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为自己真正活过的电影(豆瓣7.7一个勺子你活的如此失败)
你有没有为自己真正活过的电影(豆瓣7.7一个勺子你活的如此失败)无奈的拉条子跟妻子商量决定让傻子在羊圈里过一夜,因为善良的他们害怕在天寒地冻的夜里傻子被冻死,本来想让过一夜,结果过了无数夜。拉条子在找大头哥要钱的路上碰到找他要馍馍吃的傻子,出于最简单的善良,他把手里的馍馍给了傻子吃,结果被傻子跟上,他用暴力驱赶傻子走也是出于人之常情,毕竟捡个傻子对于他的家境来说的确是负担,但是傻子执着的跟着他。今天我将从拉条子、大头哥以及小卖部老板李老三三位人物出发,结合剧情浅析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人物背后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拉条子是一个朴实善良,靠养羊为生的农民。在影片中,他善良的一面始终都跟着他。他本可以普通的一生却因为捡了个傻子而让他陷入了“好人没有好报”的悲剧。
那么我们所生活的当下,是不是早就是一片荒芜的沙土,善良根植在另外一颗遥远的行星,而自私和恶毒,是头顶厚厚的乌云。——郭敬明
一名善良、淳朴、老实的农民明明做了好事,为什么最后成了别人眼中的傻子?
电影《一个勺子》改编自河北省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胡学文的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在豆瓣评分7.7分,是陈建斌自导自演的作品。作为陈建斌导演的处女座,提名5项金马奖,他本人也一举夺得了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两座奖杯。
“勺子”是西北方言“傻子”的意思。电影讲述的是西北农民拉条子(陈建斌饰)为了帮助入狱的儿子减刑,给了号称能找到关系的大头哥五万块钱,却一直没有下文,他一心想要回钱,却在要钱的路上,被一个流浪汉“傻子”跟上,在想尽各种办法都没有赶走傻子之后,拉条子夫妇也跟傻子有了感情,而当他们把傻子当成家人时,一拨又一拨自称傻子家人的人来到拉条子家,不仅骗走了傻子,还发生了让拉条子无法理解的事情。
今天我将从拉条子、大头哥以及小卖部老板李老三三位人物出发,结合剧情浅析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人物背后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
01. 一个穷到让人产生怜悯的人,却保留着人性中最简单的善良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拉条子是一个朴实善良,靠养羊为生的农民。在影片中,他善良的一面始终都跟着他。他本可以普通的一生却因为捡了个傻子而让他陷入了“好人没有好报”的悲剧。
拉条子在找大头哥要钱的路上碰到找他要馍馍吃的傻子,出于最简单的善良,他把手里的馍馍给了傻子吃,结果被傻子跟上,他用暴力驱赶傻子走也是出于人之常情,毕竟捡个傻子对于他的家境来说的确是负担,但是傻子执着的跟着他。
无奈的拉条子跟妻子商量决定让傻子在羊圈里过一夜,因为善良的他们害怕在天寒地冻的夜里傻子被冻死,本来想让过一夜,结果过了无数夜。
傻子学着羊羔叫拉条子的妻子“妈”时,给了因儿子入狱的拉条子夫妇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他们把傻子当成了家人,而正在这时,自称傻子家人的人骗走了傻子,给了拉条子一点钱作为报偿,而善良的拉条子夫妇却不敢收钱,被动手下之后竟想着把钱还给人家。
拉条子送走了傻子,却又连续来了好几拨人找拉条子要傻子,拉条子为应付他们的敲诈而疲于奔命。当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骗局时,拉条子依然执着的想要弄明白傻子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这么多人抢着要带走傻子?
拉条子收留的流浪汉是傻子,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善良的拉条子因为收留傻子最终成了人们眼中的“傻子”。
村长、大头哥、小卖部李老三等这些深谙人情世故、处事圆滑的人是社会集中认可的“聪明人”,而像拉条子这样具有同情心、害怕良心谴责的人,最终给自己带来麻烦,让自己陷入悲剧的善良的好人却成了社会的另类。
《增广贤文·上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句话也是拉条子的妻子在影片中反复说的一句话,在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拉条子捡的傻子被一群祖国的花朵用雪球打,而在影片的最后拉条子也被一群祖国的花朵围着用雪球打,多么讽刺,仿佛傻子就应该被打,傻子就应该不被认可。
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说:“当老虎看到它的同类受到危险的时候,它连想都不会想一下就会过去帮助它,要不然它马上就得转身离开,它绝不会停留在那个地方思考,我去帮它还是走掉。”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的身边每天也都发生着善良的故事,感人的新闻,但是有些善举为什么就变味了呢?
