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太祖为何传位柴荣(后周世宗柴荣十年开拓天下)
后周太祖为何传位柴荣(后周世宗柴荣十年开拓天下)後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关于柴荣的身世,历代史学家的答案是基本一致的。根据薛居正等人编修的《旧五代史·卷114·周书·世宗纪一》记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而欧阳修编修的《新五代史·卷12·周本纪第十二》也记载道:“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龍冈人也。柴氏女适太祖,是为圣穆皇后。后兄守礼子荣,幼从姑长太祖家,以谨厚见爱,太祖遂以为子。”很明显,柴荣是后周王朝的开国太祖郭威的养子,自幼生长在郭威家。因性情仁厚宽达,很被郭威所喜爱。由于郭威早年艰幸苦难,柴荣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柴荣不离不弃,“悉心经度,资用获济”,帮助郭威渡过难关。好在天道酬勤,郭威凭借着过人的武勇帮助刘知远建立後漢國。因从龍有功,郭威被授予枢密副使,柴荣也被提携为左监门衛将軍。第二年,郭威镇守邺城,不久又转为天雄軍牙内都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乾祐三年(公元
作者:正二位都承旨
倘若谈论起宋朝(北宋和南宋)的历史,总是会令人爱恨交加。爱的,是宋朝创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經濟、科學創新、文化教育高度繁荣的时代。根据英国学者Madison的估算,【北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中国的GDP总量就高达265.5亿美元,人均GDP为450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民间富庶程度远迈盛唐。然而恨的,则是宋朝在抵御外敌入侵过程中的“无能和软弱”。自【北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战争失败后,宋朝开始由外向内、强干弱枝,在与遼國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最后亡于异族之手(靖康之变和崖山崩败),着实让人倍感可惜。话题聊到这里,相信有不少人会以【幽云十六州】的沦陷作为导致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确实,由于北疆防線的丧失,致使宋軍士兵只能在宽阔的华北平原上,以血肉之躯抵御契丹和女真骑兵的攻击,这一开始就是场不公平的比赛。但是你们知道吗?其实早在五代十国末期,幽云十六州曾经有很大机会被中原王朝光复,创造这个条件的人,正是后周王朝的世宗——柴荣。
後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
幽云十六州
五代十国的纷乱
幽云十六州的丢失,导致宋朝尽失北疆天险
说起柴荣,不少中国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因为他太有名了,只要讨论宋朝历史,必然会有他的身影。柴荣的名气,不仅仅是他那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还有他能够敏锐地抓住遼國皇帝耶律璟的昏睡怠政,亲率大軍挥師北伐,四十二天(42天)兵不血刃,光复三關三州十七县故地,兵锋直指幽州城。按照当时形势的发展,如果不是柴荣偶遇恶疾,幽州城极有可能被后周軍攻克,幽云十六州回归中原指日可待。然而,历史没有假设。令人诧异的是,当下居然存在不少人对柴荣的功绩表示怀疑,甚至一度以【柴吹】来试图抹黑他的贡献。这些言论在承旨看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本人将通过一系列史料,为各位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柴荣。
