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之谷景点(深圳花游得水之灵)
深圳龙之谷景点(深圳花游得水之灵)问小姑娘们为何练习花游,答案五花八门。但问及偶像,倒是口径一致:当然是师姐王柳懿和王芊懿啊!当天,出水芙蓉不止张芷媛这一朵。在她身边,还有一大群年纪相仿的女孩,一样笑起来弯弯如月牙的眉眼,一样纤长优美的体型……花样游泳原为游泳比赛间歇时的水中表演项目,由游泳、技巧、舞蹈和音乐编排而成,有“水中芭蕾”之称。花游项目也是深圳的王牌体育项目之一,拥有诸多优秀运动员。深圳花游“教母”胡良慧教练告诉我们,练习花样游泳对青少年尤其是女孩们帮助巨大,尤其是体态和气质方面,碧波之中艰苦训练,丑小鸭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从泳池走上岸,张芷媛落落大方。她说自己练了6年多的花游,“刚开始练比较好玩,但是后面随着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就不得不更刻苦、更认真了。”
一代又一代人坚持和努力,让花样游泳成为深圳市的王牌体育项目。
▬
张芷媛,12岁,是一个小美女。
初见她,是10月15日在深圳市游泳跳水馆。碧波池中,在一首拉丁舞曲的伴奏下,女孩灵动如小鱼一般嬉戏舞蹈。每当她腾起的瞬间,带出晶莹水花,都像一朵带着露珠的美丽花朵。
花样游泳原为游泳比赛间歇时的水中表演项目,由游泳、技巧、舞蹈和音乐编排而成,有“水中芭蕾”之称。花游项目也是深圳的王牌体育项目之一,拥有诸多优秀运动员。
深圳花游“教母”胡良慧教练告诉我们,练习花样游泳对青少年尤其是女孩们帮助巨大,尤其是体态和气质方面,碧波之中艰苦训练,丑小鸭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从泳池走上岸,张芷媛落落大方。她说自己练了6年多的花游,“刚开始练比较好玩,但是后面随着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就不得不更刻苦、更认真了。”
当天,出水芙蓉不止张芷媛这一朵。在她身边,还有一大群年纪相仿的女孩,一样笑起来弯弯如月牙的眉眼,一样纤长优美的体型……
问小姑娘们为何练习花游,答案五花八门。但问及偶像,倒是口径一致:当然是师姐王柳懿和王芊懿啊!
王柳懿和王芊懿
欢呼,掌声,鲜花,赞美,姐妹花张开双臂,这是属于她们的时代。
2022年6月,布达佩斯国际泳联游泳世锦赛,王柳懿和王芊懿在参加的双人技术自选、双人自由自选、集体技术自选和集体自由自选4个项目中全部拿到冠军。
她们不仅创造了中国花样游泳历史的最佳战绩,还向世界展示了“深圳女孩”的柔美和力量。
王柳懿、王芊懿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练花游其实纯属意外。母亲李巧芳说,当时从安全方面考虑,夫妻俩希望女儿们可以学游泳,后来爸爸的朋友发现两个女孩既有游泳天分,又生得水灵漂亮,再次建议不如去练花游项目。“那就试试吧”——谁也没想到,这一试改变了深圳的花游运动史。
6岁学游泳,8岁接触花游,11岁进省队,16岁夺得全运会冠军,25岁世锦赛夺冠……在花游这条路上,这对出生在深圳南山的姐妹花就像“开了挂”。
在外人看来,她们是先天条件优越的“天赋型选手”。但在看不见的地方,她们的付出和煎熬就是对青春最好的回答。
出水芙蓉很美,更美的是她们为梦想而努力的模样。
出水,下水……这就是花游运动员的大部分生活。水给了她们匀称完美的身材、细腻滋润的皮肤。当然还有另外一面:训练时,她们的两臂和下肢承受着别人难以承受的力量;上岸后,她们呼吸沉重,频繁的踩水、憋气让她们的体能透支,而由于头部、膝盖等部位经常要猛地发力,一旦准备活动没做好,还经常会受伤。
她们有时会抱怨,“其实也就是一个特殊的中长跑运动员”,或者抱怨自己简直是“举重队的”——而对于王柳懿、王芊懿这样的双胞胎选手来说,最煎熬的其实是“分离”。
2016年,由于姐姐王柳懿身体状态下滑暂时不能参加训练,王芊懿也不想练了,甚至还冒出了退役的念头。而等到东京奥运会周期,姐姐又因伤回到省队,妹妹单独随国家队在北京备战奥运会。
分开的两个人似乎是一个整体被拆成了两个个体。王芊懿那段时间难受得不行。作为上一代的双胞胎花游选手,蒋文文很理解这种煎熬,因为在18岁时,她和妹妹蒋婷婷也经历过分开。
“我和婷婷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我们俩一个在国青队,一个在国家队。她们(王柳懿、王芊懿)两个比那时的我们更难,一个在国家队,一个因为受伤几乎没怎么练了。还在队里的那个人会觉得身边少了一个人,突然就没有了依靠和倾诉对象,会觉得很孤独。作为双胞胎,我们会习惯性地跟另一个沟通,如果突然少一个,感觉自己好像都不完整了。”
暂时的分离,倍感煎熬,但终究只是成长路上的插曲。之前她们一南一北训练,虽然心在一起,可还是更希望能够并肩作战。等到这次世锦赛,国家队给了姐妹俩携手前行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最高兴、最有动力的事,这次两个人参加世锦赛,能够跟姐姐一起努力训练、一起奋斗、一起站上领奖台,虽说训练上更辛苦,但真的很开心。”王芊懿说。
