扶贫棚改攻坚战。大力实施“两业 分红”“四个一”工程,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光伏扶贫再扩面、健康扶贫再提升、教育扶贫再对接、贫困村庄整治再推进,实现贫困户“四不一少”目标。加大中心城区棚改力度,加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棚改征收近4000户,拆除违章建筑24.1万平方米。

围绕乐居,畅通断头路完善功能修补。建立三年规划项目库和各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今年,该市共确定“双创双修”建设项目127个,计划投资186亿元,快速推进了磻溪河田园综合体、人民路改造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了生活垃圾发电、景鹰高速挂线改造等一批项目,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打通了11条城市断头路。老北街复原及修缮完成2.3万余平米,近3亿元的体育中心已投入使用。新改建下水道537处,修缮道路62.2万平方米,美化建筑外立面140万平方米,绿化种树种草52.9万平方米等,乡镇11个中转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磻溪水厂正式通水。

聚焦“体制机制” 抓出“细实活”

“双创双修”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为将“双创双修”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乐平市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从组织、机制、资金、操作等四个方面,不断健全保障,做到抓细、抓实、抓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当责任,持续发力,靠前指挥,定期调度;建立以“双创双修”指挥部为中心、以各镇街道和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统筹管理机制,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推行市场化运作的同时,注重项目资金叠加效应。

针对“双创双修”工作实际,该市急群众之所急,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干、担当干、见效干,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双创双修”建设成果,感受到“双创双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工业环保:双箭齐发 魅力十足

今年1至9月,乐平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95.16亿元,增长14.8%。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增长速度,不但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反而是在工业园区“企业个数做减法,企业规模做加法”的背景下取得的。上半年,在全省开发区创先争优综合考评排名中,乐平工业园区排名14位;在省级园区单独排名中,排名第4位,跻身省级工业园区前5强。

1至9月,根据省环保厅反馈情况和乐平市长期监测的数据显示:乐安河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2017年枯水季节,甚至达到了Ⅱ类水质。由此,乐安河实现了历史上有数据记录的最好水质。

转换功能 工业经济驶入快车道

2016年9月,乐平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与世界对话中打造特色鲜明的赣东北明珠”目标,描绘了新的乐平发展蓝图。工业经济是主导产业,实现“明珠梦”,离不开工业的崛起。两年多来,该市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了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矿产建材、绿色食品等“5 2”特色产业体系,使工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发展,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今年1至6月,乐平工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76亿元,工业增加值54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上缴税收6亿元,出口交货值2.5亿美元,安置就业人员约2万人。今年下半年以来,园区持续给力,全年总产值有望实现450亿元,较去年增加70亿元。据了解,园区110余家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65家,上市公司1家(世龙实业),宏柏新材正筹备上市。今年,骨干企业表现突出:天新药业生产总值增长30%,税收有望突破10亿元,成为景德镇市首家税收过10亿元企业;宏柏科技生产总值增长50%,预计税收可达1.5亿元。据预测,到2020年,乐平工业园区总产值有望达600亿元,税收达35亿元,为乐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支柱产业稳中向好。今年1至8月,该市五大支柱产业产值除矿产建材业外,其他行业都呈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机械制造和精细化工行业增速较快,分别达68.9%和25.7%,绿色食品行业增速19.9%,生物医药行业增速14.2%。

工业发展质量稳中有优,先行指标表现良好。当前该市正着力推进“新增20户规模企业、20户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0户过千万税收重点企业”培育工程。目前,工业新开工及续建项目58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

工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园区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该市不断完善工业集中区规划和建设,构建了“一园三区”新格局。在有序推进总投资10亿元工业地产等项目建设步伐的同时,加快谋划鸣山工业小区建设,作为未来工业企业落户主要集聚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众埠返乡创业园和其他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环保整改 城乡呈现新颜值