关于柴荣的身世,历代史学家的答案是基本一致的。根据薛居正等人编修的《旧五代史·卷114·周书·世宗纪一》记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而欧阳修编修的《新五代史·卷12·周本纪第十二》也记载道:“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龍冈人也。柴氏女适太祖,是为圣穆皇后。后兄守礼子荣,幼从姑长太祖家,以谨厚见爱,太祖遂以为子。”很明显,柴荣是后周王朝的开国太祖郭威的养子,自幼生长在郭威家。因性情仁厚宽达,很被郭威所喜爱。由于郭威早年艰幸苦难,柴荣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柴荣不离不弃,“悉心经度,资用获济”,帮助郭威渡过难关。好在天道酬勤,郭威凭借着过人的武勇帮助刘知远建立後漢國。因从龍有功,郭威被授予枢密副使,柴荣也被提携为左监门衛将軍。第二年,郭威镇守邺城,不久又转为天雄軍牙内都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冬,【後漢】隐帝刘承祐忌惮郭威的权势,意图和李业、郭崇等人密谋暗害郭威。谁知计划被曝光,惊慌之下杀掉了郭威留在开封府的家属,史载“隐帝得威奏,以示业等。业等皆言威反状已白,乃悉诛威家属于京师”。悲愤的郭威加速领軍入内平叛的步伐,遂将守備邺城的大任交给了柴荣,可见此时柴荣的能力已经得到了郭威的认可。同年二十一日,慕容彦超率领後漢軍在刘子坡战役中惨败,慕容彦超带着数十骑逃往兖州,隐帝刘承祐也只能继续奔命。可未曾想倒霉事来得那么快,隐帝刘承祐在北郊赵村歇息时被郭允明突然弑杀,命丧黄泉。得知仇敌覆灭的消息后,长吁一口气的郭威领軍进入开封府,和百官一起在明德门觐见李太后,请求册立【湘阴公】刘赟为嗣君。后又“以嗣君未至”为借口,请太后临朝听政。郭威这一些列操作,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後漢國的軍政大权。
後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後周太祖、神圣文武恭肃孝皇帝——郭威
後汉國
郭威黄袍加身
後周國
就在郭威准备大施拳脚的时候,会镇和定州驰奏,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告急,于是李太后命郭威领軍出战。同年十二月四日,大軍抵达滑州,湘阴公派遣使者前来慰劳。期间众将窃窃私语:“我辈陷京师,各各负罪,若刘氏复立,则无种矣。”郭威听到后异常震惊,立即下令继续进軍。十九日,大軍从澶州准备出发,但将兵皆不听从命令,嚷嚷着围在郭威的幕驿外面。郭威闭门不出,一些胆大的軍士干脆翻墙爬进屋内,用事先准备好的黄旗披在郭威身上,“以代赭袍,山呼震地。”(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驿兵变】其实是翻版,正版的在这里)。一脸无辜的郭威见众人如此,只好顺其自然,登楼安抚軍队。随即回師开封府,逼迫李太后授予【监國】职务。广顺元年(公元951年)正月丁卯,郭威自皋门入大内,御崇元殿,即皇帝位。开国大周,定都开封府(汴京),史称【後周】,是为太祖。下面是郭威称帝的诏书原文,各位可细细品读。
自古受命之君,兴邦建统,莫不上符天意,下顺人心。是以夏德既衰,爰启有商之祚;炎风不竞,肇开皇魏之基。朕早事前朝,久居重位。受遗辅政,敢忘伊、霍之忠;仗钺临戎,复委韩、彭之任。匪躬尽瘁,焦思劳心,讨叛涣于河、潼,张声援于岐、雍,竟平大憝,粗立微劳。才旋騑于关西,寻统兵于河朔,训齐师旅,固护边陲,只将身许国家,不以贼遗君父。外忧少息,内患俄生,群小连谋,大臣遇害,栋梁既坏,社稷将倾。朕方在藩维,以遭谗构。逃一生于万死,径赴阙庭;枭四罪于九衢,幸安区宇。将延汉祚,择立刘宗,征命已行,军情忽变。朕以众庶所迫,逃避无由,扶拥至京,尊戴为主。重以中外劝进,方岳推崇,黾勉虽顺于群心,临御实惭于凉德。改元建号,祗率于旧章;革故鼎新,宜覃于霈泽。
朕本姬室之远裔,虢叔之后昆,积庆累功,格天光表,盛德既延于百世,大命复集于眇躬,今建国宜以大周为号,可改汉乾祐四年为广顺元年。自正月五日昧爽已前,应天下罪人,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故枢密使杨邠、侍卫都指挥使史宏肇、三司使王章等,以劳定国,尽节致君,千载逢时,一旦同命,悲感行路,愤结重泉,虽寻雪于沈冤,宜更伸于渥泽,并可加等追赠,备礼归葬,葬事官给,仍访子孙叙用。其余同遭枉害者,亦与追赠。马步诸军将士等,戮力叶诚,输忠效义,先则平持内难,后乃推戴朕躬,言念勋劳,所宜旌赏。其原属将士等,各与等第,超加恩命,仍赐功臣名号,已带功臣者别与改赐。应左降官,未量移者与量移,已量移者与复资,已复资者量加叙录。亡官失爵之人,宜与齿用,配流徒役人,并许放还。诸处有犯罪逃亡之人,及山林草寇等,一切不问,如赦到后一月不归本业者,复罪如初。内外前任、见任文武官僚致仕官,各与加恩。应在朝文武臣僚、内诸司使、诸道行军副使、藩方马步都指挥使,如父母在,未有恩泽者即与恩泽,已有者更与恩泽;如亡没,未曾追封赠者亦与封赠,已封赠者更与封赠。
