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北播种农业机械哪里有(河北农大河北现代农业)

河北播种农业机械哪里有(河北农大河北现代农业)“太行山道路”是对它最好的诠释;时代楷模李保国是对它最好的注解。它历经时代更迭、社会变迁,却从未停下脚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农业人才。它经清帝御批而设,以“振兴农务”为己任,开创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它历经110多年,成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探索史的缩影。“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它提出的教育理念在100多年前就振聋发聩。

河北播种农业机械哪里有(河北农大河北现代农业)(1)

省立农学院时期大礼堂

河北播种农业机械哪里有(河北农大河北现代农业)(2)

今日河北农大东校区

□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

[阅读提示]

它经清帝御批而设,以“振兴农务”为己任,开创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

它历经110多年,成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探索史的缩影。

“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它提出的教育理念在100多年前就振聋发聩。

它历经时代更迭、社会变迁,却从未停下脚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农业人才。

“太行山道路”是对它最好的诠释;时代楷模李保国是对它最好的注解。

它就是我省又一所百年名校——河北农业大学。

全国最早

开启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

在保定老火车站东南,是一片繁华的商业区。

喧闹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鳞次栉比的商铺,无不显示着保定这座古城的现代化气息。

身处其中,很难想象如今这片第三产业极为发达的区域,在100多年前,曾是河北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1902年,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直隶农务学堂就在这片土地上诞生。

当时已经日薄西山的清政府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立农务学堂?直隶农务学堂在河北乃至全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又占据怎样的地位?

“清朝末期,国家内忧外患。随着西学渐进和维新思潮在国内的传播,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创办新式学堂,已成为当时开明人士的普遍共识。早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集中在工业方向,希望借此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但由于中国是传统农业国家,只有农事,而没有农法,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创办新式农业学堂的必要性。”研究校史多年的河北农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武宇清介绍。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末重臣、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给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上了一道奏折称:“直隶地瘠民贫,非讲求地利,振兴农务,不足以资生计而裕度支。查外洋,虽以工商立国,而尤注意农务,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

如今,这份奏折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河北农大西校区校史馆,记者看到了奏折的复制件。在奏折最后,是光绪皇帝亲笔朱批的“知道了”三个字。

正是在得到这三个字的御批之后仅几个月,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了。袁世凯委任助手黄璟为学堂总办,校址就选在保定西关霍家大园。

1903年,直隶农务学堂创办一年后,袁世凯将直隶一年来筹办农工诸政办理情形奏报清廷,谈及农务学堂创办情况时,他写道:“……教以算数、理化、地理、历史、金石、动植物学及各种农学,限五年毕业,科目较备,讲习较精,为农学高等程度。”

“从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中可以得出,当时农务学堂的办学层次就属于高等教育。1904年,直隶农务学堂改为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归清学部立案。这又是一个直隶农务学堂自创办之初就属高等教育程度的有力佐证。”武宇清认为。

“从全国农林高校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两所院校的前身于这一时期成立。一所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湖北农务学堂,1898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在省城东门创办的,初期属中等教育程度。1906年起开设高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因此它的高等农业教育应从1906年算起。另一所是南京农业大学,它起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后并入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到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首设4年制农科,开始大学高等农业教育。”

武宇清告诉记者,“因此,直隶农务学堂不仅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可以说开启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

这一观点,如今已逐渐在学术界成为共识。1994年,知名农业教育研究学者周邦任、费旭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史》一书中指出:“直隶农务学堂是我国大学专科性质的农业教育的开端。”2007年,近现代农业教育史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包平博士在《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中也写道:“直隶农务学堂是我国大学专科性质农业教育的肇端。”

“中国的封建王朝时期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多是靠经验种田,没有将其当作一门学问。创设直隶农务学堂,发展农业教育,是在近代中国涌现出的新事物,它给中国传统的小农社会注入了新科学的活力,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武宇清认为。

星火燎原

为河北农业科教事业奠基

“在袁世凯的推荐下,直隶农务学堂的首任总办(校长)由他的助手、正四品道台黄璟出任。清朝正四品道台职级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清政府对直隶农务学堂的重视可见一斑。”武宇清告诉记者。

现在,关于黄璟的个人资料和治校理念的记述已经不多,但从他发表于1905年的《北直农话报》白话文发刊小引中,我们仍可以看出他对振兴农业的重视:“天下事,看着它似缓,实在是急的,看着它是远,实在是近的,就是农务的那一件事。虽然是民间平淡的生业,实在是国家富强的根本……请问,不拘哪一国哪一人离了五谷,他能生活不能?”

