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图右为《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图左为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蔡元培,胡适,李大钊6月,李与王光祈、周无、曾琦等成立少年中国学会;7月30日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大会,推为编辑主任。7月,李在《言治》季刊第3册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比较分析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20世纪俄国革命,阐述俄国革命之本质及对世界将产生之影响。10月,李应邀任北京大学《国民》杂志顾问。11月底,李在北京大学于中央公园举办之“庆祝协约国战胜”大会上发表〈庶民的胜利〉演讲。12月,李任《新潮》杂志社顾问;李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庶民的胜利〉;李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任北大图书馆主任(馆长)时的李大钊1919年1月1日,李在《每周评论》第三号上发表社论〈新纪元〉;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校学生3千余人举行示威,五四运动爆发;5月5日,李指导并协助《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是月李负责编辑《新青年》第六卷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直隶乐亭(今河北)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13年天津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去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曾参加反袁世凯运动。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1)

李大钊

1889年10月29日(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日),李大钊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899年,李与夫人赵纫兰结婚,1914年春,李在东京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馆内学习英语和日语。夏,和章士钊相识,并向其约稿。李和明治大学的高一涵合办“甲寅”杂志。9月,李入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2月,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在东京成立,会议决定组织归国请愿团,抗议袁政府行径,公推李为文牍干事,8月,李发表〈厌世心与自觉心〉于《甲寅》杂志,批疑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李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2月,袁称复帝制,于1916年洪宪建元,改民国为“中华帝国”。

参与编辑《新青年》

1917年1月,李任章士钊在北京创办的《甲寅日刊》编辑,在创刊号发表〈《甲寅》之新生命〉。1918年1月李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由章士钊向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推荐。2月,李与周同煌、李辛白等成立北京大学“大学公余法文夜校”。

6月,李与王光祈、周无、曾琦等成立少年中国学会;7月30日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大会,推为编辑主任。7月,李在《言治》季刊第3册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比较分析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20世纪俄国革命,阐述俄国革命之本质及对世界将产生之影响。10月,李应邀任北京大学《国民》杂志顾问。11月底,李在北京大学于中央公园举办之“庆祝协约国战胜”大会上发表〈庶民的胜利〉演讲。12月,李任《新潮》杂志社顾问;李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庶民的胜利〉;李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2)

任北大图书馆主任(馆长)时的李大钊

五四运动

1919年1月1日,李在《每周评论》第三号上发表社论〈新纪元〉;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校学生3千余人举行示威,五四运动爆发;5月5日,李指导并协助《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是月李负责编辑《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计划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并完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初稿。9月21日,应觉悟社邀请到天津讲演,与周恩来等觉悟社成员见面。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3)

蔡元培,胡适,李大钊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4)

图右为《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图左为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组建中共

1921年3月初,李被推参加北京国立八校索薪斗争的组织委员会;3月30日,李参加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提议建立“事务所”。春,李帮助天津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4月至8月,李担任北京“八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代理主席,开展索薪斗争。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起草并制定党的纲领,选举党的中央机构,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山东等共产党支部派代表参加;李虽因故未出席中共一大,但党内公认其对建党的贡献,故与陈独秀被誉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5)

会见孙中山

1922年8月下旬,李去上海、杭州,参加中共中央在西湖举行的特别会议,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月底,李在上海会见孙中山,“讨论建国种种问题”,“畅谈不倦,几乎忘食”。11月7日,李出席北京各进步团体联合举行“苏联十月革命纪念会”,被推为主席,并发表演说。12月,李辞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职,任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

逮捕及处决

1927年4月6日,李在北京被捕。在西方国家驻华公使团的授权下,张作霖的奉军和“京师警察厅”出动,警察总监陈兴亚指挥京师警察厅侦缉处处长吴郁文、副处长雷恒成率500多奉系宪兵与京师警察,突击苏联大使馆以及附近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事处、庚子赔款委员会等处,李全家同时在苏联大使馆被捕,李接受京师警察厅司法处长蒲志中的军法审判。中国共产党员范鸿劼、谢伯俞、谭继尧、杨景山及中国国民党左派邓文辉、张挹兰等先后被捕。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6)

逮捕李大钊的通缉令

由于李是北京大学教授,各方都有人试图营救,张作霖面临很大压力,但是李等人的罪行已经重到让西方国家剥夺苏联外交豁免权。为此他给政府前方将领如张学良、张宗昌、孙传芳等六位发电征询意见,除阎锡山没有回复,其余将领都主张立即正法。南方的蒋介石发来密电,建议“速行处决,以免后患。”4月28日,李等20人经北洋政府奉系军阀在北京警察厅秘密军法会审,宣布死刑。

1927年4月29日的北京《晨报》报道李受刑详细过程:前日方传军法会审尚未正式开庭,而昨日下午党人20名已被绞杀决矣……当日看守所马路断绝交通,警戒极严。军法会审派定东北宪兵营长高继武为监刑官,在所内排一公案,各党人一一依判决名次点名,宣告执行,由执刑吏及兵警送往绞刑台。闻看守所中只有一架,故同时仅能执行二人,而每人约费时18分始绝命,计自2时至5时,20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7)

李大钊、路友于等烈士就义前留影,李大钊烈士左侧为路友于,右侧为张挹兰

1927年5月4日,武汉国民政府的汉口《国民日报》发表《五四与李大钊》社论,号召人们“从悲哀中生出更大的勇气与反革命派决一死战”。5月8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署名“魏琴”在中共中央《向导》周刊第195期发表《悼李大钊同志》一文。5月16日,中共中央与湖北省委在汉口召开万人追悼大会,湖北省委书记张太雷致辞说李是“代表全中国全世界一切被压迫同胞谋利益求解放,与一切反动派和军阀、帝国主义相反抗而死”。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8)

赵纫兰带着儿女,登门拜见李大钊昔日同事沈尹默、周作人、胡适、蒋梦麟等,请求北京大学代办安葬。社会各界为李开始公益募捐活动。发起13人为蒋梦麟、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傅斯年、刘半农、钱玄同、马裕藻、马衡、沈兼士、何基鸿、王烈、樊际昌等每人捐了20元。北大教授李四光、郑天挺每人捐10元,马寅初等每人捐20元,梁漱溟等每人捐50元。外地故友鲁迅捐50元,戴季陶捐100元,陈公博捐300元。

国民党一些派系的人也出钱捐助,如汪精卫捐1000元。善款都由北大会计科代收。社会各界在北平宣外下斜街浙寺举行公祭,周作人也参加了公祭,并给李宅送去了一个花圈,以及10元的奠仪。随后,李被安葬在万安公墓,蒋梦麟校长出面购置的墓地(并为烈士的夫人预购了穴地),刘半农撰写墓碑。,周作人为此又捐款20元。1933年4月23日,在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由宣武门外下斜街移柩赴香山万安公墓的李大钊出殡公葬。

1942年11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讲:“没有中国共产党以前就有马克思主义了,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怎么会有这个过程呢?事实上,那时候李大钊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1921年至1924年之间,李大钊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那不是马列主义是什么?”1943年4月28日李大钊就义16周年,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文称李大钊是“廿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思潮最早的倡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号召学习李大钊“高度共产主义气节和操守”。

李大钊因为什么事被害的(李大钊遇害之谜)(9)

1957年和1959年李大钊就义30周年和诞辰70周年之际,学术界研究李大钊掀起了两次高潮,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搞清了“李大钊同志是最早在我国宣传十月革命的意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号召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的思想家和启蒙者”。五四运动6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李大钊是“中国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一个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