应天下州县,所欠乾祐元年、二年已前夏秋残税及沿征物色,并三年夏税诸色残欠,并与除放。澶州已来,官路两边共二十里内,并乾祐三年残税欠税,并与除放。应河北沿边州县,自去年九月后来,曾经契丹蹂践处,其人户应欠乾祐三年终已前积年残欠诸色税物,并与除放。应系三司主持钱谷败阙场院官取乾祐元年终已前征纳外,灼然无抵当者,委三司分析闻奏。天下仓场、库务,宜令节度使专切钤辖,掌纳官吏一依省条指挥,不得别纳斗余、秤耗,旧来所进羡余物色,今后一切停罢。应乘舆服御之物,不得过为华饰,宫闱器用,务从朴素,大官常膳,一切减损。诸道所有进奉,以助军国之费,其珍巧纤华及奇禽异兽鹰犬之类,不得辄有献贡,诸无用之物、不急之务,并宜停罢。帝王之道,德化为先,崇饰虚名,朕所不取,苟致治之未洽,虽多端以奚为!今后诸道所有祥瑞,不得辄有奏献。古者用刑,本期止辟,今兹作法,义切禁非。盖承弊之时,非猛则奸凶难制;及知劝之后,在宽则典宪得宜。相时而行,庶臻中道。今后应犯窃盗贼赃及和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已前条制施行。应诸犯罪人等,除反逆罪外,其罪并不得籍没家产、诛及骨肉,一依格令处分。天下诸侯,皆有亲戚,自可慎择委任,必当克效参裨。朝廷选差,理或未当,宜矫前失,庶叶通规。其先于在京诸司差军将充诸州郡元从都押衙、孔目官、内知客等,并可停废,仍勒却还旧处职役。近代帝王陵寝,合禁樵采。唐庄宗、明宗、晋高祖,各置守陵十户,以近陵人户充。汉高祖皇帝陵署职员及守宫人,时日荐飨,并守陵人户等,一切如故。仍以晋、汉之胄为二王后,委中书门下处分云。
郭威称帝,正式翻开了五代乱世即将终结的崭新一页。虽然郭威在位仅三年,但他早年行迹民间,深知百姓疾苦,一登基就开始革新吏治、厉行节俭,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朕以眇末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惧德弗类,抚躬靡遑,岂可化未及人而过自奉养,道未方古而不知节量。与其耗费以劳人,曷若俭约而克己。”除了禁止各地进贡美食珍宝外,还命人将宫中秘藏的豪华宝器和精美饰物全部当众砸烂,称其“凡为帝王,安用此”,大兴节俭之风。与此同时,郭威还颁布了一系列治國方针政策,以【统一华夏】作为根本出发点,减轻百姓负担、削减赋税,兴修水利、招抚流民恢复农业生产,任用冯道、魏仁浦、窦贞固、苏禹珪、赵匡胤等一干能臣武将,期间甚至亲自前往曲阜祭拜孔子,以“文宣王,百代帝王师也,得无敬乎!”来告诫群臣要尊礼守法、崇敬圣人。在郭威的努力下,后周王朝焕发出了蓬勃生机,短时间内实现了大治,为柴荣的事业发展以及赵匡胤结束乱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山東曲阜孔庙
郭威的勤俭治国,开创了繁华的盛世
汴京城逐渐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作为郭威的养子,柴荣在整个政变过程中做出了异常优异的成绩。不仅圆满完成了守护邺城的重任,而且在担任澶州节度使期间,“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澶州百姓安居乐业,都非常信赖柴荣。广顺二年(公元952年)正月,慕容彦超在兖州举起反旗,拒绝与后周王朝合作。柴荣十分高兴,知道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于是数次上表请奏,希望郭威将征讨任务交给他。郭威嘉奖他的勇气,命令他联合曹英等人一起前往征讨。慕容彦超也算是沙场老熟人了,之前一直被人追着打,怎么说都觉得很丢脸,这次如果被柴荣干趴下,岂不是不用见人了?本着要争口气的心态,慕容彦超一反常态,拼死抵抗后周軍的进攻,硬是把战事拖了数个月。接到前线軍情的郭威很气愤,没想到姓慕容的家伙这么难对付,所以准备御驾亲征。这时,宰臣冯道站出来阻止郭威的行动,认为现在正值酷暑,不利于大軍出征。但是郭威反驳道:“寇不可玩,如朕不可行,当使澶州儿子击贼,方办吾事。”还是决定亲率大軍前往助战。毕竟老大出马,慕容彦超再牛逼也不可能赢的,所以兖州在六月被平定,柴荣因功被授予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广顺三年(公元953年)三月,再被提升为开封尹兼功德使,封晋王。柴荣的地位水涨船高,但是郭威的生命却不断地滑向终点。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庚辰,郭威病情加重,但依然加封柴荣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依前开封尹兼功德使,判内外兵马事。在弥留之际,郭威用尽最后一口气命人写下遗诏:“晋王荣可于柩前即位”,将后周江山社稷托付于柴荣,随后因病驾崩(逝世),享年五十一岁,谥号【神聖文武恭肅孝皇帝】,葬于嵩陵。柴荣接到遗诏后,便在群臣的簇拥下即帝位,是为后周世宗。
北漢世祖——刘崇
北漢国
契丹大将杨衮
高平战役
两軍展开激战
