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平夫妇(贺平和邓榕谈恋爱后)
贺平夫妇(贺平和邓榕谈恋爱后)可即使两人对彼此已经暗生情愫,但一开始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在那个年代,他们通过一封封书信往来相恋了。“我们赶紧回家吧,我的家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你了。”与此同时,邓小平一家正在忙碌地准备着晚饭,等待着这位重要客人的到来...原来,车站里的那个姑娘,就是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而来到邓小平家中作客的年轻人,叫做贺平,是邓榕的恋人。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邓榕同志你好,我是贺平,我们终于见面了!”
1972年2月的南昌车站,一个年轻小伙站在邓榕的对面,他个子很高,说话声音很洪亮。
此时贺平正从容地做着自我介绍。
这是两个年轻人的第一次见面,邓榕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聊着聊着,她慢慢找到了之前通书信时的熟悉感觉,只听她笑着对贺平说:
“我们赶紧回家吧,我的家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你了。”
与此同时,邓小平一家正在忙碌地准备着晚饭,等待着这位重要客人的到来...
暗生情愫,定下两人亲事原来,车站里的那个姑娘,就是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而来到邓小平家中作客的年轻人,叫做贺平,是邓榕的恋人。
在那个年代,他们通过一封封书信往来相恋了。
可即使两人对彼此已经暗生情愫,但一开始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还是两人的“中间人”吕彤岩,看穿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意,主动撮合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久后,两人就正式确认了关系。
这一天,贺平写信给邓榕,告诉她自己不久后要去江西永修看望自己的父母,途中会经过南昌。
此时的邓榕觉得,这是带贺平见一见自己的父母的好机会,他们约定在江西南昌的车站见面。
说做就做,在与贺平通完书信不久,邓榕也经过了批准,回到了江西南昌。
邓榕回到家时,还是邓小平夫妇首先发现了小女儿的异常,平时闹腾腾的小女儿,此时却十分安静,似乎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跟他们说。
果不其然,在二老的等待下,邓榕终于将她与贺平相恋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人们常说,了解一个人,要先了解这个人的家庭背景。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邓小平忙问小女儿贺平是谁家的孩子,在得知是贺彪的第三个儿子后,他松了一口气。
贺平的父亲贺彪,是一位老红军了,他21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我党的地方革命工作。
同年6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红军后,先后任红二军团医院看护长、医训队队长。
当时在我军部队中,有很多伤员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这让贺彪很忧愁。
为了更好地治疗军中的同志,他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中医书籍,还乐此不疲地向当地的村落收集一些老方子,用来研究。
后来,他甚至成为了擅长医术的道长徐本善的徒弟,勤奋地向师傅学习医术。
在贺彪争分夺秒的努力下,他成了军中的“全能医生”,士兵们对他不是一般的信任。
在那个战争年代里,贺彪拯救了我军无数的伤员,甚至连贺龙、贺炳炎,都曾是他的病人,接受过他的治疗。也由此,贺彪在军中被大家誉为“红色神医”。
而邓小平很赏识贺彪的有勇有谋,认为他很有本事。都说“虎父无犬子”,想来他的儿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一切的定论,都还要等见到贺平这个人之后,才好做判断。
这一天,邓榕特意早早地跑到南昌车站来接贺平,此时的她内心是说不出的激动。说起来,他们这还是第一次见面呢!
过了一会儿,一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吸引了邓榕的注意,她有预感: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恋人贺平。
事实也确实如此,两人相认后,都有些激动又有点兴奋,这种感觉很奇妙。一路上,两人一开始还有些拘谨,聊着聊着彼此便找回了那种熟悉的感觉。
到家之后,邓榕开始给自己的家人介绍贺平。贺平也很有礼貌,主动地向邓家人问好。
平日里看上去有些严肃的邓小平,在这一天也喜笑颜开,这让原本还很紧张的贺平,顿时有些安心。
与此同时,他的到来可让一屋子人忙坏了。邓榕的母亲卓琳,忙着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
邓小平也没闲着,他热情地招呼着这个年轻人,还时不时地与他拉着家常,似乎格外关注着他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
在交谈中,邓小平发现这个年轻人性格爽朗,说话又很注意分寸,是个聪明且踏实的孩子,心里对他很满意。
两天后,因为贺平还要去看望自己的父母,不得不要跟邓家人告别离开了。
听到他是要去看望在江西永修的父母,邓小平夫妇便也没有再强留。
于是在感谢完邓家人的招待后,贺平急匆匆地踏上了回家之路。
贺平走后,看着一家人对这个年轻人都很满意,邓小平便主动提出说,这门亲事自己同意了。
而另外一边,刚到家的贺平也迫不及待地告诉了自己的家人,自己与邓小平的女儿邓榕相恋的事情。
父亲贺彪一听,郑重地点点头,并认真地嘱咐儿子:
“你是一个男孩子,一定要照顾好她,细心地照顾她、关心她。”
就这样,这门亲事,在双方家长的一致同意下,定下了。
白云孤飞,幸得海内知己而要说起贺平与邓榕的相恋故事,那么一定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两人的共同好友——吕彤岩。
吕彤岩,是开国上将吕正操的女儿。邓榕和她早就认识了,两人年龄差不多,又有共同话题,两人对彼此很熟悉。
当时邓榕参加下乡运动,这让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的邓榕,不免备受思念。
为此吕彤岩特意每天干完活后,就来陪她聊聊天,解解闷,彼此之间能做个伴。时间一长,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几乎无话不谈。
聊着聊着,吕彤岩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于是高兴地拍着邓榕,笑着对她说:
“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他一定和你有很多共同语言,也许你跟他聊完后就不会这么烦闷了。”
吕彤岩介绍的这个人就是贺平,有着“红色神医”之称的老红军贺彪的三儿子。
他的父亲贺彪既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者,也是一个有勇有谋、有本事有担当的中国共产党。
从小就受到了父母春风化雨的教育,少年时的贺平,也是一身正气,爱国爱民,贺平读大学后,到了湖南沅江。
吕彤岩觉得同为自己好友的两个人一定会很合得来,于是便热情地给两人当起了“中间人”,这也就有了后话。
在吕彤岩热情的介绍下,邓榕与贺平通过书信认识了彼此。
同样身为下乡知青的一员,同样来到陌生的环境,这让两人“一见如故”。
邓榕后来回忆,贺平最初与她通书信时介绍了自己的大致情况,有时还会讲自己的故事给她听。当时有一封书信的故事,让她印象很深刻。
那是贺平还没出生的时候。当时母亲还怀着他时,他的父亲贺彪经常要处理军中的事务,有时忙得无法顾及他们母子。
有一次,敌人就要追上来了,他的父亲当时只记得要抓紧时间把部队和伤员转移,竟然连他的母亲和哥哥都忘记了。
后来危急时刻,他的父亲在慌乱之中,驾着一匹马过来,马后面拉着车,是给母亲和哥哥坐的。
当时因为那匹马没拉过车,车子跑得很颠簸,速度又很快。
母亲在车里坐得摇摇晃晃,虽然很难受,但又不得不坚持,不过好在有惊无险,他才能得以顺利地出生...
