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为什么迷恋大自然(卢梭为何会被人们称之为)
卢梭为什么迷恋大自然(卢梭为何会被人们称之为)卢梭的重要作品主要有《新爱洛依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和《忏悔录》。因为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卢梭的文学创作,而《社会契约论》则是政治著作,因此本文只是简单地介绍《社会契约论》,不会详细地进行解说。晚年,卢梭过上了隐居生活,这段时期他只与少数几个友人有着来往,但是这时候的他已经很难相信任何人了。卢梭经历了朋友反目、贵族阶级迫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担忧自己成为千古罪人,于是他创作了自传《忏悔录》。年龄稍微大一些之后,卢梭被送到了雕刻匠家中做学徒,但是他经常挨打。不堪忍受的卢梭从雕刻匠家中逃跑了,之后他逃到了萨瓦。他在萨瓦度过了13年的流浪生活,从事过各种职业,也遭受过种种磨难。卢梭1761年到1762年,卢梭发表了他最重要的三部著作,即《新爱洛依丝》、《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
导语: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后世人尊称他为"浪漫运动之父"。但是我们在谈论他政治上的贡献时,却忽视了他也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
卢梭的一生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被后世文人称之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法国大革命中,卢梭被雅各宾党人推崇成为了思想先驱。但是卢梭不仅仅是个思想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他的著作和思想,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各宾派代表人物
1712年,卢梭在日内瓦出生,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是一名钟表匠,因为一场纠纷,他的父亲离开了日内瓦。年幼的卢梭没人照顾,就被他的父亲托付给了一个牧师。
年龄稍微大一些之后,卢梭被送到了雕刻匠家中做学徒,但是他经常挨打。不堪忍受的卢梭从雕刻匠家中逃跑了,之后他逃到了萨瓦。他在萨瓦度过了13年的流浪生活,从事过各种职业,也遭受过种种磨难。
卢梭
1761年到1762年,卢梭发表了他最重要的三部著作,即《新爱洛依丝》、《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
晚年,卢梭过上了隐居生活,这段时期他只与少数几个友人有着来往,但是这时候的他已经很难相信任何人了。卢梭经历了朋友反目、贵族阶级迫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担忧自己成为千古罪人,于是他创作了自传《忏悔录》。
卢梭的代表作品卢梭的重要作品主要有《新爱洛依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和《忏悔录》。因为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卢梭的文学创作,而《社会契约论》则是政治著作,因此本文只是简单地介绍《社会契约论》,不会详细地进行解说。
卢梭
《社会契约论》主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这篇论著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说法,将公共意志与政府区分开来。这篇论著集中地反映了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一部重要的经典文献。
卢梭主张消灭以等级观念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制度,提倡以全社会共同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制度。卢梭提到的社会契约,是指以平等为原则确立的约定关系,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制约着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爱弥儿
《爱弥儿》阐述了卢梭关于如何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人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才是好的,一旦到了人的手中,就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一个叫爱弥儿的孩子在没有文明的自然环境中长大,而卢梭教他如何做人、恋爱,让他按照自己的本性,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中发展。
因为这部书的第四卷,对宗教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这本书被当局认为是有罪的,最后成为了禁书,并下令抓捕卢梭。卢梭被迫四处逃亡,巴黎主教发布了一份反对卢梭的声明,对于卢梭进行了迫害。
大卫·休谟
卢梭先是逃亡到了伯尔尼州的圣彼得岛上,但是不久就被伯尔尼的上议院驱逐出境了。之后他又接受了哲学家大卫·休谟的邀请,来到了英国,可是之后又与大卫·休谟产生了矛盾。他离开了英国,在法国过着流浪生活,直到1770年,才被当局赦免。
在《忏悔录》中,卢梭叙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有感情与心灵的历史。卢梭具有惊人的勇气和真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世人袒露,承认了自己曾经做出的错事,并且大声宣告:这就是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所想的。