即位后的世宗柴荣励精图治,决定沿着太祖郭威的国策,努力实现统一华夏的伟大梦想。然而这时,来自北方草原的乌云却渐渐遮盖了后周的天空。显德元年二月庚戌,潞州守将快马来报,称北漢國刘崇勾结契丹(遼國)大将杨衮举兵南侵,意图趁着后周新帝即位、人心不稳,谋夺中原霸权。柴荣获悉后,召集群臣商议亲征的事宜。这次冯道又站出来阻止柴荣的决定,声称“刘崇自平阳奔遁之后,势弱气夺,未有复振之理,窃虑声言自来,以误于我,陛下纂嗣之初,先帝山陵有日,人心易摇,不宜轻举,命将御寇,深以为便”。柴荣也明白这老头是为自己好,就好言相劝道:“刘崇幸我大丧,闻我新立。自谓良便,必发狂谋。谓天下可取,谓神器可图,此际必来,断无疑耳”,又以“昔唐太宗之创业,靡不亲征,朕何惮焉!”的话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希望冯道能够理解亲征的决定。但是冯道很固执,还是不肯认同柴荣的决定,反而说出了“陛下未可便学太宗”和“不知陛下作得山否”这两句话,气得柴荣当场就罢免了冯道。同年三月十一日,柴荣以枢密使郑仁诲为东京留守,亲率后周軍主力抵达泽州,与漢契联軍大战于高平,初战小胜,随后继续兼程追讨。三月十九日,后周軍先锋和敌人在高平南原相遇,柴荣顿感此战有诈。从北漢軍的一个逃兵口中,柴荣得知刘崇早就摆好了阵势严阵以待。既然箭在弦上就不得不发了。柴荣命令【李重进和白重赞】指挥左翼,命令【樊爱能和何徽】指挥右翼,【向训和史彦超】指挥中軍,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作为警戒力量。两軍随即展开激战,高平一带杀声震天。这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原本站在高处观战的柴荣发现,后周軍的右翼打着打着就跑了,许多士兵甚至当场解下铠甲投降敌軍。看到此景的柴荣气得直跺脚,没想到樊爱能和何徽这两货是孬种。情急之下柴荣拍马上前,拉弓搭箭连续射死敌軍十余人。看到皇帝如此英勇,正在溃败的后周軍士气大振,“战士皆奋命争先,贼军大败”。两軍一直打到太阳落山,漢契联軍万余人阻涧而阵,想最后挽回一点颜面。没知道刘词带着人马赶来,三下五除二又把他们打得大败,还顺手干掉了大将张晖和王延嗣。眼见事已至此,刘崇等人也是有苦说不出,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國内。柴荣通过此战树立了威信,趁着途经潞州的机会,将临阵脱逃的将兵全部记录在案,然后軍法处斩,并对奋勇作战的赵匡胤、李重进、白重赞等人予以犒赏。赏罚严明的处置,使得后周軍的軍纪焕然一新,史籍称赞曰:“悉诛爱能等以徇,軍声始振”。
五代传奇人物、十朝元老、长乐老——冯道
回師汴京的柴荣开始从政治、经济、文化、軍事等各方面开始进行國家建设,努力实现【三十年安定天下】的雄心壮志。
一. 政治世宗柴荣首先要做的,就是【廣開言路】。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二月,柴荣颁布诏書,以“应内外文武臣僚,今后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若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方求名实,岂尚虚华,苟或素不工文,但可直书其事”为基础,鼓励百官上表言事,不要害怕说错话而受到惩罚,你可以随便说。期间,他还点名要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等二十多人,分别撰写一篇《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给他看。在批阅完所有人的文章后,柴荣采纳了窦仪、杨昭俭、王朴的“以封疆密迩江淮,当用师取之”的建议,制定了【先易后难】的统一大计,为后周消灭割据势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路线。
世宗鼓励百官上表言事
在言路通畅之后,柴荣接下来对后周國内的大小官吏进行了大清洗,力图澄清五代十国乱世以来,官吏贪腐无能、鱼肉百姓的风气,哪怕是当朝权贵高官也毫不留情面。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三月二十二日,柴荣率领诸軍在紫金山下进剿南唐。在扎营休整之际,柴荣听说前许州行军司马韩伦在职期间“干预郡政,掊敛之暴,公私患之,为项城民武都等所讼”。在查明事实后,柴荣当即命令殿中侍御史率汀前去捉拿归案,流放沙门岛,表明自己大义灭亲的态度。
司马韩伦被流放
当然啦,柴荣对于法治建设也是不遗余力的。不仅新修订《大周刑统》,而且将《均田图》颁发到全國各地,均定天下赋税。经过这些举措,后周吏治焕然一新,有效提升了各级机构的办事效率。