为保证教学质量,直隶农务学堂在筹建时期就聘请了日本农学家楠原正三参与,并聘请了许多日本教师和少数欧美教师。

学堂成立之初,设农学、蚕桑两科,后增设林学科,分成预备和速成班,招收学生的文化程度均为中学毕业。

如今,关于当年招生考试的具体内容,我们已经很难知晓。但从“英文、国文、代数、博物、理化”等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中,我们还是不难感受到对生源的严格要求。

“学校成立之初没有专门的专业课教材,洋老师授课,旁边有专门翻译,翻译的文字经过整理后再编印成教材。在校期间所学课程有‘作物、园艺、蚕学、畜产、经济及农政、农产制造、法律’等26门。学堂下设农事试验场作为学员的实习基地,实习试验包括‘解剖实习、育蚕实习、作物实习’等项。”河北农大校史馆负责人夏志学告诉记者。

严格的教学要求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905年,清学部派员考察该学堂,并在评语中写道:“此堂教科得宜,管理及教员均得人,试验场、测候班、列品馆、仪器处、实习室等,均布置井井,学生成绩尚优。”

农务学堂的优秀毕业生也颇受清政府器重。在河北农大校史馆,有一封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直隶总督杨士骧关于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毕业生待遇的奏折。根据奏折内容,毕业生按考试等级奖励官职,考试奖励分为五级,最优等、优等、中等均封为举人,授予知州、知县等官职。中等以下可再继续学习,考试合格后给奖。

“由此可见,农务学堂早期学生培养、考试、给奖是非常严格的。正因如此,学堂为河北乃至全国近代农业教育科技事业培养造就了一批奠基性人才。”武宇清说。

在早期农业人才培养数量上,直隶农务学堂也堪称首屈一指。根据清学部1910年的奏报统计,“全国高等农业学堂共5所,在校生530人,其中直隶1所,在校生149人,在校生占全国总数的28%,为全国之最。”

之后,农务学堂虽然经历了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等时代变迁,学校也几易其名,但其严格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教学质量仍得以延续。

1933年入学的学生毕桓武在其晚年所著的《校史琐忆》中写道:“当时的任课老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他们之中有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农学院的徐季丹教授……其中不乏外籍教师……”

后来,留校并担任河北农大教授的毕桓武成为全国著名农学家、作物栽培学家。2013年,100岁高龄的毕桓武教授,在保定因病去世。

“从1902年到1937年,学校共招收学生约2000名,毕业约1000名。这些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不算多,但他们却是星星之火,对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武宇清认为。

在此期间,园艺学家、果树专家谌克终,著名大豆和牧草专家孙醒东,我国玉米杂交育种奠基人杨允奎等学界泰斗先后在该校任教。从学校里还走出了我国湖沼学、海洋动物学的奠基人张玺,著名化学家周发岐,民族民俗学家杨堃,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祖德明等优秀毕业生。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河北农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的河北农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全国高等院校布局调整:森林系整建制调整到北京,参与组建北京林学院;畜牧兽医系调整到内蒙古,参与组建内蒙古农牧学院;农田水利系调整到武汉,参与组建武汉水电学院。

一时间,河北农学院博得了“新中国农业教育发祥地”的美誉。

一以贯之

办学原则百年传承

熟悉河北农大的人,在谈及农大师生特点时,总会不约而同地说出这样一个词:“接地气”。

在河北农大,上至教授博导,下至普通学生,只要是和农业相关专业的人,总免不了经常往基层跑、往山上跑、往田间地头儿跑。对他们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因为“农业科学,说到底还要落到实践中才有意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直是河北农大的立校之本和办学特色。“注重理论教学与实习、试验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和朴实学风,在河北农大110多年风雨岁月中一以贯之,积淀传承下来。

事实上,农业实习这一传统从河北农大建校伊始就已确立。

“直隶农务学堂创办之初,直隶总督袁世凯认为‘惟农功必期实验考察、不厌精详’。也就是说要通过科学实验,采用农业新技术。基于这种认识,1902年建校之初,清政府还同时设立了直隶农事试验场。”武宇清告诉记者。

“农务学堂和农事试验场最早的地址,在保定老城区护城河的西南边。那儿以前是一片菜园,叫霍家大园。之所以选择那里,第一是地方宽敞,共占地400亩。第二是因为一亩泉的水从那儿下来,灌溉起来方便。”武宇清介绍。

创办之初,农事试验场场长由农务学堂提调候选道李兆兰兼任。当年,袁世凯派人从日本购买农器时购回了卷烟设备,在农事试验场内设置烟厂,由农务学堂的学生参与,开始制造纸烟,仿制卷烟成功后,派专人指导农民种烟。

