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盛极而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真的是个祥和盛世吗)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盛极而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真的是个祥和盛世吗)而今,苏联和勃列日涅夫都已成历史,大国解体的悲剧在却仍在不停的警醒后世,纵观勃列日涅夫时代,不知变革是其失败根本原因,我们当以此为鉴,焕发出更具活力的创新未来。 1968年,捷克领导人杜布切克发动了“布拉格之春”运动,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拜托苏联的绝对控制,此消息一传出,勃列日涅夫便下令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就占领了布拉格机场,武装封锁了全城,逮捕了杜布切克,当苏联的坦克碾过布拉格昔日浪漫的广场时,留下的是东欧男女老少对大国沙文主义的厌恶与痛恨;与此同时,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并在中苏边界疯狂挑衅,威慑中国,致使中苏关系急转直下,这让苏联彻底失去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支持。 1979年,勃列日涅夫又将拳头伸向阿富汗,通过闪电战术迅速歼灭阿明反苏政府,扶持傀儡政权,大肆入侵阿富汗,让民众饱受战乱之苦,这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大国沙文主义的残暴,在随后于苏联本土举行的奥运会
在苏联的历史上,勃列日涅夫所执政的时间高达18年之久,俄罗斯当代的民意调查普遍对其时代的苏联表示认可,大多数民众普遍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所谓的“黄金时期”。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可否认,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为增长,常规军队数量,核武器数量均为世界第一,令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忧心忡忡,此外,在1965到1970年的五年中,苏联的经济水平也大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均有质的飞跃,一切似乎无比繁荣稳定。
然而,在这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是苏联衰落解体的“回光返照”,在经济发展,政治外交,军事力量方面均暗流涌动。
经济虚假繁荣,实则停滞早在赫鲁晓夫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便凸显了出来,对此,他识时务的进行农业改革,破除斯大林时期的僵化经济体制,为苏联的经济变革发展铺好了路,虽然赫鲁晓夫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黯然谢幕,但是他的经济遗产却被勃列日涅夫完美继承,顺着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路线,勃列日涅夫得以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让苏联拥有了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水平,这让勃列日涅夫沾沾自喜,认为经济体制完美无缺,无需变革,到了七十年代前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惨遭经济滞胀的滑铁卢,这让苏联的石油与天然气产业谋取了巨额暴利,源源不断的外汇更是让勃列日涅夫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进行任何经济变革,以至于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停滞泥潭。
1968年,捷克领导人杜布切克发动了“布拉格之春”运动,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拜托苏联的绝对控制,此消息一传出,勃列日涅夫便下令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就占领了布拉格机场,武装封锁了全城,逮捕了杜布切克,当苏联的坦克碾过布拉格昔日浪漫的广场时,留下的是东欧男女老少对大国沙文主义的厌恶与痛恨;与此同时,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并在中苏边界疯狂挑衅,威慑中国,致使中苏关系急转直下,这让苏联彻底失去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支持。
1979年,勃列日涅夫又将拳头伸向阿富汗,通过闪电战术迅速歼灭阿明反苏政府,扶持傀儡政权,大肆入侵阿富汗,让民众饱受战乱之苦,这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大国沙文主义的残暴,在随后于苏联本土举行的奥运会中,一百多个国家拒绝参加,苏联彻底遭到了世界的敌对与唾弃。
1982年,执政苏联18年之久的勃列日涅夫去世,他留下了腐败的政坛,停滞的经济,完全被孤立的外交环境。苏联曾经在十月革命烽火中的伟大光辉,在卫国战争中抵抗法西斯的顽强精神似乎随着勃列日涅夫身上的勋章一起下了葬,仅仅九年之后,它便完全解体了。
而今,苏联和勃列日涅夫都已成历史,大国解体的悲剧在却仍在不停的警醒后世,纵观勃列日涅夫时代,不知变革是其失败根本原因,我们当以此为鉴,焕发出更具活力的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