忏悔录
这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大胆与坦诚的感情都是罕见的。他在忏悔的同时,也抨击了社会的罪恶,因此招来了虚伪的贵族阶级的恶毒攻击。但是历史证明了《忏悔录》独特的艺术价值,他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卢梭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爱洛依丝》《新爱洛依丝》发表于1761年,最开始这部小说其实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做《阿尔卑斯山麓-----小城中两个情人的书简》。在出版时将小说的名字改为了《尤丽,或新爱洛依丝》,一般译为《新爱洛依丝》。
新爱洛依丝 剧照
爱洛依丝是12世纪,法国贵族、巴黎议事司铎斐尔贝的侄女。她与她的导师阿贝拉尔相爱,可是他们两个人的恋情却遭到了叔父的粗暴干预和迫害。两个人最后并没有在一起,爱洛依丝最后也选择了进入修道院。
卢梭以书信体的形式,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因为这部小说也是描写的师生恋的爱情,所以卢梭就借用了爱洛依丝的名字。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卢梭赋予了中世纪爱情悲剧一个新的意义。
卢梭借这部小说表达了反封建的思想主题,试图在18世纪的欧洲建立起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因为在卢梭看来,18世纪的欧洲已经彻底孵化,道德已经荡然无存了。
卢梭雕像
这部小说讲述了身为贵族阶级的爱洛依丝爱上了她年轻的家庭教师,可是爱洛依丝的家庭教师圣·普乐却是平民。他们两个人爱情遭到了爱洛依丝的父亲得丹热男爵的反对,满脑子都是封建意识的得丹热男爵坚决不允许女儿嫁给一个平民。
在爱洛依丝表妹的帮助和安排下,圣·普乐离开了爱洛依丝,来到了法国,之后又跟随一支英国舰队远游,试图淡忘对爱洛依丝的感情。爱洛依丝在最初听从了自己的心声,后来又不得不屈服于父亲的意志,嫁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
在与沃尔玛结婚之后,爱洛依丝向沃尔玛坦白了她与圣·普乐之前的恋爱经历。沃尔玛表示相信爱洛依丝,并将圣·普乐接到他们家中,担任他们孩子的家庭教师。
新爱洛依丝
爱洛依丝与圣·普乐又再次重逢,他们无法抑制住内心强烈的感情,但是却被道德束缚,内心充满了痛苦。爱洛依丝为了救儿子跳入水中,不久就因为重病而去世了。
这些情节都是以书信的形式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总共有一百六十多篇书信。在最前面还有两篇序言,在序言中卢梭说明了当初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以及他对于小说的理解。
卢梭指出,小说与现实不同,两者的真实也并不是一个概念。作者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小说进行再创造,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卢梭还强调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是贵族,但是这部小说却是写给平民看的。
卢梭在序言中说的话,表明了他在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自己的立场。同时,这些话不仅指出了《新爱洛依丝》的主题,并且也反映出了卢梭全部学说的核心观念:返回自然,反对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
爱洛依丝和普乐的爱情悲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下,有情人往往难终成眷属。作者对于爱洛依丝和普乐之间真诚纯洁的爱情充满了同情,同时也对摧残人性与爱情的封建专制力量提出了愤怒的控诉。
新爱洛依丝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具有很多的创新之处。首先是使用了书信体,并且还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小说不在将故事情节当做是叙述的中心内容,而是通过流动的画面和人物内心的独白,将故事情节间接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故事成为小说的背景,主要呈现的重点则是人物内心的思想与感情。
小说的语言极具个性化和形象化,但是这些形象却没有确切性和连贯性。他局部呈现出散乱的特点,但是从整体上看却是浑然如一的。这部小说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环境,涉及到当时很多的社会现实问题。
这部小说也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他是一部抒情小说。作者以优美的笔调,饱含着浓烈的情感。同时,这又是一部教育小说,他告诉当时的青年人,感情是自由的,不应该被宗教和门第观念所束缚。卢梭将爱情作为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加以歌颂,并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结语:《新爱洛依丝》是卢梭成就最高,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文学作品。这部小说采用了书信体的模式,为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这部小说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书籍: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