类似于“快递小哥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如果没有监控怎么办?”、“急救车驾驶员救人 反被患者亲属殴打”、“某某某救人反被骗”等等的新闻我们屡见不鲜,但是他们的善举为什么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呢?
“善良”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但这些善良的人们怎样才能在保住自己权益的情况下行善呢?像拉条子这样善良的人,最后得到了什么呢?为什么本该平凡的一生却失败的一塌糊涂呢?
02. 大头哥、小卖部李老三:深谙人情世故、处事圆滑,被社会集中认可的“聪明人”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大头哥是小镇里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用影片中的台词说就是“人脉没有了,生活也就毁了”,他喜欢躲事,却靠着人脉吃饭,摆着老大哥的谱儿,他是一个地道的“聪明人”,他愿意帮助拉条子,前提是他能从中获取利益,这个人推动了整个剧情。
拉条子和大头哥的几次对话都是在大头哥的车上完成,最后都是以拉条子被赶下车终止。大头哥收了拉条子五万块钱是为了帮他儿子减刑,而事情并没有办成,但是大头哥声称自己并没有拿钱,都是给了上面的人,可能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而这五万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来说并不是小数目。
拉条子找大头哥帮忙贴寻人启事找傻子的家人,起初大头哥并没有答应,甚至很滑稽的将寻人启事贴在了拉条子脸上,而后面却带着人到拉条子家带走了傻子,声称自己是帮助拉条子。
这一点很容易让人猜测这拨人是不是和大头哥串通一气拐卖傻子而从中牟利,或者是真的帮助拉条子找到傻子的家人,但在这里也有讽刺,富人做了“好事”仿佛就可以摆在明面上炫耀而不会给自己造成悲剧。
拉条子最后一次见大头哥也是影片的结尾,拉条子彻底变成“傻子”。他一直都想要搞明白一个傻子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带走傻子,他认为大头哥见多识广可以解答他的疑惑,却被大头哥误以为又来要钱,也许是为了安抚不安的良心,也许只是摆脱麻缠的拉条子,大头哥将五万块钱还给了拉条子并在雪地上狠狠的揍了他,还大骂他“傻子”。
小卖部李老三的价值观就是“人生就是这样”,在拉条子送走傻子时,自称傻子家人的人硬塞了一笔钱给他,后来被人误解,拉条子去找李老三为自己作证,李老三急忙撇清关系,生怕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一方面在别人跟前说拉条子是老实、憨厚的人,似乎是在称赞他的人品,但是另一方面却对拉条子收留傻子的行为表示批评,认为拉条子是多管闲事。
在拉条子因为儿子没有减刑一直在索要五万块钱时,李老三甚至劝说拉条子放弃追钱。在最后拉条子想要搞明白心中的疑惑时,李老三说:“人生就是这样”。
李老三在影片中常说的话就是“现在谁不知道说谁老实,说谁是好人就是在说他是个傻子”。仿佛这样的价值观才应该是被认可的,我们的身边总是发生着好人不一定有好报的故事,利用善心的恶行多如牛毛,难道“善人都是傻子”这样本末倒置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吗?
03. 我的思考:你之所以活得失败是因为你太善良塞内加说:“大家全都问他是否富有,可却无人打听他是否善良。”
看完《一个勺子》让人心里非常沉重,心底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好人真的不会有好报吗?善良的人真的只配拥有失败的人生吗?”
整部影片紧扣主题“傻子”,每个人说话都离不开傻子,在拉条子的心里,他捡到的人才是傻子,而在小卖部李老三以及富人大头哥的眼里,拉条子才是傻子。拉条子做错了什么?拉条子只不过是收留了一个傻子,为什么就变成别人眼里的傻子了呢?
在现如今的价值观里,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是他是否富有,事业有多成功,而不是他有多善良,他帮助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好事。
拉条子的故事呈现出来的是好人没有好报、傻人没有傻福、人善被人欺的社会寓言,其反讽、挖苦之意,表现得极其鲜明和突出,拉条子的悲剧人生强烈的抨击了这个畸形、扭曲的社会现实,“聪明人”和“傻子”的惯性认识是导致人情冷漠的最大原因。
屡见不鲜做好事反受伤的新闻,屡见不鲜的那些鸡汤文告诉我们“做个老好人,只会得罪所有人”,“太善良你的人生只会一败涂地”,等等,这些认知已经让那些内心善良的人不敢再善良。
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今日话题:在现如今的价值观中,我们到底要不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我是@潇飞儿正能量一名传播正能量的90后,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转发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