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徐伯荣国画欣赏(潜心诗画几十年)

徐伯荣国画欣赏(潜心诗画几十年)“真武镇地处运河之滨,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身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徐坤庆积极参与中华诗词传承工作,主编真武镇诗刊《油乡吟》,至今已出版90期。推进诗词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深入各中小学校组织“吟诗”“作诗”等竞赛活动;组织诗词爱好者到企业一线采风,为工人讲授古典诗词知识。“彩翠芳丛拥小楼,新村画卷入平畴。”9月下旬,真武镇60多名诗词爱好者,齐聚杨庄村,参加诗词采风活动。大家诗情盎然,即兴创作,多角度、全方位赞颂新农村、新成果。回来后,徐坤庆起早带晚,每天练字4小时以上。1999年12月,他用不同形状的99个“喜”、12个“福”、20个“寿”,创作《喜迎莲岛归》吉祥图,及100幅不同形式的《百寿图》,寄到澳门,庆祝澳门回归,受到时任澳门特首何厚铧亲笔回信感谢。36年来,徐坤庆先后创作《百寿图》《百龙图》《万寿图》《千禧年》《新世纪》《华夏腾龙》等书画作品2000多幅。积极推进中华诗词传

徐伯荣国画欣赏(潜心诗画几十年)(1)

“100个‘喜’、56个‘龙’组成红日,20个‘寿’组成党徽,祝伟大祖国祥和昌盛。”真武镇杨庄街的耄耋老人徐坤庆历时两个月,创作书画《喜迎二十大》,表达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祝贺。

徐伯荣国画欣赏(潜心诗画几十年)(2)

笔耕不辍36载

记者来到徐老先生的“飘香斋”,尚未进门,阵阵翰墨香扑鼻而来。进入厅堂,只见墙上悬挂着各种篆体书画,笔走龙蛇、写意传神,不乏名家经典。

86岁的徐坤庆是退休教师,1986年,他在南京夫子庙偶然看到一幅篆字“百寿图”,当即停下脚步,花了3个小时,用钢笔模仿、抄下了100个不同篆体的寿字,这些字像舞姿一样生动、美观,优雅又灵动。当时,他对自己说,我以后也要用篆书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回来后,徐坤庆起早带晚,每天练字4小时以上。1999年12月,他用不同形状的99个“喜”、12个“福”、20个“寿”,创作《喜迎莲岛归》吉祥图,及100幅不同形式的《百寿图》,寄到澳门,庆祝澳门回归,受到时任澳门特首何厚铧亲笔回信感谢。

36年来,徐坤庆先后创作《百寿图》《百龙图》《万寿图》《千禧年》《新世纪》《华夏腾龙》等书画作品2000多幅。

徐伯荣国画欣赏(潜心诗画几十年)(3)

积极推进中华诗词传承

“彩翠芳丛拥小楼,新村画卷入平畴。”9月下旬,真武镇60多名诗词爱好者,齐聚杨庄村,参加诗词采风活动。大家诗情盎然,即兴创作,多角度、全方位赞颂新农村、新成果。

“真武镇地处运河之滨,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身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徐坤庆积极参与中华诗词传承工作,主编真武镇诗刊《油乡吟》,至今已出版90期。推进诗词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深入各中小学校组织“吟诗”“作诗”等竞赛活动;组织诗词爱好者到企业一线采风,为工人讲授古典诗词知识。

在徐坤庆大力引导和推动下,全镇上下掀起学诗、写诗、吟诗、赛诗的热潮。真武镇率先创建成“全国诗词之乡”,目前建有诗社31个,拥有诗词爱好者300多人。徐坤庆荣获江苏省“诗教先进个人”,被中华传统文艺研究会授予“桂冠诗词艺术家”。

徐伯荣国画欣赏(潜心诗画几十年)(4)

徐伯荣国画欣赏(潜心诗画几十年)(5)

徐伯荣国画欣赏(潜心诗画几十年)(6)

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弘扬中华文化,并将其推出国门、迈向世界,是徐坤庆更大的心愿。多年来,他的许多作品流传至法国、挪威、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巴西圣保罗艺术博物馆里,收藏着徐老的《和谐中国》。2016年8月,为将中国书画瑰宝展现于奥林匹克艺术舞台,徐老创作了《和谐中国》,作品由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徽构成,党徽以100个不同篆体的寿字组成,寓意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中欧文化交流特使”“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多年来,徐坤庆收获多种荣誉。2012年7月,徐坤庆赴欧参加文化艺术交流展,展出了《百寿图》《百龙图》等8幅作品。”徐老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几幅去法国展览,一是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二是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通讯员 张远辉 融媒记者 侯瑞芳

编辑:秦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