今年10月1日,最新版乐平城市宣传片正式发布,令人耳目一新,震撼不已。绿色、美丽、生态已经成为乐平这座古邑新城的主色调。

过去,在人们印象中,乐平拥有江西少见的化工业业态,环境质量方面并不理想。然而,近几年,该市按照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精神要求,真抓真改,环保攻坚战硕果累累,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水质变清澈。2017年,乐安河断面2月份和4月份为劣Ⅴ类水。被省环保厅通报后,乐平市立即行动,果断采取16项工程性整改措施。随着整改工作的不断推进,乐安河野鸡山村断面水质明显好转。2017年5月以来,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10月至12月达到罕见的Ⅱ类水质。乐安河上多年未见的“夕阳唱晚,渔翁垂钓”的绝美画卷再次呈现。

空气变清新。2017年以来,该市对园区企业采取“不利气候条件下错峰生产、在线智能化监测有组织废气排放、环保监管人员24小时巡查无组织废气排放”等监管模式,有效根治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异味扰民问题。同时,还大力实施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治理,扬尘污染得到明显遏制。2018年1至9月优良率为89.5%,同比增长1.3%。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东湖新区的居民们终于可以推开窗户在家里呼吸新鲜空气。

人民群众认可。该市实施了总预算约25.57亿元的16个环保整改项目工程的同时还加大查处力度。2017年,环保部门立案31起,同比增长63.16%;行政处罚同比增长252.81%;移送公安机关查处7起,行政拘留11人、刑事拘留9人。2018年1至9月,立案处罚43起,行政处罚280余万元。该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让广大市民亲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了以乐平环保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环保组织和全市人民的高度认可。

古建产业:保护传承 发展创新

11月12日,位于乐平市塔前镇的中乐古建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繁忙的景象。“我们中乐古建公司为很多年轻人搭建了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一说起自己的古建公司,中乐古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松满是自豪。

2017年,中乐古建集团有限公司创造产值上亿元,吸纳了近200名中青年农民就业。通过古建技艺的传承,这些人年收入最高的达30万元,最低的也有近5万元。据介绍,获得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建筑面积达3773.6平方米的贵州省瓮安县草堂大戏楼(砖木结构)也是他们公司建造的。

中乐古建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功是如今乐平古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古建产业兴盛于乐平,有着其独天得厚的区位优势。乐平是中国古戏台之乡,全市古戏台多达458座。融建筑学、美学、力学、声学与堪舆学于一体的乐平古戏台,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2014年,以木雕为主的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成功申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乐平古建产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近40年的演变与发展,目前该市从事古建产业的木工、雕工、石工、画工等各类工匠已有5000余人,其中有省级古戏台营造技艺传承人2名、县级古戏台营造技艺传承人22名。

此前,乐平市木雕技艺从业人员虽然众多,但一直单打独斗,对外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为扩大行业发展规模,增强乐平古建队伍在全国的影响力,2018年,“乐平古建商会”和“乐平古戏台文化发展商会”应运而生,开启了当地古建产业抱团发展之路。借助商会这一平台,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传承人凝聚在一起,古戏台营造技艺的名气在全国业界扶摇直上,洽谈的业务量呈跨越式递增,古戏台营造企业已成为乐平当地不可小觑的经济实体,占据了国内古建市场的半壁江山,年产值近30亿元。

古建产业的核心是古戏台营造技艺,古戏台营造技艺的核心是雕刻技艺。作为一种依赖熟练度而完成技能提升的手工工艺,它不仅需要图像造型熟练,更要求有艺术韵味,是靠时间堆积出来的。而在当地很多古建企业中,工匠却多以青年人居多。这一现象也导致,尽管目前乐平市学习古戏台营造技艺的各类工匠众多,但掌握技艺精髓的人才却又极其稀缺。

近年来,为了避免出现“人才断层”现象,让非遗技艺进一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乐平市顺应市场需求,将扶持发展古建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营造非遗技艺传承的浓厚氛围,着力发掘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非遗技艺传承人,不断激发能工巧匠的创业激情,催生了数十家不同规模的古建企业,让非遗技艺传承在当地蔚然成风,成功地促进了古戏台营造技艺与木雕技艺的传承发展。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古城古镇古街改造、旅游景区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文化底蕴厚重的仿古建筑有着巨大的需求。这巨大的商机,在拉动乐平古建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让乐平数千名能工巧匠成了古戏台文化走向全国的文化使者。目前,为助推古建产业大发展,乐平市正在规划建设以古戏台为主题,集生态旅游与古建产品加工、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