这一封书信,贺平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那个年代的艰辛与无奈,这给了此时身处孤独与困境的邓榕很大的鼓励。
在那段岁月里,几封简单的书信往来,却无意间缩短了两人的距离。
在频繁的书信交往中,贺平和邓榕不仅发现彼此志趣相投,他们之间还有很多相同境遇和共同话题。
渐渐地,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在两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结为夫妻,从此风雨同舟在得到家人的认可后,邓榕和贺平两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办了婚礼,正式结为了夫妻。
婚礼当天,两家人只是简单地邀请了两家的亲朋好友,一切仪式都是从简。按照两家人的意愿,办得很低调。
在宴席上,贺彪对着儿子贺平说:
“孩子啊,男儿要有担当,作为丈夫更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对待毛毛(邓榕的小名),夫妻俩要相互扶持,携手走一辈子。”
贺平郑重地点了点头。
邓小平没有看错女婿的为人,婚后,贺平一直信守着承诺,把邓榕照顾得很好。
夫妻两人的感情也一直特别好,外人都将他们视作“模范夫妻”。
两家人也会时不时在一起吃吃饭。
一天,正逢邓小平在家,贺彪便带着夫人去拜访亲家。
在得知亲家今天要来后,邓小平一家人早早便开始了忙活。
知道贺彪喜欢吃鱼,邓小平便要家里人买了一条大鱼回来,他还特意嘱咐夫人,今天要按照亲家的口味,多做几个菜。
听见门外有人敲门,卓琳知道是亲家来了,高兴坏了,热热闹闹地开了门。过了一会儿,只听卓琳笑着对屋里喊:
“老邓啊,快出来,亲家来了!”
邓小平高兴地从里屋出来,看见亲家还站在门口,连忙拉着他们的手在沙发上坐下。
后来,两家人偶尔也会聚在一起,时常回忆起革命中的那段日子,都感慨不已。
同心协力,努力强大祖国虽然不能时常见面,但贺彪却一直关注着国家的大事,当然,贺彪本人也没闲着,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
别看此时的贺彪已经年过古稀,但干起事来却丝毫不马虎,经常身体力行地到卫生部值班。
他还利用着自己的老本行,为我国军队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贺平,一开始是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完成自己还没读完的学业,毕业后选择了和父亲一样的道路,进入军队奉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贺平平时为人低调,总是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很少人知道他的家庭背景。
由于出色的外语水平,邓榕还从事过外交工作,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随着操劳的事务越来越多,邓小平的身体状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身为亲家的贺彪对他很是关心,甚至还特意告诉贺平:
“我们这边暂时不要你操劳,你的岳父生了病,有些地方你要照顾的多一些。”
听了父亲的嘱咐,贺平点点头,和自己的妻子邓榕无微不至地陪伴在邓小平身边。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得知这一消息的贺彪悲伤不已,在邓小平的葬礼上,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在他人的搀扶下,强行要从轮椅上站起来,对着邓小平的遗体重重地鞠了九个躬。
可能其他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贺平知道,这是他们家乡的最高礼仪。
为了缅怀邓小平同志,贺彪还专门为他写了悼词,从词中就可以看出贺彪对邓小平同志的情深意重。
1999年3月31日,贺彪在北京逝世。
儿女们按照他生前留下的遗愿,简简单单地与他做了告别,没有灵堂,也没有仪式,只有子女们对他的无限怀念。
贺平后来成为了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在2000年的时候还自费高价,为祖国收回了圆明园镇门的三座生肖国宝,后自愿上交给国家。
而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则成为了一名作家,将父亲邓小平的故事带到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回过头看,邓榕和贺平的结合是爱情的相遇,也是灵魂的契合,而这种契合与两家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紧紧相关。
父母良好的教育理念和艰难的生活经历,让夫妻两人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相契的性格也让他们能够风雨同舟,相互扶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邓榕和贺平的成就,得益于两家人的努力和环境对他们的考验。
同时,他们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相互成就,相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