二. 经济当今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思是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才能放手搞建设。显然,世宗柴荣也明白这个道理。根据陶岳编撰的《五代史补·卷5·周二十三条》记载:“世宗在民间,尝与邺中大商颉跌氏,忘其名,往江陵贩卖茶货。”这段文字清晰的指出,柴荣早年有过从事商品贸易的经历。既然做过商人,那自然对经济的重要性颇有认识。所以柴荣在即位后的显德二年正月,很快就颁布了诏書:“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庄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如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如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其近北地诸州,应有陷蕃人户,自蕃界来归业者:五周年内来者,三分交还二分;十周年内来者,交还一半;十五周年来者,三分交还一分;十五周年外来者,不在交还之限”。通过行政手段帮助百姓减轻田税负担。
农业始终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同时,早就对五代以来佛教泛滥局面印象深刻的柴荣,自然不会任由这些毒瘤继续存在下去,他要求“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并腾并于合留寺院内安置。”对于那些打着佛教旗帜招摇撞骗的伪僧,柴荣的处置更干脆,“僧尼俗士,自前多有舍身、烧臂、炼指、钉截手足、带铃挂灯、诸般毁坏身体、戏弄道具、符禁左道、妄称变现还魂坐化、圣水圣灯妖幻之类,皆是聚众眩惑流俗,今后一切止绝。如有此色人,仰所在严断,递配边远,仍勒归俗,其所犯罪重者,准格律处分。”到了来年,后周境内被废弃的寺院就高达三万三百三十六座(30336座),还俗的僧尼高达六万一千二百人(61200人),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因为不明真相,轻易将世宗对佛教施行的政策看成是【灭佛行动】,其实这么理解是错误的。因为他并没有像唐武宗那样大肆打压佛教,导致“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反而是限制佛教的规模,不让佛教过分束缚经济的发展罢了,所以不能以讹传讹。
三. 文化如果你认为世宗柴荣只是一介武夫,那就大错特错了。柴荣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太祖郭威。早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三月,柴荣就告诫群臣对于人才的选拔,要做到“国家设贡举之司,求英俊之士,务询文行,方中科名。比闻近年以来,多有滥进,或以年劳而得第,或因媒势以出身。今岁所放举人,试令看验,果见纰缪,须至去留”。对于某些特殊的人才,柴荣往往会破格录用,不计较出身贵贱,正如同他启用只是一介百姓的右拾遗赵守微。虽然后来发现这个人是在沽名钓誉,被驱逐出了朝廷,但从柴荣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来看,后世百家还是十分赞赏的。
自隋唐以来,科举制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
求贤若渴的世宗柴荣
贡院放榜图
除了人才选拔,柴荣还诏令翰林学士窦俨,要求他聚集饱读诗书的士人,一起编撰《大周通礼》、《大周正乐》。 又诏令兵部尚书张昭纂修太祖实录及梁均王、唐清泰帝两朝实录,对于所需典籍史考,柴荣以“史馆所少书籍,宜令本馆诸处求访补填。如有收得书籍之家,并许进书人据部帙多少等第,各与恩泽,如是卷帙少者,量给资帛。如馆内已有之书,不在进纳之限”鼎力支持。期间还对各类珍本书籍进行勘验、校正和抄写,鼓励和嘉奖献出书籍文物的人,为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 軍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富國强軍】,从而荡平四海、统一华夏。世宗柴荣经过此前的【高平战役】,对后周軍队存在的“调配不统一、将兵战斗意志不强”的严重问题颇有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倘若不是他及时连发十余箭挽回颓势,后周軍的右翼极有可能被击穿,那结局怎么样就真的不好说了。如若再来一次这种大战,再出现这种局面,怎么办?毕竟运气可不是经常有的,幸运女神又不是他老婆。
世宗柴荣考核軍队