1903年4月,慈禧和光绪皇帝拜谒西陵后在保定停留三天,袁世凯特意在城南门内修建行宫,并进献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农事试验场生产的卷烟。

“慈禧和光绪皇帝十分高兴,传令嘉奖,特赏赐‘福’字一个。农事试验场创办的这个烟厂是中国自办卷烟工业的开端,是我国第一家官办卷烟厂,后来此烟厂和晋察冀烟厂合并组建了现在的保定玉兰烟厂。”夏志学告诉记者。

烟厂外,其他各科目的农业实习也都在试验场进行。《目击中国100年》一书中登载了一张农务学堂师生1903年用马拉播种机进行播种实习的图片,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农耕设备。

1906年,直隶农务总会成立,同年,农务局和试验场划归高等农业学堂兼办。由此,高等农业学堂集农政管理、试验场、农业推广、农会团体于一体,这种模式大大促进了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新产品在直隶省的推广,促进了直隶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试验场则逐步成为学校的实习农场。

“试验场分蚕桑、普通、园艺、工艺四科,每科派毕业生两名实地练习,蚕桑科教授学生种桑、养蚕,普通科训练学生种植普通作物;园艺科主要试种、繁殖特别花木和西洋瓜果蔬菜等;工艺科则是制作烟、酒、罐头等农副产品。”夏志学介绍,“蚕桑专业的学生有一项作业,入学的时候,就会每人发几粒蚕种,让学生体会从养蚕到缫丝整个过程。除了蚕丝,当时工艺科学生生产的产品达十二三种,有糖、栗子粉、酱油、烟草、葡萄酒,还有肥皂等等。”

三四年间,农业学堂的学生毕业之后有知识、能实践,能亲手教农民五谷怎么下种、树木如何培植、牲畜如何饲养、肥料如何制造、坏地怎么变成肥田、细粒如何变成大粒,为改变传统农业的封闭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1908年,清政府有关统计表列出了当时全国卓有成效的八家农事试验场,直隶农事试验场位列其中。其在科目设置、试验条件、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方面都比较规范,为农业人才培养、农业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农产品加工发挥了很大作用。

“学堂以学理教育为主,农事试验场以实验研究为主,农务局和农会以向农家进行技术推广为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以教学、科研、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密切联系的体系,这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夏志学认为。

1917年,该校校长郝元浦在《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民国四、五年成绩报告书》的发刊小引中指出:“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这段一个世纪之前的文字,至今读来仍令人深思。

至此,河北农大的办学思想基本确立,并传承百年。

“太行山道路”

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2016年4月10日凌晨4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

李保国教授1981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三十多年来,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把自己最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太行山上。他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即使在生命中最后48小时里,李保国仍然奔波在工作的路上。

“李保国教授是时代先锋、人民楷模,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但李保国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他的事迹也不是个例。在他身后,是学校已经坚持了30多年的‘太行山道路’和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优秀教师和毕业生。”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饶桂生认为。

太行山区在我省穿越24个县(市),800多万人民休养生息于此。但由于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教育落后,到上世纪70年代末,许多太行山人民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太行山区的贫困问题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当时的背景下,开发太行山,成为我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过论证,河北农大选择了易县阳谷庄公社作为山区综合治理试验区。1979年,学校组织了6个系11个专业的40余名教授和中青年教师、科技人员,带领100余名学生奔赴太行山区,揭开了太行山综合开发的序幕。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山区开发总体思路:“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首先解决太行山区人民的贫困问题”。他们为此制定了“治山先治穷,治穷先治愚,治愚先育人,育人先育带头人”的工作方针。

国家科委对阳谷庄试验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总结试验区经验的基础上,1981年设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山区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被纳入“六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从此,一场大规模、多学科的太行山开发攻坚战在河北省太行山地区全面铺开。

1986年2月,太行山开发研究通过国家级鉴定。当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作出批示:应大力推广、传播此经验。国务院发来贺电,祝贺教师和科技人员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山区撒下科技星火,“不仅为太行山区人民造了福……而且为其他山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经验”。

国家科委在贺信中称,这一做法“指出了一条送科技进山、振兴贫困山区的新路,就是‘太行山道路’”。这就是“太行山道路”名称的由来。

多年来,河北农大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5项。1996年,中宣部把河北农大师生在“太行山道路”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肯定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

“太行山道路”还在不断拓展与延伸。“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优良传承的现实写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农大人能够把这篇文章续写得更加铿锵有力。”饶桂生表示。

从最初入学的几十人,到如今的4.2万在校生。110多年来,河北农大累计培养的30多万名毕业生就像30多万颗种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农大精神撒播在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本版照片由河北农业大学校史馆提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