世锦赛劈波斩浪,载誉而归。姐妹俩依旧保持低调和谦和。她们一直说,无论去到哪,深圳都是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每次备战大赛,深圳市政府和体校都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后勤保障,让我们有了很强的动力。深圳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非常年轻,对体育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深圳年轻人喜欢去锻炼、去运动。”
6月23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2022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双人自由自选决赛中,王柳懿/王芊懿获得花样游泳双人自由自选金牌。(新华社资料图)
6月23日,王柳懿/王芊懿在比赛后拥抱。(新华社资料图)
“慧”眼识英才
在深圳长大的姐妹俩,每次大赛结束后都会回到深圳,品尝妈妈给她们做的“广东靓汤”,去训练馆看望恩师,也会和张芷媛这些小师妹交流交流经验。
王柳懿和王芊懿所做的一切,都让她们的启蒙教练胡良慧深感欣慰。
“姐妹两人天生就是花游选手。”胡良慧说,“我第一眼就相中这对姐妹花,绝对是好苗子。”
当然,胡良慧没有想到就此罢手,顶着深圳花游“教母”光环的她,还在努力寻找和打造下一对“王柳懿和王芊懿”。
现在,胡良慧最经常待的地方还是市游泳跳水馆。这里是平时带学员们训练的地方。采访她当天是周末,偌大的场馆里来了不少游泳爱好者。不远处的胡良慧正领着张芷媛等一群小学员,在角落的一方天地里,反复操练一套新的出场动作。透过大大的玻璃幕墙,阳光洒在花游女孩们稚嫩、满溢着运动之美的身体上,在浅灰色的地板上映射出斑驳的影子——画面之美好,着实令人动容。
留着一头柔顺长发的胡良慧,举手投足间气质典雅,不怒自威。她与深圳的缘分始于26年前。
1996年,26岁的胡良慧年轻、拼劲十足,当时她得知深圳还没有一支专业的花游队,于是毛遂自荐,给时任深圳市体委主任容志行写了封信,称愿意帮助深圳来填补这个空白。彼时的胡良慧正担任湖北花游队教练,是中国第一批花样游泳运动员,国家级健将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名列全国第二。
胡良慧很快等来了肯定的回复——深圳欢迎她的到来。同年,胡良慧离开了老家湖北荆州,来到深圳开始组建花游队。一段传奇就此拉开序幕。
自1996年组建并执教深圳市花游队至今,胡良慧向省队输送了十余名优秀运动员,其中有5人入选国家队,包括奥运会亚军罗茜、陈晓君,世锦赛金牌获得者王芊懿、王柳懿。在深圳花游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程中,她是最核心的主角之一。
在胡良慧眼中,比起之前的得意弟子罗茜,王柳懿、王芊懿两姐妹的成功更具代表性,“她俩是咱们深圳土生土长的,又是我们一步步培养出来的,如今成了中国花游的领军人物。这说明咱们深圳不缺少花游人才,也具备培养人才的环境和能力。”
这些年,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花游队的人员编制、比赛经费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这为深圳花游井喷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很庆幸,深圳花游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搭上了深圳快速发展的便车。”
除了王柳懿、王芊懿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胡良慧认为深圳提供的后勤保障、场地、训练器材和教练团队是支撑她们走向成功之路的关键因素,“我经常跟年轻教练说,跟咱们深圳花游队相比,省队的条件也不过如此了。”
据胡良慧介绍,目前正在深圳花游队进行专业训练的小运动员有百余个,其中95%以上都是深圳本土的孩子,“相比于游泳、田径那些大项,花游是个小项目,练的人不多,但市里给的支持力度一点也不少。”
相比于游泳,花游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游泳无外乎就是四种姿势,学会姿势之后,唯一的目标只剩下提高速度。而花游对身体的柔韧性、技术、核心力量、乐感、舞蹈和体能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不断会有新的动作和训练内容。”
一边说,胡良慧一边指着身后那一排训练器械,“你看,我们的器材比游泳运动员还要多。”
“市里给我们提供这么大的支持,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顶尖运动员,我们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奋斗。”胡良慧说。
好成绩来源于日复一日的训练。在训练时长上,花游运动员并不输任何项目。
那么,问题来了:练花游的孩子们如何兼顾学业?深圳花游又是如何筛选好苗子的呢?