柴荣意识到已经到了必须对軍队进行大改革的地步。既然如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兵简政】。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月,柴荣命令赵匡胤、李重进等人一同率軍参加检阅,现场考核在籍兵士的能力,挑选“武艺超绝者”,并把他们整编为【殿前诸班】。对于那些混吃等死的兵油子和老弱病残,柴荣毫不客气地将他们踢出軍队,扬言“兵在精不在众,宜令一一点选,精锐者升在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经过这一次富有成效的整肃軍队,后周軍“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且减冗食之费焉”,战斗力急速上升,逐渐成为五代十国末期最强劲的軍队。
日益强劲的后周軍队
在改革軍队的同时,柴荣对于边疆防线的建设有着自己一番见解。他认为,在边疆组建一支彪悍的边軍,构建起【以堡制敌,以人守堡】的全方位作战模式,对于抵御敌人的入侵、保障沿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恰逢此时,“贝、冀之境密迩北疆,居常敌骑涉河而南”,边疆的百姓无法正常生活。柴荣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定下计策,派遣“许州节度使王彦超、曹州节度使韩通等领兵他徙,筑垒于李晏口,以兵戍守。及垒成,颇扼要害”。看见有人在搞房地产建设,契丹人觉得很不可思议,这难道是认怂了?于是他们合兵一处攻打堡垒,却被后周軍击退。这下契丹人总算明白了,后周人根本就懒得追着你跑,只要你敢渡河过来,堡垒上的士兵就可以用强攻硬弩把你射成刺猬,你还没法拿他怎么滴,这种【定点射击】的战法太可怕了,以至于后来“自是敌骑虽至,不敢涉河,边民稍得耕牧焉”。
後周国边疆彪悍的边軍
后周軍奋勇抵抗契丹人的进攻
軍队强大了,边疆安宁了,柴荣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扫平群雄】。需要清楚的是,在唐朝灭亡后的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统称为五代十國。其中,【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的是: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总之一句话,有兵就是爷,是爷就是牛。那么从哪里开始下手呢?根据此前窦仪、杨昭俭、王朴的建议,柴荣决定采取【先易后难】的计划,离得最近且最弱小的先打。所以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五月,柴荣命令凤翔节度使王景和宣徽南院使向训指挥軍队进攻【後蜀國】。九月,后周軍在黄花谷大破蜀軍,擒捉都监王峦、孙韬等一千五百余人(1500人),秦州观察判官赵玭吓得献城投降。但是後蜀國毕竟地处四川盆地,天险要塞相连,想在这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扩大优势,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后周軍很快就陷入了粮草不济的尴尬境地之中。柴荣探听消息后很着急,就特派赵匡胤到前线去了解情况。赵匡胤回来后据实上奏,称“秦凤诸州可取”,柴荣长吁一口气,下令全力支持西征軍作战。十一月,王景攻克凤州,收复【秦凤成阶】四州之地,後蜀國元气大伤。
五代十国疆域图
前、後蜀國
南唐国
後周軍大破唐軍
南唐元宗——李璟
後蜀國被打服了,接着就是号称“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的南唐政权。其实早在郭威时代,南唐就和后周存在过纠纷。但是当时的【南唐】元宗李璟正和吴越國交战,所以不敢硬怼后周。等到世宗柴荣掌权后,后周对南唐的态度开始转变。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正月,柴荣亲征南唐,征发民夫十万,以向训为东京留守,率领大軍南征。很快,后周軍“大破淮贼于正阳,斩首二万余级,伏尸三十里;获戎甲三十万事、马五百匹”,取得开局首胜。随后,又在涡口击败唐軍万人,阵斩何延锡等大将,俘获战船五十艘。听闻世宗柴荣亲临淮上,唐軍屡战屡败,李璟十分焦急,就命令皇甫晖和姚凤率领十万唐軍扼守滁州,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数千后周軍由于轻敌冒进,在清流關的隘口被唐軍重创,不得不撤回。皇甫晖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退回滁州城内,打算第二天再发动奇袭。柴荣率领大軍云集清流關下,但不敢有所动作,担心唐軍还会杀出来。就在柴荣苦闷之时,听说附近有个叫赵学究的人很聪明,常帮人打官司,于是微服私访,请他出个主意。赵学究说:“今关下有径路,人无行者,虽牌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建议柴荣取道小路杀唐軍一个措手不及。柴荣大喜,在向导的带领下摸到滁州城下,趁着唐軍不注意一举冲入城内,滁洲城沦陷。听闻前线唐軍不敌周師,李璟已经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命人修書一封给柴荣,称“愿陈兄事,永奉邻欢,设或俯鉴远图,下交小国,悉班卒乘,俾乂苍黔,庆鸡犬之相闻,奉琼瑶以为好,必当岁陈山泽之利,少助军旅之须。虔俟报章,以答高命,道涂朝坦,礼币夕行”。意思很明显,我老李不想再打下去了,您高抬贵手放我一马,我当小弟。但是柴荣毫不理会,继续指挥大軍南下。最终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南征,后周王朝收复了大片南部失地,就连李璟也被迫取消帝号,自称【江南國主】,中原形势一片大好。
其实纵观五代十国的历史,无论中原群雄互相打得有多热闹,期间总会出现一个民族的身影,它就是地处北方草原的契丹。据中國典籍记载,契丹起源于東胡鲜卑,和库莫溪、室韦一样都是说蒙古语。到了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在契丹人居住的地方设立【松漠都督府】,以契丹大贺氏部盟盟主窟哥为左领軍将軍兼松漠都督,赐姓李氏。当时间过渡到五代时,契丹迭剌部的领袖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并建立起大契丹國,定都上京临潢府,开始往南扩张势力。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十一月,後唐國内爆发内乱,河東节度使石敬瑭趁此良机,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媯、儒、新、武、雲、應、朔、寰、蔚)为条件,在遼太宗耶律德光的支持下自立为帝,國号大晋,史称【後晋】,随后联合契丹大軍攻灭後唐。他因割地的羞耻行为,被后世中國人愤怒的称为【儿皇帝】。契丹本是游牧民族,即便在耶律阿保机时代积极招抚中原的流民发展农业,但是客观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契丹國内的农业比例仍然过低。在获得幽云十六州后,这种情况就大为改观了。幽云十六州地处中原,农耕经济十分发达,所以当後晋派遣使臣赵莹带着十六州圖籍来到契丹时,耶律德光就下令将幽州城升格为南京,进驻官员和軍队,开始大搞经济和軍事建设。到了遼穆宗耶律璟的时候,幽云十六州已经成为契丹國内十分重要的前线基地和农业生产大区。
後唐國
後晋国
契丹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遼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阿保机
契丹在后周王朝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位置?不用想都知道,心腹大患。世宗柴荣刚即位的时候就敢响应北漢國刘崇的盟约一起欺负他,就算被打跑了,时不时还会越过國境线掳掠后周百姓,行为十分恶劣。这里承旨有理由相信,柴荣是对契丹人是恨得咬牙切齿的。但是契丹说到底是一个大國,轻易爆发战争并非明智之举。所以柴荣只好隐忍,直到时机的出现。很幸运,他想要的东西来了,那就是遼穆宗耶律璟的阴沟翻船。据《遼史·卷六·本纪第六·穆宗》记载:“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諱璟,小字述律。太宗皇帝長子,母曰靖安皇后蕭氏”。很显然,他是太宗的大儿子,也是名副其实的嫡君。但是就这么一位看似还不错的人,在杀死造反的耶律察割后,逐渐性情大变,就连史书上都无法修饰他的恶行,直接以“荒耽于酒,畋獵無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獲鴨甚歡,除鷹坊刺面之令。賞罰無章,朝政不視,而嗜殺不已”作为评定他一生的结语,可想而知他到底是有多疯狂的了,但柴荣要的就是这个。
遼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
契丹铁骑
蜂拥而至的契丹軍队