“首先还是让孩子们以学习为主,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我们从这些有限的孩子里面去挑选极少数适合走专业路线的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到了合适的时候,再鼓励他们去省队,然后从省队再往国家队走。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输送。”
胡良慧说,不少孩子在小学阶段还能一直坚持训练,但到了初中,学业重了,就放弃了,这也造成了深圳花游长期面临的一个困境——选材面不够广。
“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深圳花游真正能做到体教结合,运动员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进一步拓宽优秀人才的选材基数和范围。”胡良慧认为,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深圳花游的后备力量源源不断,能够可持续高水平发展。
王柳懿和王芊懿的恩师胡良慧在教孩子们练习花样游泳。
高速发展的十年
得水之灵,添风之野。
胡良慧、罗茜、王柳懿和王芊懿……一代又一代人坚持和努力,让花游成为深圳市的王牌体育项目。
但不仅仅是花游,在王芊懿的眼中,深圳体育事业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发展期,“深圳除了花样游泳,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职业运动俱乐部正在发展起来,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深圳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的体系去保障运动员可以走职业化道路。”
深圳,活力之都,运动之城。深圳少年,是在这片土地奏响青春凯歌的年少英才。
用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市体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郑毅的话来说,“我们赶上了深圳高速发展的好时代”。
谈及深圳过去十年在体育人才培养上的变化,郑校长说,“过去我们主要是以引进高水平运动员为主,但这些年,我们越来越注重培养深圳本土的好苗子,并给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队都输送了不少优秀运动员,他们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好成绩。”
最令郑毅自豪的是,在市体校的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一共诞生了5位奥运冠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操冠军肖俊峰,2012年伦敦奥运会竞走冠军陈定、跳水冠军何姿,2016年里约奥运会竞走冠军刘虹,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游泳冠军汤慕涵)——这个成绩在广东省内名列前茅。5位奥运冠军中,有4位出自近十年。
“近十年来深圳市体校在竞技体育成绩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批批优秀运动员不断涌出。”郑毅介绍说,目前市体校的优势项目集中在花样游泳、游泳、田径、女子体操、篮球、跳水、帆船、乒乓球、皮划艇等。
至于下一对王柳懿、王芊懿,甚至下一位奥运冠军将会出现在哪个项目,郑毅说,“在所有项目上都有可能出现。”
过去十年,市体校以实际行动践行体教结合,为运动员们提供训练、学习和生活上的全方位保障,包括师资力量、训练器材装备、科研、医疗、体能、文化学习、吃住等。
在训练方式上,市体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青少年运动员发展规律,注重科学训练,并不断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训练方法。
此外,市体校极为推崇训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竞技体育不能只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走出去,多与外面的高水平运动员较量。尽可能给我们的运动员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以赛检训、以赛代练、以赛促训,是我们始终在坚持的一条路。”
郑毅表示,市体校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体育、文化齐头并进,品学兼优,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优秀运动员,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到省队、国家队。
深圳在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成就也绝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还需要政府、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以市体校为例,过去十年,市政府对该校的支持力度逐年递增,不仅给政策,给资金,给场馆和设备,建新校区,还打造了一整套青少年赛事体系,帮助体校的运动员们提高成绩,增强信心。
孩子们在深圳游泳跳水馆的泳池内进行花样游泳训练。
“我经常会感叹,真的是生逢其时,身处这样一个好时代,国家、社会和市民们都很认同体育事业,我们也有能力和热忱去干一番事业,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这是时代给我们的机遇,要牢牢抓住。”郑毅的眼神自信而坚毅。
的确,后浪奔涌,乘风破浪。王柳懿和王芊懿的荣光是新的起点,而关于张芷媛们的故事,才刚翻开扉页。
▌本文为晶报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
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朱健 邹振民
制图 | 勾特
编辑 | 李慧芳 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