應曆二年(公元952年)六月,國舅政事令蕭眉古得、宣政殿學士李澣等人密谋投奔后周,事情败露后,耶律璟将他们全部处死。但事情还没有完。七月,政事令耶律婁國、林牙敵烈、侍中神都、郎君海里等人不满耶律璟的倒行逆施,举兵谋乱,但很快被抓捕处死。應曆三年(公元953年)十月,耶律宛和嵇幹等人意图谋反,被发现后及时制止。一年时间不到,接连发生数起叛乱事件,整个遼國境内可以说是动荡不安。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荣征发徐、宿、宋、单等州民夫数万疏通汴河,又征发滑、亳二州的民夫疏通五丈河,为即将到来的北伐战争做准备。三月,诏以北境未复,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以宣徽北院使昝居润为副使,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各路兵马云集沧州。同年四月,世宗柴荣正式挥師北伐。抵达宁州时,【遼】刺史王洪想都没有想就献城投降了,于是后周軍分水路两軍前进,很快就占领益津關。因为地形发生改变,水軍难以行动,后周軍的前进速度受到阻碍,不得不缓速进軍。柴荣为了趁遼軍尚未集结完毕前尽快兵临幽州城下,毅然抛弃大部队,亲自率领少量精兵奇袭瓦桥關。当守将姚内斌看见城下随风飘扬的【周】字大旗时,惊得目瞪口呆,遂投降了柴荣。短短三个月时间,后周軍兵不血刃,光复三關三州十七县故地,“不亡一矢,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幽州城近在眼前。此时的柴荣意气风发,召集诸将商议攻打幽州城的事宜。但到底该不该攻打幽州城?后周诸将却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出乎意料的一致,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柴荣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依旧命令定州节度使孙行友和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继续进軍。然而该来的总归要来了。就在当天夜里,世宗柴荣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倒在病榻上,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纵使有千般雄心壮志,但是如今的情况已经不允许柴荣继续走下去了。怀着未能攻克幽州城和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无比遗憾,世宗柴荣下达了撤軍的命令,后周軍如洪水一般退去,而契丹人也因祸得福保住了幽云十六州。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一代明君世宗柴荣病逝于汴京万岁殿,享年三十九岁,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于庆陵。
世宗柴荣毅然决定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
後周軍一路势如破竹
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
後周軍占领瓦桥關,幽州城近在眼前
身染重病的柴荣不得不下令撤軍
从邢州龍冈的起家,到邺城的初露锋芒,再到西征後蜀、南下南唐、北伐契丹,柴荣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着世人,“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在位区区六年,但他所取得的功绩却远远大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位领袖。毫不客气的说,柴荣的事业为后来宋朝仅用20年就能够统一中原创造了优厚条件,而以兵变坐上皇位的赵匡胤,也只不过是在延续着后周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罢了。倘若没有柴荣,倘若柴荣真的在位30年,估计后边就没宋朝什么事了。所以那些在抹黑世宗柴荣的人,你们应该为自己的无知和幼稚感到惭愧,希望你们能够成长起来,别做百无一用的【网络喷子】,谢谢!
P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版权,感激不尽。
【参考史料】
1.《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周书·太祖纪》
2.《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四·周书·世宗纪》
3.《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本纪第十二》
4.《五代史补·卷五·周二十三条》
5.《遼史·卷六·本纪第六·穆宗》
6.《东都事略·张美传》
7. 国学导航:五代十国地图、辽宋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